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3:32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3 15:23

垃圾的危害 垃圾危害环境 1侵占地表 垃圾挤占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和生存空间严重影响了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大批垃圾破坏地球表面的植被这不仅影响了自然环境的美观更破坏了大自然生态平衡。 2污染环境 固体废物含有各种有害物质处理不当可直接污染土壤、空气和水源并最终对各种生物包括人类自身造成危害。 3传播疾病 垃圾含有大量微生物是病菌、病毒、害虫等的滋生地和繁殖地严重地危害人身健康。 4污染土壤和水体 垃圾渗出液改变土壤成分和结构有毒垃圾会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垃圾破坏了土壤的结构和理化性质使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大大下降。 垃圾中含有病原微生物、有机污染物和有毒的重金属等在雨水的作用下它们被带入水体会造成地表水或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资源的利用。 5污染大气 细小固体废物会随风飞扬加重大气污染。在大量垃圾露天堆放的场区臭气熏天老鼠成灾蚊蝇孳生有大量氨、硫化物等有害气体向大气释放仅有机挥发性气体就多达 100多种其中含有许多致癌致畸物。 三、垃圾处理的方法 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垃圾无害化处理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填埋法将垃圾填入已预备好的坑中盖上压实使其发生生物、物理、化学变化分解有机物达到减量化和无害化的目的。但长期以来中国大部分城市都是采用露天堆放、自然填沟和填坑等方式处理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使大量垃圾污水由地表渗入地下对城市环境和地下水源造成严重污染因此这种垃圾处理方式已渐渐被淘汰。 2 焚烧法焚烧法是将垃圾置于高温炉中使其中可燃成分充分氧化的一种方法产生的热量用于发电和供暖。这种方法的最大弊端是在焚烧垃圾时产生二恶英气体因而只有对焚烧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进行一系列的处理该法才能实现环保。同时焚烧处理的前期投入较大建设一个日处理垃圾1000吨的焚烧炉及附属热能回收设备大约需要7-8亿元人民币。 3 堆肥法将生活垃圾堆积成堆保温70℃储存、发酵借助垃圾中微生物分解的能力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养分。经过堆肥处理后生活垃圾变成卫生的、无味的腐殖质。既解决垃圾的出路又可达到在资源化的目的但是生活垃圾堆肥量大养分含量低长期使用易造成土壤板结和地下水质变坏所以堆肥的规模不易太大。 4 资源化处理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仔细分类然后根据分类后垃圾的不同性质分别采用适宜的方法处理使不同种类的垃圾均能加以利用从而真正做到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一般将城市垃圾分为以下四组 1 材料垃圾组玻璃、磁性或非磁性金属、废纸、橡胶、塑料 2 有机垃圾组厨房垃圾、生物垃圾 3 无机垃圾组炉灰渣、砖瓦、陶瓷等 4 有毒有害垃圾组废旧电池、废荧光灯管、杀虫剂容器、过期药物、医疗废物以及废电视机、电话、电脑等废旧电器的电子垃圾。 四、我国垃圾危害分类 目前世界上对垃圾处理分为卫生填埋、垃圾焚烧和堆肥生化处理三种方式。但大部分城市采用卫生填埋和堆肥生化处理。我国对垃圾处理提倡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我市当前日产生垃圾800余吨垃圾处理方式为卫生填埋和堆肥生化处理。 大量生活垃圾产生的同时也伴随着大量的危害如果处置不当后果可以用“严重”两个字来形容。 垃圾处理的最好办法是垃圾不出门、不出楼、不出区、不出城对垃圾进行层层拦截、分解、利用。生活垃圾不出大门经过垃圾分类就地被处理消化并再进行生活垃圾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处理。垃圾分类的过程是一步步减轻后端压力的过程而不是日益加重垃圾混杂和后端处理负担的过程。 倡导在社区设置可回收不可回收玻璃、塑料等其他垃圾三种垃圾收集容器分类收集。垃圾分类创造的是一个无垃圾的社会一个使资源循环再生的社会而这一切只需要我们的举手之劳。 五、为什么要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进行处置前的重要处理环节。 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把有用物资如纸张、塑料、橡胶、玻璃、瓶罐、金属以及废旧家用电器等从垃圾中分离出来重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既提高垃圾资源利用水平又可减少垃圾处置量。它是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垃圾通过分类收集后便于对不同类垃圾进行分类处置。如对有机垃圾进行堆肥发酵处理把有机垃圾制成农田用肥和绿化用肥对没有回收利用价值的无机垃圾进行填埋处置对热值较高的可燃垃圾进行焚烧处置。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人们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之一。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3 15:24

有害垃圾指废电池、废灯管、废药品、废油漆及其容器等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生活废弃物。常见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灯泡、废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废家电类、过期药品、过期化妆品等。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