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1:52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9 15:37

素质教育教育工作的重点应当放到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课程教材,考试招生和评价制度改革上,切实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把提高质量作为管理*机制改革和资源配置方式改革的根本导向。

进一步处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关系,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要以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把质量意识落实到各项教学工作中,构建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完善的课程体系,发展性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制度的办学机制,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课程建设,优化课程文化,落实常规管理,优化教育管理制度。

加强教学研究,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完善学生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要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改革创新,优化培养方式成长环境,推进内涵式发展。

扩展资料

提出素质教育有三个大背景,第一个背景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这个时期突出了对人口素质,民族素质的重视。*同志的重要思想理论,对发展教育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同志提出教育的发展要“三个面向”,提出“四有新人”,非常重要的一个论述就是提高国民素质。“素质”被认为是对中国改革开放、民族复兴乃至立足于先进民族之林的非常关键的问题,比如1985年*出台了《**关于教育*改革的决定》。

第二个背景是我们国家开始实施义务教育。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而素质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是关系国民素质提高与民族素质提高的一场重大的教育*。

第三个背景是素质教育是作为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概念提出的,为了反对应试教育倾向,反对违反教育规律、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素质教育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9 15:37

可以从学校、家庭和社区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从不同层面、全方位地对孩子推进素质教育。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9 15:38

我国的基础教育已进入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日益显著。几年来的实践证明,素质教育只有进入到课程改革层面,才能取得实质性成果。1、素质教育面临巨大阻力社会和家长对推进素质教育的阻力很大,家长们要的是高分数,要的是升学率,有些地方党政领导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素质教育的推进中未能发挥积极作用,有的甚至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阻力;一些地方的学校领导及教师也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很多地方依然是“轰轰烈烈讲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抓应试教育”。从新出台的“四川省素质教育八条规定”在各地的执行情况看,城市地方执行的较好,而县城及乡镇以下农村学校则不容乐观,一方面,学校怕实行“朝九晚五”、取消早晚自习以及周六补课后,教学时间减少了,教学质量会下降,比不上其他学校;另一方面,家长们也不理解,认为不把学生*紧点,不补课,学习成绩怎么上得去,所以也抱反对态度;第三方面,一些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深知,由于本地区教育资源、师资水平等落后于其他地区,要在短期内出成绩只有用时间加汗水的办法,“不管黄猫黑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只要高考、中考考好了,牺牲学生的一点利益算什么。所以,对素质教育新八条的执行也是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有的甚至提出要“创造性”地、“结合本地实际”执行素质教育新八条的规定,殊不知,追求了短期效益,出了所谓政绩,却以牺牲学生长远发展为代价,到头来,吃亏的还是学生和家长。2、缺乏现代教育理念制约素质教育推进的主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理念缺乏,人才观、质量观和政绩观偏失”,由于当今社会就业竞争空前激烈,人们往往把一个学校升入名牌大学、重点本科以及重点中学的指标作为衡量一所高中或初中的唯一标准,作为衡量地方*政绩的标准。这就不得不使学校改变自己的人才观、质量观以适应社会大众的胃口,在整个社会思潮的巨大压力下,也使得地方*的政绩观失之偏颇,所以,素质教育推进难的根本原因在于整个社会群体缺乏现代教育理念和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因此,树立现代教育理念,确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政绩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先决因素。 二、新课程改革的困难重重1、考试评价制度制约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全国中小学已经全面进入了新课程,在很多地方,新课程改革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从全国层面看,县城及农村学校占了基础教育的半壁江山,在这些地方新课程改革的进展如何,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全国新课程改革的成败。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高考和中考仍然是高悬在他们头上的一根指挥棒。因此,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对素质教育的全面有效实施至关重要。考试评价的指挥棒不变,新课程改革就容易迷失方向,素质教育就无法深入推进。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且应该如何改革,也是令众多专家们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头疼的事情。2、旧的教育观念制约新课程的实施和发展新课程的理念、基本目标以及内容基本得到人们认可,这也是课改取得成功的地区新课程能够顺利实施的原因。但对于多数地区来说,陈旧的教育观念依然是制约新课程实施和发展的障碍,新课程实施以来,农村学校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很多教师的教育观念一时还难以转变,相当一部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方法很难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还十分突出。3、教师培训跟不上新课改的步伐教师是实施新课程最直接的执行者,他们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新课程实施的效果。目前的师资水平不尽如人意,师资培训虽然初见成效,但是还不足以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校本培训是新形势下提高教师素质的最有效的措施,可是在实施培训的过程中却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而难以得到很好的开展,农村学校布局分散,师资匮乏,学科专任教师培训和组织管理相对困难,学校的设备和资料相对薄弱,不能满足教师学习的要求,校本培训很难使教师的理论层次得到尽快的提高。 三、对推进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1、强化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要使素质教育真正开花结果,必须依附新课程改革的肥沃土壤。而新课程改革要想得以顺利实施,转变领导、教师、家长以及社会的观念非常重要。作为学校领导,积极参与新课程的改革和研究,顺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重建科学高效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作为教师,要摆脱陈旧的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进一步学习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理论,让理论学习贯穿课程改革的始终,把学习研究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把学习与反思相结合起来,集思广益,相互交流,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新的教学理念。2、以校本教研为核心,创新教师培训体系。教师的素质决定着新课程改革的成败,制约着素质教育的正常推进,由于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实施,需要参加培训的教师数量十分庞大,全员培训往往难以实施。为此,各学校可选送素质较好、善于学习、观念先进的教师参加学习和培训,回来后再组织二级培训,确保有更多的教师参与到培训的行列中来。其次,培训部门要注重培训质量,强化培训效果,力求做到学以致用,避免搞花架子,避免培训流于形式。在培训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培训结果,更应该重视培训的过程。校本教研是这次新课改的基础和核心,它可以使广大教师在积极的参与中,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促进新课改的持续、深入的发展。校本教研的主阵地在学校,问题的发现在学校,问题的解决过程也在学校,而且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主要依靠对象是教师。抓住了校本教研,也就为新课改增强了“造血”功能。学校要积极创设宽松和谐的教研氛围,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激励全体教师投身课改,努力践行素质教育。每一位教师都要建立起实施素质教育的“反思档案”,教师对自己在理念更新、教学实践中的收获或成败的经验教训,以“教学反思、教学随笔”等形式,及时记录下来,使之成为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内驱力,为素质教育的稳步推进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3、形成合力,共谋素质教育大业。实施新课程改革是学校全体教师的光荣使命,而要使其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优化社会教育环境与学生的主动参与同样是缺一不可的。学校要把优化社会教学环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开展。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与学生家长沟通,通过教师把素质教育的理念传递给家长,使学生家长对新课改和素质教育有正确的认识。定期组织家长开放日,让学生家长参与到我们的课堂,体味课改的“新”,体会素质教育对学生发展的积极作用,还要坚持家访活动,倾听家长对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建议和意见。新课改也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要将学生放在一个和谐、民主、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进行教学活动,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成为“平等中的首席”。学校和教师要积极支持学生开拓广泛的学习空间,广博地获取知识,促进所有学生全面健康、主动积极的发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9 15:38

