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1:48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7 13:00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月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wěng)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niǎo,nuó)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mò)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ē)玲(英语violin小提琴的译音)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yuán)女,荡舟心许;鷁(yì)首徐回,兼传羽杯;欋(zhào)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jū)。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在于将描写荷塘和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突出了优雅、朦胧、幽静之美。第四、五段最能体现这种美。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段没有写月,但处处有月,荷叶、荷花,都处在朦胧的月光中,有着奇异的光彩。把盛开的和含苞欲放的白花比喻成“明珠”“星星”,从色彩和光华上写荷花之美。写荷花的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方飘来的歌声一样似有似无,时断时续,捉摸不定。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如在嘈杂的白天,绝不会有这样的感受。荷香本是嗅觉形象,作者却把它比喻成“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形象,这种把一种感觉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感觉的形象的写法,在修辞学上称为“通感”或“联觉”。运用这种修辞方法,可以启发读者更加广阔深远的想像和联想,让读者从各自的生活经历和文化素养出发,去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境界。又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的背景下,一个“泻”字,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明欲滴的实感;一个“浮”字,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作者是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又如:“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愣愣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这里写“黑影”和“倩影”,还是写月色,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树影明暗掩映,错落有致,反衬月光轻盈荡漾。月色本是难以描摹的,但作者透过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去写月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2.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文章开篇便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以下处处关联这种不宁静的心绪:路是幽僻的,寂寞的;地上的月光是淡淡的,天上的云也是淡淡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听到热闹的蝉声和蛙声,心想“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想到古人采莲的盛况,发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的感慨,不满于现实,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淡淡的忧愁情绪笼罩了全文。
但是,作者的感情是复杂的,与“淡淡的忧愁”相伴随的,还有“淡淡的喜悦”。课文开头,“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可见作者是想摆脱忧郁情怀而欣然前往荷塘的;沿着荷塘的小路,往日阴森森,“今晚却很好”,经过一番澄思静虑,便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到了荷塘,他真正暂得自由,心系于美景,怡然之情顿生;由赏景而思接千载,想到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可见,“淡淡的喜悦”同样笼罩了全文。
直接而集中地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是第三段的内心独白。这一大段独白,是从不宁静到观赏荷塘月色的怡然自得的一个过渡,表达了作者心灵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冲突和寻求摆脱冲突的愿望。作者的这种心情,在月下荷塘这样一个幽美的环境中,表现的便是忧愁与喜悦相交织的审美情怀。
