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营销方面的问题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2:4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4 12:17
针对可口可乐“无处不在”的竞争战略,百事可乐将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在几个重点城市大肆进行立体式广告宣传进攻。而且百事可乐的独到之处还在于所选择的重点城市基本上都是可乐类饮料市场潜力巨大、发展成熟的城市。如上海、武汉、成都、广州、长春等。在这些城市中,又针对重点的分销渠道采取不同的分销策略。譬如:针对高校这一类年轻一代消费集中度高的渠道,采取设立自动售货机,出资建设公共设施等方式以提升销售机会并增加品牌的亲合力。
在中国,百事不仅集中优势兵力实施重点的攻略,而且把自己的消费群突出定位在年轻一代,它不惜重金赞助中国足球甲A联赛、三人篮球赛、校际音乐会等青年流行文化,同时先后网罗了贝克汉姆、王菲、郭富城、F4以及郑秀文等巨星出任其形象大使,使体育、音乐、明星相得益彰,希望重现其当年在美国的辉煌。
根据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COMMS2000的监测:百事可乐在各城市的两极分化明显,市场渗透率高者甚至超过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的消费者在总体上要比可口可乐年轻。百事可乐15——24岁消费者的比重是30.1%,可口可乐则是28.5%。
百事可乐无疑是成功了,他的成功实际上是“聚焦于重点区域市场、聚焦于重要目标消费群”这一战略指导思想的成功。而百事的这一成功,也最终在上海、成都、重庆、武汉、深圳、长春等城市所上演的“两乐”之争中拔得头筹
百事可乐国际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旗舰品牌是百事可乐、七喜、美年达、激浪。此外,还包括亚洲、天府、北冰洋等地方品牌。就产品组合的宽度而言,百事的产品线远比可口可乐要丰富。因为可口可乐的经营非常单一,仅仅从事饮料业。而百事公司除了软饮料以外,还涉足快餐业、食品业以及运动用品业等。
2001年8月,百事并购另一食品业巨舰——贵格公司。与贵格的联姻使百事获得了含金量颇高的Gatorade品牌,并大幅提高了百事公司在非碳酸饮料市场的份额。事实上,并购贵格对于百事来讲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因为百事除了碳酸饮料外,还有小食品系统,而这个系统正好与贵格的食品系统是对接的,很多资源可以共享。百事与贵格合并后,经营规模扩大,百事公司将在需求强劲的方便食品和饮料两个领域谋求重点发展。在合并后的公司结构上,将食品和饮料业务进行重组,贵格公司的麦片和谷类食品将与菲多利食品整合,专门从事方便食品的开发与营销;而贵格旗下的运动饮料品牌“佳得乐”将与百事原有的百事可乐碳酸饮料和“纯品康纳鲜榨果汁”合并,形成全系列的饮料公司。
百事与贵格合并后加速了百事在中国业务投资的增长。今年5月,百事可乐宣布在广州建设中国最大的非碳酸饮料生产基地。这一举措标志着百事正在加速其本土化进程。而这些也正是由于百事公司的业务范围扩大了,品牌资源扩大了,那么在这一基础上很好地整合碳酸与非碳酸饮料的运营结构,将会更好地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在市场上创造新的核心竞争力。
在同老对手可口可乐的百年营销交锋中,百事可乐常常好戏迭出,精彩非凡。其中,百事可乐运用的“名人代言”广告,是赢得市场的超级攻略之一。
最初在香港,百事可乐推出张国荣为香港的“百事巨星”,展开了一个中西合璧的音乐行销攻势。不久以后,百事为开辟中国*市场而选择走红于*和港台之间的“天王巨星”刘德华作为其代言人。
20世纪90年代百事同“四大天王”之一的郭富城合作,推出了一系列经典的广告版本:“蓝罐包装上市”篇、“雨中飞奔”篇、“珍妮杰克逊”篇等电视广告版本皆成为百事广告的扛鼎之作。
1998年,百事成立百年之际,适时推出了系列营销举措。1998年1月,郭富城成为百事国际巨星,他与百事合作的第一部广告片,是以他的歌曲“唱这歌” MTV为情节的一部分。身着蓝色礼服的郭富城以其活力无比的外形和矫健炫目的舞姿把百事一贯的主题发挥得淋漓尽致。此片在亚洲播出后,博得了年轻一代的热烈反响。1998年9月,百事可乐在全球范围推出其最新的蓝色包装,配合新包装的亮相,郭富城拍摄了广告片“一变倾城”,同时“一变倾城”也是郭富城新专辑的同名主打歌曲。换了蓝色新装的百事可乐,借助郭富城“一变倾城”这一广告动作和大量的公关活动,再加之珍妮·杰克逊、瑞奇·马丁、王菲的倾力加盟,共同完美地演绎了“渴望无限“的蓝色风暴。
2002年F4、郑秀文加盟百事音乐巨星家族,他们的加入为百事可乐演绎出更加精彩的“百事乐章”。
