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川遂宁春节的民俗的论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28 01:43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3-28 06:04

倒贴福字

在我国,人们往往用一个“福”字来表达对福运、福气、幸福的向往和追求,每当辞旧迎新的时刻,家家户户都要把“福”字贴在屋门上,意味着福气进入家门。许多地方还倒贴“福”字,利用“倒”与“到”的谐音,寓意“福到了”。

贴春联

贴春联这种春节期间的活动从宋代开始盛行,每到过年时家家有贴春联的习俗。春联,俗称“门对”,又名“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称春联。

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贴上红红的春联,一副副透着喜庆和热烈的春联表达了人们迎新纳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年夜饭

全家人在一起吃顿团圆饭是除夕的重要习俗。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是全家团圆的好机会,特别是随着很多人工作变得越来越忙碌,春节团圆的意义更大。

压岁钱

除夕守岁之时,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也叫压胜钱。因为“岁”与“祟”谐音,长辈们希望压岁钱能驱邪免灾,保佑孩子平平安安。


总结:

1、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倒贴福字。

2、春节来临之前会在门上贴春联。

3、春节是个团圆的日子,家人会聚在一起吃年夜饭。

4、家中长辈会给晚辈压岁钱,取平安的意思。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8 03:12

遂宁市自古流传着“观音菩萨三姐妹,同锅吃饭各修行,大姐修在灵泉寺,二姐修行在广德寺,唯有三姐修得远,修在南海普陀山”的传说,广德寺、灵泉寺作为观音的道场,香火兴旺,声名远播。广德寺曾主领川、滇、黔三百余山,获唐、宋、明朝皇帝十一次敕封,被誉为“西来第一禅林”,有全国罕见、全川唯一的珍贵文物“圣旨坊”和北宋真宗皇帝所赐“敕赐广利禅寺观音珠宝印”一颗及明朝皇帝所赐的“敕赐广德禅寺”玉印。每年观音菩萨的生日(2月19日)、得道日(6月19日)、出家日(9月19日),在遂宁的民俗活动中,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生日)、六月十九(观音得道日)、九月十九(观音涅磐日),民间均要在灵泉寺和广德寺举办盛大的观音香会节,自明代起即形成当地的传统节庆,至今不衰。特别是二月香会,自正月初一至三月初三,历时两月余, 香会节期间,近至川内各都、道、府、县,远至云贵、两广及南洋各国,信众都抬着圣驾,打起旗幡,扎好屏台,耍龙舞狮,敲锣打鼓,前来朝圣,此时的遂宁香客遍城,热闹非凡。除四川各地的善男信女外,还有从云南、贵州、陕西、甘肃、湖南、湖北等地远道而来的香客,年逾百万人次。朝山晋香、物资交流、商贸洽谈、文艺演出等,隆重而热闹。

川中大乐:民间大型打击乐。原名“蓬莱大乐”。流行于遂宁市及边沿地带。相传,此乐由我国周朝时宫庭乐师发明,流传到唐代开元年间,唐明皇听到此乐高昂悦耳,演奏队型壮观,气势磅礴,特命为“大乐”,专供皇帝登基和帝王出巡时使用。明末,有一青年乐师因战乱出宫,后到中江定居,用他的技艺建起了一支乐队,于是世代相袭,光绪年间传入蓬溪。20世纪初,四川的中江、金堂、蓬溪、射洪、南充诸县十分兴盛。川中大乐由两组组成:主乐组有脚盆鼓、大钹、大马锣、饶钵、钗子、苏钵、苏钗、铛铛、铙铙等。辅乐组演奏时,两组乐队重迭交替,阵容庞大,场面壮观,少则几十人,多则上千人,曲牌有“云顶翻”、“凤点头”、“扑灯蛾”、“牵藤藤”等十多种。原蓬莱大乐的节奏欢快,气势热烈喜庆,融北方锣鼓阳刚之气和四川民间打击乐柔媚秀丽风格于一体,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地方文化特色。后经蓬溪县文体局组织专人发掘整理,依据传统模式,结合巴蜀文化特点将“蓬溪大乐”更名为“川中大乐”,重新制作乐器,创制新曲牌“五洲庆瑞”,改进乐器组合,调整鼓乐队形,使得“川中大乐”演奏时场面更加恢宏,节奏更加激越,*迭出,豪气勃发。人们盛赞“川中大乐”为四川的“威风锣鼓”

