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施绩效考核系统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7:00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16:48
考核体系的三个构成单元
(一)绩效考核单元
我觉得,要想绩效考核落地,可以按照“一二三四”这样的思路进行操作:一是做好一个定位,二是打好两个基础,三是提供三个保证,四是重视四大步骤。
1、做好一个定位
做好一个定位,就是做好绩效考核的定位,这个定位有两层意思:一是,绩效考核究竟要考核哪些东西?二是,绩效考核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第一层意思,绩效考核究竟要考核哪些东西呢?绩效考核,顾名思义,就是对“绩效”的考核,当然是和“绩效”有关的内容,凡是和“绩效”无关的,都不应该放到绩效考核里去。属于行为方面的,放到行为考核里去;属于专业方面的,放到专业考核里去。
第二层意思,绩效考核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绩效考核的目的,有的说,是为了提高企业绩效;有的说,是为了调动积极性;有的说,是为了提升管理水平;也有的说,是为了让战略落地。对于这些说法,都没有什么问题,但我觉得,绩效考核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薪酬的合理分配,说白了,就是怎么把钱分好。
我曾经在中人网发过文章,讲了绩效考核的目的就是为了分钱,有网友留言说,如果把绩效考核仅仅定位在分钱,那绩效考核就会流于形式,就是自寻死路。这样的回答,代表了不少人的观点。
从企业实际操作的角度来看,有三点可以探讨:一是,除了运用考核进行薪酬的合理分配,我们还有没有比考核更好的手段?二是,绩效考核如果不和薪酬挂钩,绩效考核的意义又在哪里?三是,如果把任何一项管理都上升到战略层面,我们又怎么来解决那些具体的实际问题?
这里我们看看两位著名的企业家是怎么说的。华为的任正非认为,企业有两件大事:一是怎么管好干部,二是怎么分好钱。他还认为,有时分钱比赚钱还要难。阿里的马云认为,企业留不住人才有两个原因:一是钱没给到位,二是伤了人家的心。
要把钱分好,就不能仅凭领导印象,不能拍脑袋,总得有个比较科学的办法,这个办法,我认为就是绩效考核,通过绩效考核这个手段,来达到分好钱的目的。要把钱给到位,并不是说发的钱越多越好,这样哪个老板也不会愿意,而是主要体现在内部分配的合理与公正,让大多数员工认为是合理的,是公正的,所以,要把钱给到位,也必须通过绩效考核来实现。
所以我认为,通过绩效考核,实现企业薪酬的合理分配,如果解决了这个大问题,绩效考核就已经非常了不起。能把钱分好,分的员工有积极性,分的上下没有意见,让多干活的人不吃亏,让少干活的人赚不到便宜。所以,我们应该把绩效考核的定位搞清楚,把绩效考核的主要目的弄明白。
绩效考核的定位搞清楚了,绩效考核的主要目的弄明白了,也就是解决了绩效考核的认识问题,就不会认为绩效考核无所不能,就不会认为绩效考核包治百病,就会从企业实际出发,进行绩效考核方案的设计,否则,绩效考核或者流于形式,或者难以推行。我认为,很多企业的绩效考核只所以难以落地,关键就是绩效考核的定位存在问题。
2、打好两个基础
有了清晰的绩效考核定位,还要打好绩效考核的两个基础。这两个基础:一个是定岗定编,一个是薪酬设计。
(1)做好定岗定编
为什么要进行定岗定编?因为定岗定编与绩效考核,有密切的关系。定岗定编可以解决三个问题:一是确定各个生产单位的难易程度,以便把握薪酬分配的整体平衡。二是确定各个岗位的难易程度,以此核定岗位的奖金系数。三是确定岗位人员的配置,倒推核定各个岗位的计件工资标准。
现在的市场形势下,作为制造企业来讲,生产组织变化很大,有些岗位经常处于开开停停的状态,给定岗定编带来了难度,但不管怎样,定岗定编这项工作还是要做,最好以年度为单位,每年年初进行一次。我们公司每年都进行一次编制定员的修订,尤其实施绩效考核以来,更是把定岗定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对待,目的就是为了把绩效考核做到位。
(2)搞好薪酬设计
前面我们说了,薪酬分配必须与绩效考核挂钩。所以,要想搞好绩效考核,就必须先把薪酬方案设计好。薪酬设计有两个要点:一是薪酬结构问题,二是薪酬模式选择。