总之,忧愁与喜悦是相伴共生的:处忧愁之中而向往喜悦,处喜悦之中而受忧愁的牵掣。它们是作者观景时矛盾心态变化的两个方面。但内心的波动没有大起大落,而是有所掩抑的,情感的抒发是有所节制的(他自称是个“中和主义者”),这就是所谓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中和主义”的表现。所以无论是忧愁还是喜悦,都是“淡淡的”。
关于本文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历来有多种不同的理解。
有人认为,本文是作者寄情山水之作,抒写清冷幽深的境界,表现凄凉的心境;有人认为本文是借景抒情之作,表现作者愁闷的心情;有人认为是表现作者欣赏月下荷塘自然之美的情趣,拘守个人的小天地,表现闲适的心情;有人认为它不是抒发作者逃避现实的情绪,而是表现作者对现实不满的愤激心情;有人认为是表现对黑暗实现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3.品味精美语言
本文语言朴素典雅,准确生动,贮满诗意。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一贯有朴素的美,他力求“真”,“真就是自然”(《论*真与如画》),“回到朴素,回到自然”(《今天的诗》),以为“藻饰过甚,真意转晦”,便不可取。他不用绮丽的、古奥的、生僻的字词来雕琢描绘事物,而显千情万态于轻描淡写之中。但也不是单纯的朴素,而是寓灵机、灵巧、灵动、灵秀于朴素之中,也常依据忽然触发的感受,凭借丰富的想像,使物象灵光闪现,把读者引入如诗如画的境界中。以本文而论,作者不用浓墨重彩,画的是淡墨水彩。适当地运用一些有色彩的词语,但更多地是运用比喻,启发读者的联想和想像,使画面的色彩淡中有浓。如写静态的荷花,连用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是写淡月照耀下花朵晶莹闪光;“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是写绿叶衬托下的花朵忽明忽暗;“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是写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这些词句,全无奇异之处,但是用在本文的语境中,却有着特殊的艺术魅力,准确生动地表现了此时此境、此景此物的审美特征。再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泻”字也很平常,但与“静静地”修饰语相配合,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又绝无声响,幽静幽美。又如,“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达情意,这里用来写流水,流水无声而又好像有情意。它们嵌在句子中,不像苦心经营的,却很有表现力。其他如写荷叶用“挨”,写灯光用“漏”等,都很见作者的语言功力。
本文用了三十多个叠字,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有一种音韵美。蓊蓊郁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绿树,隐隐约约的远山,曲曲折折的荷塘,亭亭玉立的荷花,缕缕的清香,静静的花叶,薄薄的青雾,既加强了语意,又使文气舒展,音韵和谐。
[编辑本段]作品赏析
首先,说明作者的思绪变化:不静→求静→得静→出静,回归现实,高于现实
带着淡淡的忧愁走出家门,趁月色出来散心,顺着幽静的小路一路走来,自然而然地来到了日日经过的荷塘边,一去看那月下的荷塘。月色下的荷塘是那样的美,比之白天又别有一番风致。荷叶是亭亭的如舞女的裙,可以想象荷叶随风起舞时婆娑婀娜的美妙身姿;而点缀其间的白色的荷花,不禁让人想起她“出污泥而不染”的特性。荷花又是形态各异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用上“袅娜、羞涩”二词,在作者的眼里荷花俨然已是仙子一般了。作者用细致的工笔和绝妙的比喻,对荷叶的形神、荷花的资质进行一番令人神往的描绘,荷花、荷叶的优美形象似已展现眼前。
这还不是最美的,一缕“微风”让这副极美的荷花图动了起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霎时,荷香如歌,似有若无,花叶颤动,流波溢彩,叶、花、形、色、味浑然一体。人也在微风中全身心地沉醉在这荷塘美景之中了。
而这似乎还不够极致!再看看塘上的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叶下的流水被密密的叶子遮住了,不能看见,而叶上“如流水”一般的月光却在 “静静地泻”着,一个“泻”字,化静为动,使人看到了月光的流动感;“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个“浮”字又突出了雾的轻飘朦胧。叶子和花在薄雾笼罩下,迷迷蒙蒙,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如梦似幻。月色迷蒙柔和、薄雾轻笼飘浮,这月下的荷塘真是恍如仙境了!满月而有淡淡的云雾,给人的感觉如“小睡”一般,正如作者此时的心境,却是恰到好处。作者在这里无意中流露出了淡淡的喜悦。“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 杨柳的倩影不是 “投”在荷叶上,作者偏偏用了一个“画”,仿佛是一位绘画高手在泼墨挥毫,精心描绘一般,使投在荷叶上的影子贴切自然、美丽*真,富有情趣。 “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月色清淡,黑白相间的光和影犹如和谐的旋律,荷香缕缕,水*融,作者如此细腻入微的感受真是令人如痴如醉!
这美丽的景色可以让作者忘记自己的忧愁了吧?但是“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都没有。”作者还是无法摆脱那一缕愁绪,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相互交织,给优美的月下荷塘披上朦胧的轻纱,清幽淡雅、安谧柔和、朦胧和谐,荷塘与月色融为了一体!
