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应旂的生平事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9:56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0:16

位于无锡、武进两县交界处的五牧,明清时期曾是个街镇,相传上塘一条街,下塘一条街,盛极一时。镇上有一座横跨运河的大桥,建于唐乾丰二年(667年),成为南北交通要道。据说明嘉靖年间,行人登上五牧大桥,举目可望见附近余巷(属武进县)薛方山家楼台闺阁中千全小姐的梳妆打扮,以及琴棋书画活动等情景。薛方山,名应旂,是当地很有名声的官宦(嘉靖进士,任浙江提学副使)。他认为这座五牧大桥有碍自家风水,便上奏朝廷,把洛社至横林运河之上的“廿里三桥”(即洛社、五牧、横林3座大桥),减少里程,说成“十里三桥”,申述百姓运漕粮进京实在不便,须拆除一座五牧桥,以利漕运。五牧大桥就此被拆迁至戚墅堰。
文章所说的五牧桥,正式的名称是“观文桥”。薛方山自浙江回家后,因要实现其年少时代夙愿:南宋末年,宋将尹玉、麻士龙抗击元兵,与五百勇士一起英勇战死在五牧,数百年来无人祭奠,立志要为尹、麻二将建祠祭奠。居家后,即选址五牧上塘(注:当地称古运河为塘河,上塘即运河北岸)建“二忠祠以祀之,仍造桥于祠右,而疏河以通舟楫”,施工中“得石刻于土中”,记录南宋时,薛方山先祖、观文殿大学士和国公薛极在此建有“观文桥”,因年久失修原桥已没有了踪影。方山深感惊奇,决定将此桥仍命名为“观文桥”,当地人俗称“薛家桥”。并在“二忠祠”北,建薛极祠。此事经过,在《五牧薛氏宗谱》收录之薛方山撰写的《重建始祖宋观文殿大学士和国公祠堂碑》(宗谱卷三39页)有详细记载。 明朝,余巷薛方山,在朝为官,会看风水。一天,经过张家谢家村,一看是块蟹地,风水很好,要出大官,而余巷是块金鸡地,怕今后在朝做官要受到影响。因此,他骗谢家村的人说,你村风水虽好,只可惜村的团转缺条河,如果马上开条河,村上肯定要有大官做。谢家村人听后,立即叫齐村民,连夜把河开好,谁知河刚开好,河里的水就变得通红,村民都不知为什么。薛方山的学生邹应龙也会看风水,有一日路过谢家,只见风水宝地被破坏了,问过村民,才知事情经过,方知是薛方山所为。邹应龙说,这村是蟹地,把河一开,斩断了蟹脚,寸步难行,你们如要报复,只要天亮前在余巷金鸡头上建座牌楼,可压刹金鸡。谢家村人听后,连夜建造了这座牌楼,直到1956年才被拆除。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