薪酬结构问题,一般情况下,薪酬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固定部分,一个是浮动部分。固定部分是不动的,不管企业经营状况好坏,都要发;浮动部分是变化的,与每月的绩效考核结果挂钩。是固定部分高一点好,还是浮动部分高一点好,因为各行各业差别很大,必须根据企业实际来确定。
对薪酬模式的选择,制造企业一般有三种:一是岗绩工资制,对应管理勤务系统人员。二是计件工资制,对应生产系统人员。三是提成工资制,对应销售岗位人员。
我们公司过去除销售岗位实行提成工资外,其他岗位都实行岗绩工资制。前年我们对生产系统进行了改革,全部改为计件工资制。生产系统实行计件工资后,非常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在生产岗位缺编的情况下,基层的车间主任会自行安排其他人员替班,因为缺编不会核减工资。当然,企业会从安全生产角度,该补编的还是必须补编。
3、提供三个保证
要搞好绩效考核,必须有一些保证条件,我归纳为三个保证。这三个保证:一是成立考核委员会,二是建立相关表单,三是把握系统平衡。
(1)成立考核委员会
为了保证考核顺利实施,企业应该成立考核委员会,当然,这个考核委员会不仅仅负责绩效考核,还有行为考核和专业考核。考核委员会可下设绩效考核组、行为考核组、专业考核组。
应该明确考核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同时也要明确各考核专业组的具体职责,譬如考核*的制定、考核方案的审议、考核结果的审定、重要事项的奖惩等,应该由考核委员会负责。具体的考核实施,应该由各专业组负责。考核小组成员应该相对稳定,并且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
这里也特别强调,无论是绩效考核,还是行为考核,还是专业考核,都离不开完善的基本制度和专业制度,因此,要把企业的各项制度建立起来,这是考核的基本前提,否则,考核将无法实施。
(2)建立相关表单
与绩效考核相关的表单,有四个:一是生产单位月度考核表,二是职能部门月度考核表,三是员工月度变动表,四是员工奖金系数核定表。
这四张考核表单,由绩效考核组根据考核方案制定,并根据专业进行分工,分别由考核组成员负责。生产单位月度考核表,应该由生产方面的考核员负责;职能部门月度考核表,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考核组成员不能对自己所在部门进行考核。
为什么要整理员工月度变动表?因为月度之内,会发生员工跨部门、跨分公司调动,涉及计件工资和绩效奖金的核算问题。
为什么要整理员工绩效奖金系数核定表?因为除了生产系统之外,管理和勤务系统,会发生病事假、休假以及岗位变动的情况,会涉及岗位工资及绩效奖金系数的调整问题。
(3)把握系统平衡
把握系统平衡,是企业薪酬管理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绩效考核的一项重要原则。系统平衡,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职能部门与生产单位之间的平衡;二是生产单位彼此之间的平衡;三是个别考核单元之间的平衡。
职能部门与生产单位之间的平衡,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把职能部门奖金的基数,与生产系统的人均计件工资一定比例“刚性挂钩”。
生产单位彼此之间的平衡,有效的解决办法,可以采取“预留、预借”的方式,进行当月调整,还可以确定各生产单元的基本任务量,对超出基本任务量的部分,明确规定计件标准的调整原则。
个别考核单元的平衡,有两种情况可能发生:一是新投用的生产装置,考核标准当初设定的不合理;二是市场发生急剧变化,导致产量激增或锐减。对此类情况,不能按原有方案执行,应该由考核委员会重新评估决策。
另外还有一点,要把中高层人员的考核,纳入公司直接考核,工资和奖金均由公司核算,避免可能发生的弄虚作假行为。
作为中小企业,厂区一般都集中在一个地方,即使有几个厂区,相距也不会太远,因此企业内部信息传播很快,如果单位之间月度工资差距较大,一定会影响基层员工的情绪,导致思想上的波动。
搞好绩效考核的内部平衡,不是搞平均,不是“吃大锅饭”,它是绩效分配的一个策略。刚才讲的“预留、预借”,都要在年底或合适的时候,该给的给了,该扣的扣回。