读着朱老先生的《荷塘月色》,便宛若置身荷塘一般,仿佛在那幽径上走着的是自己了。那亭亭碧绿的荷叶,那婀娜多姿的荷花,月色迷蒙、薄雾缭绕的荷塘便又展现在眼前。
一 以真言写真景
《荷塘月色》描写了哪些景物呢?文题标得明白:一是荷塘,一是月色。在历代诗文中写荷塘的不少,写月色的更多。但本文的“荷塘”、“月色”绝对区别于其他的“荷塘”、“月色”。这里的荷塘不会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里的月色也不能是“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这里的荷塘是“月下的荷塘”,这里的月色是“荷塘的月色”。正因为作品鲜明地突出了景物的特色,生动真实地再现了特定环境下了特定景物,文章所要抒发的真挚感情才有可靠的寄托,才让读者感到真实亲切。
先看对荷叶的描写:“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如果我们抛开特定的环境,用“青翠的玉盘”来比喻荷叶行吗?当然行,而且表现力还相当强。这样的描写既绘出了荷叶的色,又表现了荷叶的质,还状摹了荷叶的形。然而这种比喻只好在朝霞、夕照里,或蒙蒙细雨中,绝不能在淡淡在月光下。夜不辨色,更难辨质,月色中所见的荷叶,主要是其自然舒展的形态,与裙十分相似。
写荷花,原文连用了三个比喻:“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荷花娇艳华贵,堪以美人作比。宋代诗人杨成里的《莲花》诗中就有“恰如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的句子。朦胧的月色中把荷花看成美人,而且是刚出浴的,朦胧之感恰当好处。相反,若不是在朦胧的月色中,而将荷花比作“明珠”和“星星”也有几分牵强。
文章这样描写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种断断续续,似有似无的感觉绝不会产生于书声琅琅的清晨,也不会产生于阳光刺目的中午,只能产生于“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的寂静的月夜。我们再看另一个写花香的句子:“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清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紫藤萝瀑布》)这是灿烂阳光下的花香,紫色的花儿正“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着,满目耀眼的紫色刺激得作者生出“香气也是淡紫色的”这样的感觉显得十分自然。
直接描写月光的只有一句,本文多是以影写月,这也是被历代文人所称道的表现技法。“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倩影,却又象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这里的黑影参差且斑驳,给人一种摇荡起伏的去感。为什么?就因为它是落在荷塘里。荷塘里“微风过处……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黑影落在这波痕上面,当然更显参差和斑驳。也正因为荷塘处于这种动态,杨柳的倩影才象“画”而不是“印”在荷叶上。也正因为有了那道凝碧的波痕,光与影才现出一条条五线谱似的曲线,让人联想到“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二 以真言抒真情
文坛许多作家为了写出不朽之作,都刻意追求作品能反映自己的真情实感,但文章写出来,又往往给人矫揉造作之嫌。这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缺乏精深的语言功力,以至造成一字不稳,真情尽失的遗恨。《荷塘月色》一文则能以准确贴切的语言,抒发出作者因置身于良辰美景而生出的“淡淡的喜悦”,以及社会带来的又终究难以排遣的“淡淡的哀愁”。
荷塘月色是美妙温馨的,这样的景色当然能给人以喜悦。本文少有直接抒情的句子,但透过写景的词语便不难体察作者当时喜悦的心情。叶子象裙,裙又是“亭亭的舞女的”;花是“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花香似“歌声”,光与影如“名曲”。这些词语哪个不饱含喜悦色彩?但这种喜悦毕竟是“淡淡的”,没有激动和狂喜。上节提到的删去的“刚出浴的美人”一喻,除了它有悖于特定的环境外,也与“淡淡的喜悦”这一特定的情感不谐。试想,面前立一群“刚出水的美人”,表现出的喜悦还能是“淡淡的”吗?
在整个写景过程中一直充溢着这种“淡淡的喜悦”,但原文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后还有一句“峭楞楞如鬼一般”;仅此一句,就足以搅扰了温馨的美景,破坏了喜悦的心情。峭楞楞的鬼影带给人的只有恐怖,没有喜悦,就连那“淡淡的哀愁”也不会由此产生,更不会生出“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如此美妙的联想。
尽管身处良辰美景,到底无法排遣“淡淡的哀愁”。“一个人在苍茫的月光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语中置一“觉”字,文章便增添了无穷意味;少这一字,则真成了自由的人,那就只有喜悦,没了哀愁。还有,“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中的两个“一定”,更能表现出作者内心深处难言的苦衷。
在对美景的描写过程中应该尽是喜悦了吧?也不尽然。看这句:“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的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描写路灯,尽选消极的词语和事物,而且句式舒缓,语调低沉,读者从字里行间似乎能听到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息声。同是写灯,《我的空中楼阁》是这样的语言:“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句式整齐,节奏明快,在这如歌的行板中洋溢着作者按捺不住的喜悦。以上两段描写,词语当然不能互换,就连句式也绝不能互调。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此时,正值“四·一二”运动蒋介石背叛*之时。曾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面对这一黑暗现实,他悲愤、不满而又陷入对现实无法理解的苦闷与彷徨之中。怀着这种孤独苦闷的心情,朱自清先生写下了《荷塘月色》这篇文章。