音乐传播与营销得益于听众和观众的传唱,百事音乐营销的成功正是取决于他感悟到了音乐的沟通魅力。这是一种互动式的双向沟通,它不需要让受众被动地接受,美妙的歌曲旋律,引发共鸣的歌词都是同消费者沟通的最后语言。有了这样的传播讯息,品牌了理念也就自然而然地深入人心了。
进入中国以来,百事公司始终致力于建立以“百事可乐基金”为切入点的良好公共关系体系,热心支持与赞助体育赛事和其他的公益事业。例如,赞助“八运会”、赞助中国足球甲A联赛、支持中国申奥成功等等。再如,2001年12月由百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捐赠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设立的专项资金——“百事可乐基金”。基金的收捐地区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准格尔旗,这笔基金将主要用于当地缺水家庭修建“母女水窖”和贫困儿童复学的项目。负责此项目的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表示:像这样的捐助,百事可乐公司在饮料业尚属首家。而据百事中国区总裁朱华煦介绍:百事公司从创建伊始,就与全球慈善救助事业结下不解之缘。此次“百事可乐基金”也是为配合中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救助西部贫困地区而设立的,希望能为中国西部的发展贡献一份爱心和力量。
取之于消费者,回报于社会,投身于公益事业,为百事的品牌赢得了良好的美誉度,同时也为百事在中国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在中国,百事可乐在线下传播的同时,也不遗余力地建立自己的线上传播系统——百事可乐中文网站(www.pepsi-cola.com.cn)。该网站以游戏、音乐、活动为主题,其背景是年轻充满动感的百事标志和百事的标准色——蓝色。
2001年中国奥成功,百事可乐在网络广告中独具匠心,实现了品牌的*无限与气势非凡的内涵画面精彩结合,从而用动感的水滴传达出了百事可乐品牌充沛的活力。醒目的文字传达出百事乐对北京申奥的支持。广告文案利用“渴望无限”和“终于解渴了”的双关语,把中国人民对奥运会的期盼巧妙地跟百事可乐产品联系在一起,从而产生了极佳的沟通效果。
在百事可乐中文网站,设有“百事足球世界”、“精彩音乐”等相关内容,这些内容增加了的网站的娱乐性与趣味性,而这也正是为创造吸引品牌注意力较好的办法。通过线上与线下的互动,百事可乐保持了线上、线下广告的连续性与一致性,从而突出了媒体给合的有效性。
*公关的一个重要使命,是实现品牌的国际间延伸。在这一延伸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保持既有品牌定位的核心构成要素稳定不变,一方面也要依据新市场的竞争环境,为品牌注入本土化的新要素。因此,*公关的一个基本目标,是实现品牌保持与品牌再造相统一。百事可乐在中国的公关战略,即是这一点的充分体现:
其一,保持百事品牌的核心定位――新一代的选择。20世纪中后期,百事可乐在可口可乐巨大的竞争压力下,全力打造了一个新的品牌定位――新一代的选择。这一定位的提出,使百事可乐实现了与可口可乐的细分市场区隔,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在进入中国市场后,百事可乐传承了这一品牌定位,并针对中国新一代消费者的特点,提出了渴望无限、Ask for more等品牌主题。对百事可乐来说,打开中国市场是一个品牌移植的过程,而移植的关键是不伤及根本。根本不稳,枝叶难生,更谈不上开花结果。百事可乐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将保持品牌核心定位作为打开中国市场的基本前提,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拓展;
其二,注入百事品牌的中国本土化要素。百事可乐在进入中国后,面向年轻消费群体,集中优势兵力,策划、实施了一系列影响重大的公关事件。无论是各项体育活动、音乐盛事、名人代言,还是捐助社会公益活动、实现网上无限沟通,百事可乐都旨在中国文化的营养中生长出本土化的品牌枝叶,结出中国年轻消费群体期望的品牌果实。这实际上是*品牌移植的第二步:在保持根本的基础上,实现本土化的生长与再造。
在上述两步中,百事可乐实现了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对接,既有品牌定位与中国区域市场定位的对接,*发展与中国本土化生存的对接。这三重对接,使百事可乐有效处理了本专题理论要点中提出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矛盾,在全新的市场环境下保持了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