4、重视四大步骤
有了清晰的定位,有了两个基础,有了三个保证,那么,还要有具体的实施步骤和措施。我归纳为四大步骤:一是制定考核方案,二是确定考核指标,三是明确考核标准,四是开好考核会议。
(1)制定考核方案
绩效考核方案,是绩效考核的纲领性文件,不仅要制定好,还要做广泛的宣传发动;不仅要让各级管理者清楚,还要让全体基层员工清楚;不仅要让老板同意,还要让绝大多数员工接受,这是制定绩效考核方案的几个原则。年度的绩效考核方案,一般要在上年年末完成。
绩效考核方案,应包括几个方面内容:一是考核的基本原则,二是考核形式,三是考核内容,四是考核分工,五是考核程序,六是考核周期,七是考核数据来源,八是数据审核部门。另外,还需要明确考核周期、考核指标调整原则,以及对各级统计人员、财务人员、考核组成员的纪律要求。
除了以上的内容,还要同时下达各单位、各部门的绩效考核表,考核表中包括具体的考核指标、考核标准。还要明确“分级考核”的原则,公司绩效考核只对各个单位,分公司考核只对车间,车间考核要落实到人。
(2)确定考核指标
根据考核方案,确定考核指标。考核指标设定的原则,就是“能不能量化”,能量化的就纳入,不能量化的就不要纳入。要定量指标,不要定性指标。
从公司层面来讲,可以按照岗位性质,将考核指标分为三类:一是,生产系统考核指标;二是,职能部门考核指标;三是,特殊考核指标。无论是生产系统考核指标,还是职能部门考核指标,均以不超过15项为宜。
生产系统考核指标,包括:产量、质量、安全、环保、收率、能耗、物耗、检测费、维修费等。如果一个分公司存在多个业务板块,就需要根据工序关联度,划分为不同考核单元,便于考核指标确定,也便于考核实施。
对职能部门考核,根据各个部门职能不同,来确定具体考核指标,考核指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主要控制指标,二是基本工作任务。
对特殊的考核指标,可以这样理解,凡是企业特别重视的事项,都可以作为特殊考核指标对待。譬如化工企业,易燃易爆,高温高压,安全问题尤为重要,这样就可以把安全管理作为特殊考核项目对待。
考核指标设定非常重要,设定低了,考核没有意义;设定过高,也是不合适的。所以,具体考核指标的设定,可以把握三个原则:一是,参照同行业平均水平;二是,参照本企业历时最好水平;三是,考虑技术进步可能带来的指标变化。
各项考核指标由各单位或部门提交,由专业职能部门审核,再经绩效考核专业组核查,然后上报考核委员会审定。同时,对考核指标的准确性问题,对负责审核的职能部门进行考核。对审核部门考核的标准,是提交的考核指标超出或低于考核值的情况。
这里也特别强调,不要把劳动纪律、工作纪律、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等等方面的东西,列入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因为这些都不属于绩效考核的内容。
(3)明确考核标准
考核指标确定以后,就可以确定考核指标的权重和标准。有三个方面:一是生产系统的,二是职能部门的,三是特殊项目的。
对生产系统,因为各个分公司生产业务不同,或者一个分公司内部生产业务也有不同,具体的考核指标是不一样的,但可以确定同样的考核原则。这个原则可以用八个字来说明,就是“产量计件、其他加扣”。也就是说,“产量”是核定计件工资的唯一指标,其他指标都是辅助指标,辅助指标不作为计件项目,而是设定辅助指标的目标考核值,达到了加奖,达不到扣奖。
对职能部门,按照百分制进行考核,对考核项目,原则为“只扣不加”,也就是说,你完成了下达的指标和任务是必须的,完不成是不可以的,完不成就要接受处罚。
对特殊考核项目,考核标准以专业管理制度为准。对事故的扣罚,或对其他事项的奖励,最好以“人均数额”为标准,这样可以避免同类同级事故,因为单位人数不同而导致的不合理。这里也强调,各项规章制度,不能只有原则,而没有具体的处罚标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16:49
安全生产绩效考核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企业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安全环保、经营效益,客观地评价员工工作绩效,激励员工,同时为员工的薪酬、任用、奖惩、培训等人力资源决策提供依据,那么该如何进行管理呢?