《荷塘月色》的结构,是圆形的,外结构、内结构均如此。从外结构看,这篇作品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也呈一个圆形。内外结构的一致性,恰到好处地适应了作者展现一段心理历程的需要。他知道,作为社会的人,是无论如何摆脱不了现实的*扰的,苦闷之中,何以排忧?在他看来,“还是暂时超然的好”、“乐得暂时忘记”(《那里走》),宁静也好,超脱也好,都只能是短暂的。所以,出了门还得回来,获得片刻的静最终还得回到嚣闹中去。结构和内容的紧密联系,使《荷塘月色》读来文气酣畅、浑然天成。
朱先生的语言,历来是“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语的基础上刻意出新。既有平白如话,毫无雕饰之感的文字,更有精心“择练”的遣词用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的“泻”“浮”二字;把量词活用为形容词的“一丝”“一带”“一道”“一二点”等等,都生动地起了丰富、润饰、强化形象的作用。叠词的运用,更是朱先生的擅长,例如,以“田田”形容荷叶的密度,以“层层”刻画它的深度,用“曲曲折折”表示荷塘的广度,用“蓊蓊郁郁”极写树木的繁茂,都产生了鲜明的实观效应,同时,读起来又节奏明朗、韵律协调,有音乐美的感觉。
文章三大部分之间的转接,十分妥贴。第一部分(1至3段)写夜赏的缘由,用“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就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第二部分(4至6段)的夜景描写,烘托出一片宁静之后,让蝉声和蛙声打破宁静,借此转下最后的第三部分,写六朝采莲的热闹和江南故乡采莲的情状,心境又回到现实生活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7 13:00

我周一去试讲 教案给你看下
荷塘月色(教案)

教学目标
1.整体阅读,揣摩语言。
2.欣赏课文在景物描写上的高超的语言艺术,体味本散文情景交融的文学特色。
3.培养诵读的能力,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导语
《荷塘月色》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文中所描写的池塘就在清华园。这一年,中国接连发生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大*,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处于彷徨之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或反*,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他曾对夫人陈竹隐说过:“妻子女儿一大家,都指我生活”,“还是暂时超然为好”(陈竹隐《忆佩弦》)。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的现实,又不能安然于这种“超然”。在《一封信》中他表白说:“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象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象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就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二、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现代散文家、诗人。字佩弦,秋实。祖籍,浙江绍兴人。1903年随家庭定居扬州,故自称“我是扬州人”。1917年上北大改名为“字清”。学生时代即创作新诗,后又从事散文的写作。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当过中学教员,也曾在清华、西南大学任教。抗日战争结束后,积极支持反对*反动统治的学生运动。1948年8月因贫病在北平逝世。*称之是“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爱国知识分子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旅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有些诗作和散文表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光明未来的期待。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

三、课文结构
(板书)
荷塘月色(散文)朱自清1927年7月
月夜出门
心里颇不宁静(文眼)——点明月夜漫游荷塘的缘由。(时间、地点、缘由)
独处寻幽
(1至3自然段)
漫步荷塘
小路幽僻踱步自语
——细致描绘了荷塘月色,抒发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怨之情。
观赏凝望情景交融(小路-荷塘-月色-荷塘周围的树)
欣赏风景(线索:漫步——思索)
(4至6自然段)
思古怀乡
六朝往事江南采莲
——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内心的不平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
赏景归来触景生情(眼前——过去历史——现实)
感慨万千(联想)
(7至10自然段)
四、朗读指导(见教案第6页)
方法⒈朗读,朗,指声音清楚、响亮;读指读书、念文章。朗读要用普通话,感情充沛;
⒉采用教师范读和学生个别读、齐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师的示范要有指导性;
⒊语音订正、词语解释练习交叉进行,把口语练习和书面语结合起来;

五.讲读第2部分
荷塘(第4自然段)讨论:
①那几个方面写荷塘的景色?
②请找出本段中的比喻来。比喻的作用有哪些?
③文章怎样写荷花的静、动态的?
④本段中还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段?
⑤本段写了月光吗?扣住什么来写的?
⑥本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⑦联系时代背景,说一说朱自清的情感表达的真切。
⑧本段写景顺序是怎样的?
