有网友碰到这样的问题“水泥的烧失量是什么意思?”。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解决方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解决方案1:
烧失量是指经过105—110℃温度范围内烘干失去外在水分的原料,在一定的高温条件下灼烧足够长的时间后失去的质量占原始样品质量的百分比。烧失量的计算公式为:
烧失量(%)S=(G1-G2)/G1*100
G1烧前质量,G2烧后质量。
扩展资料:
烧失量对水泥的影响:烧失量的变化会引起熟料和水泥一些控制指标的变化,同时也会引起荧光分析结果与化学分析结果对比发生偏差。
控制水泥中的烧失量,实际上就是限制石膏和混合材的渗入量,以保证水泥质量。要控制水泥烧失量首先要控制熟料的烧失量,保证熟料质量,毕竟熟料占比例最大。虽然混合材配料量比例不大,但烧失量比较高,烧失量变化比较大。
因此,,石膏和混合材的渗入量是影响水泥烧失量变化的主要原因。石灰石、石膏的水分和烧失量的变化,以及混合材配料秤传感器上落入物料、皮带重量变化、跑边等因素,导致某些混合材多配或少配,从而引起烧失量发生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烧失量
解决方案2:
水泥的烧失量...国标是950度下灼烧后的质量减少量...
解决方案3:
在进行耐火材料的分析时,除主成分氧化物和副成分的含量外,通常还要测定其烧失量(Loss on ignition,缩写为LOI),即将在105—110℃烘干的原料在1000—1100℃灼烧后失去的重量百分比。原料烧失量的分析有其特殊意义。它表征原料加热分解的气态产物(如H2O,CO2等)和有机质含量的多少,从而可以判断原料在使用时是否需要预先对其进行煅烧,使原料体积稳定。 按照化学分析所得到的成分,可以判断原料的纯度,大致计算出其耐火性能,借助有关相图也可大致计算出其矿物组成。 耐火原料的化学成分分析使按专门的方法进行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中做了规定,近年来化学分析方法不断朝着加快分析速度和提高分析精度的方向发展,如络合物滴定,比色分析,火焰光度法,光谱分析和X射线荧光分析等 烧失量又称灼减量,是指坯料在烧成过程中所排出的结晶水,碳酸盐分解出的CO2,硫酸盐分解出的SO2,以及有机杂质被排除后物量的损失。相对而言,灼减量大且熔剂含量过多的,烧成偏高的制品的收缩率就愈大。还易引起变形、缺陷等。所以要求瓷坯灼减量一般要小于8%。陶器无严格要求,但也要适当控制,以保持制品外形一致。 烧失量测试方法精确称取已在105~110℃烘干的试样0.5~1克,置于已恒重的铂金坩埚中,在酒精喷灯上灼烧30分钟,或移入已升温至300~400℃的高温电炉内,灼烧10~15分钟后,逐渐升温至900~950℃,继续灼烧1.5~2小时,取出稍冷,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
解决方案4:
烧失大,含碳量高,碳会吸附混凝土中的外加剂,导致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快
解决方案5:
将烘干恒重的材料(110±5度),一般不超过5克,用干锅盛装放到960度高温炉中烧至恒重。用失去的质量除以烧前的重量乘以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