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和鱼竿的故事有什么哲学观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8:3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16:34
1,当部分以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前面两个饥饿的人之所以一个饿死,一个累死,就是因为他们分道扬镳,各自为阵,没有形成团结有力的整体;后面两个饥饿的人之所以最终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就是因为他们组成了团结给力的整体,很好地发挥出了各个部分的功能,从而使整体的功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获得了最佳的效果。
2,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前面两个饥饿的人尤其是得到鱼的那个人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只顾眼前,不顾长远,虽得到眼前短暂的快乐,但最终还是落得个饿死的命运。后面两个饥饿的人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既看到眼前的利益,每次只煮一条鱼,更看到未来的发展,团结一心,共同奔向大海,开始捕鱼为生的日子,终于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这就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自然回报。
3,一切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的链条之中,有其果必有其因,有其因必有其果。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促使事物向人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如果只顾眼前,不思考、不顾及未来的结果,必然给工作和生活带来损失与危害。前面两个饥饿的人,在得到鱼和鱼竿之后,最终仍然饿死累死,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对事物发展的未来作理性、全盘的考虑,违背了因果联系普遍性、客观性的道理。后面两个饥饿的人得到的同样是鱼和鱼竿,而最终的结局很好,正是因为他们尊重和把握了因果联系,对未来进行了很好的预测,增强了行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从而实现了预期的目标。
4,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前面两个饥饿的人只看到双方的对立,都只顾各自的利益,没有看到双方还有相互依赖,不可分离的一面,彼此互不往来的结局只能是饿死累死。后面两个饥饿的人,不仅看到了二人的对立,更看到了二人的相互依存、相互依赖,在齐心合作下,最终过上了美好幸福的生活,顺利实现了从饥饿到幸福安康的转化。
5,事物发展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根据,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前后两批饥饿的人,都得到了长者鱼和鱼竿的资助与恩赐,可以说他们面临的外因都是一样的,而最终的结局迥异,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各自的内因起了不同的作用。因此,做任何事情首要的和关键的因素就是要重视和发挥内因的作用,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6,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只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我们要想促成事物的质变,就应当有意识地研究事物的结构,优化事物的结构。前面两个饥饿的人因为各自为阵,各奔东西,没有形成有机、合理的整体,导致资源分散,力量削弱,饿死累死的结局自然在所难免。后面两个饥饿的人由于团结一致,密切配合,实现了优化组合,各自的资源优势得到了合理、充分的运用与发挥,因而获得了最佳的结局、最理想的效果,这正是结构优化合理能够产生巨大作用的生动体现。
7,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都生活在社会中。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均要同他人发生这样、那样的关联,否则,就无法生存和发展,更谈不上对社会有所创造与贡献。因此,要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就必须顾全大局,反对小团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前面两个饥饿的人,在得到各自的利益之后,个人利益至上,个人主义严重,只顾自己,丝毫没有考虑和顾及他人的利益,结果导致他们不仅失去了眼前的既得利益,而且也失去了包括生命在内的一切利益,实在令人痛惜。在替他们感到悲哀和痛惜的同时,让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在社会生活中,大家都要团结互助,要积极帮助他人、主动关心他人,要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要明白帮助他人也就等于帮助了自己的道理,。
8,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理想通过艰苦奋斗可以转化成现实。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只顾眼前的享乐,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具有远大的理想,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且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够实现预期的目标。故事中前后两批饥饿的人不同的结局,从反、正两个方面诠释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鱼和鱼竿都不可少”的故事充分说明,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生命启示。除上述之外,此故事还蕴含和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矛盾的特殊性,社会意识的反作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人性自私论是错误的,反对享乐主义,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等众多哲理,在此不一一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