明确(在师生的共同讨论下):
⑴作者的视线由远及近,观察由上及下,此空间顺序转化,来描绘荷塘的景致的。其写景的顺序是先写满眼的荷叶,次写多姿多态的荷花,再写送来的缕缕清香,最后写被荷叶遮盖了的脉脉的流水。
⑵用生动的比喻来描写叶、花、香等的神韵。用“颤动”、“传过”、“闪电”、“霎时”等词语,写出了荷叶、荷花的动态,一刹那间里不被人注意的动感恰当的表现出来,可见作者用词之精妙。
⑶本段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①比喻:荷叶——亭亭的舞女的裙;
(荷叶出水高,象撒开的裙)
荷花——一粒粒的明珠、星星、美人;(博喻、排比)
(荷花白色,在池中小小的,又多,为叶子所衬托,更显其美)
荷香——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荷香若有若无,远远的才能闻到,这种感觉与渺茫的歌声
②通感:(见上。)把本不同的感觉的互通和转移,称通感。(视觉—→听觉)
③拟人:白花——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
叶子——肩并肩的挨着
流水——脉脉(的含情)
⑷作者抓住了荷的特点来写,比喻等修辞手法运用贴切,把所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贴切地展示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⑸可见,静与动是相结合的,物静而情动,人格化的描写,把景物写活了。荷叶也许是静静地铺展着,然而喻体中的舞女的裙是旋开着的,“羞涩”的花朵更耐人寻味,溢于文字之外的情致,我们都能感受到。因而不能简单的说文章是先静后动,这样的评语缺少鉴赏力。
⑹本段落无一字着月,然而处处紧扣月光,情与景相交融,扣住了“淡淡”两字,把荷塘在淡淡的月色里的美景*真的表现出来。作者的淡淡的喜悦之情也表达出来了。

月色(第5自然段)讨论:
①作者是怎样写荷塘上的月色的?赏景的角度如何?
②本段的动词运用如何?揣摩语词的方法有哪些?
③本段中的抒情性的议论是一个什么句式?划出复句关系。句中的破折号作用?
④本段的写景顺序是怎样安排的?
⑤本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⑥谈谈你的阅读体会。

明确:
⑴作者先写了月光,着重运用了动词“泻”、“浮”、“洗”、“笼”等,勾勒了迷人的梦幻一般的荷塘之月光。同时作者用了静态动写,赏景的角度有变,写月光是从上而下,写轻雾由下而上,视觉上也有变化,总之,整个画面被写活了。再写月下树影,有灌木丛下参差的班驳的黑影,有杨柳的稀疏的倩影,而且一律都是“画”出来的,真不愧为大手笔。从分到总、浓与淡、明与暗、疏与密,一切都组织的和谐美妙。
⑵“虽然……别有风味的。”这一小节运用了抒情性议论,先用朗照和淡月比,这用酣眠和小睡比指出美有多种情态的,这种朦胧的美,适应于作者当时的心情。在大*失败的日子里,悲愤、彷徨、矛盾,即使面对美好的景致,只能淡淡的喜悦,也只能这么诉说着心中苦闷。按照他当时的思想境界看(“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陈竹隐《忆佩弦》),他不可能投入*的洪流之中,故而这种思想是真实的。
⑶“虽然……别有风味的。”这一小节是三重复句:
虽然……‖……却……‖所以……┃但……好处——……固……也……
转折因果转折递进
先讲满月而不能满照的原因,再说明自己喜爱淡月的原因,用破折号来表示解释、说明。这里句型上多变,我们借助语法知识来理解,就不难体会朱自清的思想了。
⑷“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如同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里所采用的修辞方法是“通感”,用听觉来表示视觉。“梵婀玲”是外来语的译音,此句富有书面用语的特点,加工的痕迹很明显,与作者的身份、教养、个人素质有关,有现代意识,符合作者的审美观,也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学习的样板。

荷塘的四周(第6自然段)讨论:
①这段重点写什么?从哪几个角度来写的?
②作者的视角是如何变化的?
③本段的描写突出了什么特点?
④文中用了两个“漏”作用何在?
⑤写蝉、蛙的热闹起什么作用?