一、建章立制,依法办事,让管理规范化 

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学校如何面对和适应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首要的问题是应当建立法制化的现代教育管理*,实行依法治校。依法治校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管理学校的基本方略。学校管理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二、责任到人,关注细节,让管理精细化 

制度的制定或许比较容易,但是关键是落实。“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教育领域,用于学校管理是必然趋势。
三、遵循规律,理论指导,让管理科学化
管理是一门科学。管理科学是把管理的规律性提示出来,形成原则、程序和方法,对管理者管理活动予以普遍性指导,使管理成为理论指导下的规范化的理性行为。加强管理的科学性,就是要求众在管理活动中要不断发现与摸索管理的规律性,按照管理的规律来办事,在科学的管理理论与原则的指导下,开展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率。

四、以人为本,和谐共进,让管理人文化 

良好的教育群体是搞好学校工作的保证。“和谐”是学校管理群体的灵魂。首先要创设和谐的、宽松的学校工作环境,满足教职工精神上的需要,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其次是在和谐的氛围中加强领导班子的建设,在班子内发扬民主作风,形成团结和谐的良好风气。在工作中,尊重、信任教职工,创造条件强化教职工的参与意识,实行科学的民主管理,满足教职工当家作主不断进取的精神需要,增强教职工主人翁的责任感,有效地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再次,领导还要在*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体贴教师。做教师工作时注意精神激励,提倡奉献精神,对思想要求进步、品行端正、工作热情高的教师,加强培养,及时吸收到党内来。重视青年教师的工作,大胆使用,大胆培养。大力改善教职工的福利待遇,最大限度地满足教职工的物质需要。最后,要重视教师工作能力、效率和结果,给予教师正确、全面、客观的评价,以满足教师的自尊心、荣誉感、成就感的需要。这样才能形成融洽的干群关系,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增强学校凝聚力和号召力。

五、更新理念,勇于探索,让管理创新化 

当今社会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对于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础教育承担着培养未来人才的艰巨任务。中小学校长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往往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办学走向。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校长行使管理的主动权越来越大,校长的观念、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决定着学校的发展和进程。要想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创新,作为学校管理者,必须做到:转变在观念上,落实在管理中。因此,校长要站在时代发展的最前沿,大胆进行观念创新,及时组织全体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了解课程改革信息,把握时代脉搏,经常进行“加油充电”,真正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校观、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观、质量观和评价观。当前首先应该转变校长的教育观念,使自己的观念符合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符合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教育质量观、学生观和教师观等方面,真正达到观念创新,与时俱进。只有具备以上这些现代人的观念和素质,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才能增强全面驾驭学校的管理运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9 15:39