一、按安全生产绩效考核原则
1、坚持安全,确保安全生产的原则;
2、坚持以责任法人制度为主线,以绩效考核为动力的原则;
3、坚持按劳分配与效率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短期激励与中长期激励相结合,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5、坚持各级领导的薪酬与责任风险相结合的原则。
想在是互联网的时代,安全生产绩效考核可以使用一种绩效考核系统,在线记录工作内容,轻松统计员工安全生产绩效。赛为安全绩效考核系统-安全眼,是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为中心,在了解和掌握安全生产的发展状况、各部门的权限职责等现状的基础上,进行绩效管理统计。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通讯连接的安全绩效评价模块、安全奖金分配模块、安全绩效分析模块、安全资料管理模块等。
安全眼软件功能强大,还包括模块包括:风险管控模块、巡检模块、周期性工作模块、隐患模块、统计分析模块、考试培训等模块。整体移动巡检,便捷,任务通知,省时省力,流程签转,一目了然,矩阵培训,有的放矢,碎片化学习,自由自主,痕迹化管理,合法合规。
企业使用安全绩效考核系统能快速提高了员工工作效率,并且便捷,准确,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也是信息化时代,企业使用安全绩效考核系统能够迅速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能力。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16:49
合易认为:首先要制定绩效考核目标,即考核期末结束时,员工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和成效,通常是围绕着当期重点工作或者是业绩指标来建立,以3-8个为宜,每个目标有自己的权重,代表其重要程度。有了目标作为方向指引,员工的工作开展才会更有主动性。
其次是定标准,就是绩效目标需要达成的标准,也是评价绩效目标达成程度的标准。没有标准的目标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目标,有了标准的目标才能可衡量的。通常标准是要设定出多个层次的,可以用分数直接区分,也可以用A、B、C、D代表等级,也可以直接用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作为等级,不同等级对应不同的分数。
然后是员工开展工作过程中的绩效辅导,这个是企业实施绩效考核过程中很容易忽略的环节,但却是绩效管理最最重要的环节。绩效辅导强调持续不断的绩效沟通,了解员工目标达成的进度,帮助员工解决目标达成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高员工达成绩效目标的可能性。
再然后是绩效考评,也就是根据绩效标准对绩效目标的达成结果进行考评打分的过程。其实绩效辅导开展的好,绩效考评就只是一个简单的结果呈现过程。绩效考评强调评分依据的客观性,量化的指标要有数据支撑,而且数据来源要可靠,评价性的目标要有客观事实可以参考,因此管理者平时的绩效记录非常必要和重要。
最后是绩效结果的反馈与改进,管理者与员工针对绩效评分结果进行沟通,对表现较好的地方要给予认可,鼓励员工保持,对表现不好的地方要给出改进建议,并帮助员工制定改进计划,确保在下一个绩效周期能够有所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