明确:
⑴此段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是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的四周,因而写写荷塘的四周的树。是本段的重点。树色、树姿、树梢上的远山、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声、树边池塘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
⑵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并不能排除作者内心的淡淡的哀愁,“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以蝉蛙的喧闹,直接把欣赏荷月并未解忧的淡淡的哀愁表现出来。再从两个“漏”字里可见,月光不能照亮全部景物,“灯光,没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比喻与拟人),借此衬托四周的灰暗,这种衬托的写法值得我们学习。散文的借景抒情也体现出来了。从中,我们可以体会作者难以排解的哀愁、烦怨。
(说明:以上内容以讨论式为主,着重在揣摩语言上下功夫,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一定的语境中对语言进行品味、辨析,总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增强语感。)
六、作业
⑴书面作业
完成“练习”第2、4题。
第4题答案:⒈“浮”这个动词把水气和月色交织在一起,雾的轻柔、以及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点准确地表达出来。
⒉“画”字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突出了影之美,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落下来的,反衬出月光轻盈荡漾。月色是单调的,难以描摹的,所以作者透过不同的景物,通过不同的角度却写月色,使“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⒊‐⒍小题使用叠词:有动词的叠用,有形容词的叠用,不但传神的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音韵之美
⑵朗读与背诵
《荷塘月色》第4-6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⒈关于文眼与线索、结构与主题、首尾呼应以及环境描写与抒发感情。
⒉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内容与步骤
[文眼]
⒈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直接抒情的句子,也是全文的文眼。正是在1927年这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朱自清所处的历史环境,三•一八惨案、四•一二政变,白色恐怖、小资产阶级的软弱等),“文由情生”,手中的笔成了他寻找解脱的工具,“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便浓缩了他多少喜与哀。于是,我们就可了解他为何要写荷塘月色,要发思古之幽情了。
⒉我们看到作者正因心情不好才出门寻幽,因而这句话(文眼),又作为感情线索贯穿全文。所有的景,所有的情,统统都置于此句的引导之下。
[主题]
⒈确认主题的依据
①标题——“荷塘月色”
从文章所用的材料看,无论景也好,无论是情也罢,都是围绕着此文题来写的。标题可谓是“文副其名”。行文中心明确,鲜明生动。
②作者的心情与所处的现实。
从课文的第1段至第3段,有一段作者离家去荷塘的路上的抒情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作者深夜去荷塘欣赏景色,是要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来平息心里的“颇不宁静”,抒发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正是自我调节,其间不仅反映作者的痛楚心态,也蕴含着对现实的不满。这段中的最后一句,则使上下文构为一体。他要追寻美来*,正反映了不满现实而又幻想超脱现实的心态。
③构思决定主题
课本第7页有一段说明,说《荷塘月色》的结构是“圆型的”,的确如此。作者在构思时,思绪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出了门还得归家,景物带来了短暂的淡淡的喜悦,思古怀乡,最终还得矛盾烦恼回现实,这种构思确定了主题。
⒉本文的主题
作者细致入微地描绘了荷塘月色,联想到六朝旧事、江南采莲的情趣,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希求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摆脱的矛盾心情,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众说纷纭:《荷塘月色》的思想内容
l不满现实向往光明
这篇散文以“我”夜游荷塘的行踪为线索,从“带上门出去”写起,到“推门进去”收尾。在夜游荷塘的过程中,作者时而缓步前行,时而停立凝想,一路上把荷塘周围环境、荷塘、荷叶和荷花、月光以及远远近近的树木、山色,陆续呈现在读者面前,读者仿佛跟着他一路去观赏、领略“这无边的荷香月色”。
这篇散文委婉细腻地描写了荷塘月色的恬静朦胧,抒发了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光明的感情,同时也流露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在那个时代里彷徨苦闷的心情。
l苦闷彷徨与寂寞
朱自清在这篇散文中,一方面表现诗人在形势剧变与*重压下的苦闷、彷徨和寂寞的情绪,另一个主要的方面,又抒写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不肯与之妥协的态度,以及对于未来美好前景的幻想与追求。因此月下“荷塘”,映照着诗人心灵种种复杂情感的光影,使我们依稀看到诗人在痛苦中无力挣扎、在幻灭中茫然追求的形象。——吴周文