素质教育难以实施的根本原因是:实施者可能不知道素质教育到底是什么,指什么说。也可能是知道了,但是不知道实现素质教育的方法路径,不知道该具体怎么才能做到。
素质教育说法,是针对应试教育问题提出。因此需要找出应试教育问题。素质教育说法已经提出几十年,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意义。为理清基本概念,教育专家谢英新梳理了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的四个阶段:1、身体素质教育阶段;2、精神文明与行为素质教育阶段;3、心理素质教育阶段;4、能力素质教育阶段;

1、身体素质教育

我国在1979年、1985年先后两次进行全国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普查,普查结果是中小学生“豆芽菜”、“小四眼”现象严重,因此当时继续提倡“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推行广播体操,增加体育、劳动课程。进入20世纪90年代,“小胖墩”、“小黄帝”盛行。因此再次强调体育、劳动课程,眼保健操、广播体操已经更新迭代十数次。这个阶段可以称作身体素质教育。

2、行为与精神文明素质教育

改革开放之后,无锡学校发现学生“大背头”、“喇叭裤”、“流行歌曲”、“奇装异服”等不良习气,提出规范学生语言、行为、着装教育活动,得到国家认可。共青团*对其做法做了综合加工工作。1981年2月,国家九大部委联合做出《关于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倡议》,在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大兴“五讲四美”之风。这一时期的素质教育,指的是“精神文明与行为”素质教育。

3、心理健康素质

我国人口众多,高考独木桥导致剧烈竞争,高考指挥棒作用一直饱受诟病。并且由于教学手段有80%照本宣科、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急于赶进度,知识讲解不透彻;学生死记硬背,题海战术,课堂教学、学习效率低;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厌学,因此导致学生心理健康恶化。这个阶段的素质教育,可以定性为是心理健康素质教育。近年来,基础教育阶段各家学校积极筹建学生心理咨询室,试图通过干预来缓解和疏导学生心理问题。

4、能力素质教育

2001年高考扩招,1999年高考招生人数108万,2001年高考招生275万,大学里多出167万学生没有老师教。因此在大学里品学兼优的学生紧急留校任教。这个时期,即使是单单教知识,也出了问题。高分低能现象及其严重。因此教育专家谢英新认为,在素质教育各阶段中,其中能力素质教育最为关键和重要。

2002年硫酸泼熊,清华大学大四学生刘某某,小时候听说“笨狗熊”,长大了读生物学,书里写到狗熊的嗅觉很灵敏。为了验证“笨狗熊”的说法是否成立,刘某某先后三次去北京动物园,用掺有硫酸和火碱的饮料,倒在了动物园饲养的狗熊身上,先后浇了5只熊。这名学生年仅21岁,已通过研究生考试。硫酸泼熊事件引发全国媒体轩然大波,各界人士议论纷纷,指责其“高分低能”。

应试教育导致高分低能,那么什么是能力呢?

“高分低能”的意思是考试分数高,但是能力低。在“硫酸泼熊”事件中,当事人的智力一点都不低,刘同学1980年生人,据传刘同学在中科院某研究所,是一个准科学家。所以“高分低能”中的“能力”不是指的“智力能力”,而是另有所指。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1-7版),能力的定义是某人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能力的主观条件有知识、经验和技术;能力的客观条件有资料和工具。也就是说,能力需要具备五个要素,即知识、经验、技术、资料和工具。

应试教育只教了能力当中的一个条件:知识。学生缺乏经验、技术,资料和工具。能力有五个要素条件,学生缺了其中四个条件,所以高分低能是必然现象。

在硫酸泼熊事件中,当事人缺乏的是能力当中的“经验”经验条件,所以他有强烈的好奇心,想要试一试到底是“笨狗熊”还是“灵敏的狗熊”。

2012年世界经济论坛预计,美国81%的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以立刻胜任工作,而只有25%的印度毕业生做得到这一点,中国的这个比例是10%。中国某大学的系主任说,“中国学生能够照猫画虎地解决一个问题,但一旦需要独创的思维和自己的发明创造时,我们就没辙了。我们正在非常努力地弥补这个不足,我们正努力让我们的理工科教育成为解决问题的基础。”

2012年百度知道与南都周刊合作发布百度知道全民问答“中国人的教育怎么了?”

在百度知道上有超过4200万个与教育相关的问题,为什么小学生不想上学?为什么初中生为情所困?为什么高中生质疑高考?为什么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为什么毕业后没时间学习?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我们究竟学到了什么?又为社会贡献了什么?中国人的教育,怎么了?

其中有2064737人在问,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怎么办?有813030人在问,为何毕业才发现,很多东西跟没学一样?

素质教育定义: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学习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应试教育导致高分低能,素质教育的定义是:培养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同时具备能力解决问题的人。

中美贸易战之后,我国在各行各业凸显人才不足现状。因此我国各个教育阶段,急需要补充学生能力。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