2内心矛盾与冲突
朱自清这类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既反感于*的“反*”,又对*党的“*”心怀疑惧,就不能不陷入不知“那里走”的“惶惶然”中——朱自清的“不平静”实源于此。作为无可选择中的选择,朱自清们“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做些自己爱做的事业;就是将来轮着灭亡,也总算有过称心的日子,不白活了一生。”这就是说,他们试图“躲到学术研究中”,既是“避难”,又在与“*”保持距离中维护知识分子的相对独立。在某种意义上,“荷塘月色”(宁静的大自然)的“梦”也正是朱自清们的精神避难所。但对于“五四”启蒙精神所哺育的这一代人,完全脱离(超然于)时代是不可想象的。
既神往于个人的自由世界,又为此感到不安与自谴,这内在矛盾构成了朱自清内心“不平静”的另一个侧面;在《荷塘月色》里就外化为“荷塘月色”与“江南采莲图”两幅画图,在“冷”与“热”、“静”与“动”的强烈对比、相互*中,写尽了这一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内心矛盾与冲突。——钱理群关于朱自清的“不平静”
3彷徨苦闷却无不满
《荷塘月色》的主题是:表现了二十年代末,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朱自清面对人生的十字路口而产生的彷徨、苦闷的思想感情。
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思想感情?主要是因为他对当时的社会缺乏深刻的认识,想去认识却不能认清形成的矛盾。如何去看待朱自清的这种思想感情呢?朱自清的苦闷是可以理解的。二三十年代的知识分子都曾在漫漫的长夜中摸索过,探求过,苦闷过,即使鲁迅这样伟大的作家也一度彷徨而不知路在何方。因此,朱自清先生的苦闷是有代表性的,我们不能因为他对*抱有幻想而责备他,也不能因他没有参加无产阶级队伍而认为他缺乏勇气,那就不是历史唯物主义了。在当时,朱先生没有倒向*的怀抱已经是难能可贵了,任何过分要求只能是一种苛求。当然,我们也没有必要硬说朱自清对蒋介石不满才写《荷塘月色》的,有人说本文表现了作者向往光明,追求进步,则更是牵强附会了。拔高即等于贬低,只有结合当时作者的实际思想去分析《荷塘月色》,才能得出实事求是的结论。也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理解朱自清先生在晚年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的高尚人格!——程翔《荷》主题探
4有浓浓的哀愁
我们只要想一想文章的第一段,“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便会自然而然地体会出作者有许多无法排遣的烦闷,他在那夜深人静的时候,离开自己的妻儿,来到这“日日走过的”,在“没有月光的晚上”,显得“阴森森的,有些怕人”的荷塘,完全不是有闲阶级的寻欢作乐,也完全不是*人墨客的吟风弄月,这里面没有“幻想超脱现实”者的雅兴,也没有一般学者、教授“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闲情。
我们应该努力去体会作者郁结的烦闷和满怀愁绪无处诉说的苦衷,把偶然写到的闲情看作是苦情的反衬,才符合文章的实际,才能真正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姚效先《荷》有浓浓的哀愁
5不消沉无哀愁
在这优美、静谧的意境中,流露的是诗人的“哀愁”吗?否,这里流露了爱国知识分子热爱祖国山河的热烈情怀,诗人对祖国大地的感情简直如恋情般深沉、强烈,富有扣人心弦的感染力。尤其是,这种感情流露在“*代替民主”的逆转时代,更使人觉得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并不消沉,并无什么“哀愁”。同时,也流露了诗人洁身自好、不愿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性。
诗人的想象在广阔的空间飞翔,由北国到江南,织成一幅连及大江南北的广阔的荷塘月色画面。如果说诗人心中真有维系着时代命运的“哀愁”,哪会有心去欣赏多情、缠绵的采莲歌呢?哪会去“惦着江南”的采莲歌呢?哪会引起广及大江南北的美好想象呢?
散文创作不能缺少灵魂。缺少了灵魂,也就没有了情致。《荷塘月色》的灵魂,不是诗人的“淡淡的喜悦当中夹杂着淡淡的哀愁”,而是诗人的热爱祖国山水的爱国情思和诗人洁身自好、不愿同流合污的高洁品——吴海发《荷》中有哀愁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7 13:01

我帮你总结了,分给我吧,谢谢!
荷香月色,诗情画意
全文就像是一幅工笔画,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荷塘月色图。我第4、5、6三段为例,来看看作者是怎样设色着墨、行文布局的。
作者首先着力写荷塘,先写田田的荷叶,后写绿叶中缀开着的荷花和花苞,以及微风吹来的花香。这是静的画面。紧接着他就捕捉那微风过处叶动花颤的情状,“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这是动的画面。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了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在这一段里,作者没有提及月光,但不管是静止画面还是动态景象,处处都存在着淡淡的月光,这月色就融化在作者通过观察之后的具体描写之中。那叶子、花朵的情态,以及被微风带起的凝碧的波痕,都是在轻淡月色?
http://ke.baidu.com/view/153597.htm 里面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7 13:01

http://ke.baidu.com/view/153597.htm

有很详细的介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7 13:02

http://ke.baidu.com/view/153597.htm 里面有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