桃子龙: 遂宁民间舞蹈,俗称“脱节龙”,因其龙躯为脱节的桃子形而得名。相传川北一带的“娘娘”会,各家各户均要上庙献桃,以求得送子娘娘的保佑,后来在观音会和元宵灯节活动时,人们将竹编扎彩饰的桃子组合成一条龙,舞时,一人持宝戏龙,一人持龙头,五人持龙身,一人持龙尾,八女孩各拿两朵彩云在龙身伴舞。由于桃子龙为脱节龙,表演者可任意往来穿梭,此起彼伏,似龙在云海里翻腾、沉浮。正如民间俗语:“桃子龙各耍各,穿来穿去嵴连着。”遂宁桃子龙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80年代,遂宁县文化馆组织民间艺人彭科税等制作的桃子龙,参加全国民间工艺美术展受好评,并由中国博物馆收藏。

杂技:中国遂宁杂技团成立于1974年,原名童家班杂技团。现有演职人员80多人,团内分设演员队和学员队。演员平均年龄19.5岁,是一支精干而极富朝气的年轻杂技队伍。该团在继承中华传统杂技技艺的基础上,广收博采姐妹艺术之所长,创造性的创作、排练,演出了近三十个民族特色浓郁、充满时代神韵、形式多样、技精艺美的杂技节目。《顶碗》、《顶技爬梯》、《大武术》、《蹬圈》、《转碟》、《扛竿》等节目先后在国内外各类杂技比赛中获奖,其中《顶碗》获全国少儿杂技比赛“铜狮奖”。该团长期以来,除坚持在国内各大城市巡回演出外,还先后应邀赴法国、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演出,深受友人赞誉。为增进各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和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1999年应庆祝澳门回归组委会邀请,杂技团赴澳演出,获得海内外观众一致好评。

龙灯舞:民间传统舞蹈,又称“龙舞”、“龙灯”、“耍龙”等。据说始于汉代。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日舞龙灯。龙形品种多样,有“彩龙”、“火龙”等。彩龙龙头五彩缤纷,龙身以各色软段制成,约9制10余节,造型精美。舞时常配以鱼虾蚌壳等彩灯同行。舞龙者不分男女,皆着对襟彩服,系红腰带,手持一节把竿,随逗宝人曲身翻舞,绵延不停。有打击乐器相伴。火龙多用彩龙头,龙身着彩绘龙鳞的粗麻布,每节内有竹笼,内置燃烛或捻子,舞时点亮。火龙较彩龙长、大,一般10余节,把竿也较长,龙把竿长约2米。 因多在元夜宵举行烧龙仪式,故名“火龙”。火龙一般有双龙双宝。元宵烧龙,象征新年庆祝活动*,借以祈求“清吉平安”。舞火龙者头戴草帽、穿小裤衩、赤脚光背、持龙游舞,四周燃灯者手持鞭炮、拌以铁花、炭圆,向火龙喷射。只见火花飞溅,火龙翻滚,火光冲天,五彩缤纷。待至龙体被焰火燃烧正旺时,舞龙者举起龙架跑至江水,意为送龙归海。遂宁市中区船山乡把龙舞作为特色文化项目,继承传统,壮大规模,使龙舞更加丰富多彩。2000年,国家文化部授予船山乡“中国龙舞之乡”的称号。

彩莲船:亦称“划旱船”、“花船”,大都在春节期间和大型文艺活动中表演。由么姑、艄翁两人表演。随着锣鼓,艄翁随后划船上场,两人边歌边舞,配合默契,组成轻松欢乐的双人歌舞。彩莲船的表演主要是模彷水上行船的动作。么姑的舞蹈动作可概括为四句话:“手腕摇,腿下颤,腰要勤,身拔高”,艄公的舞蹈动作如“划船步”、“吸腿划船”等,贯以川剧中矮子的身法,与么姑的行舟飘游相呼应。舞蹈形象地表演船在水上,时而平水泛舟,潇洒飘逸;时而破浪行船,起伏浮沉。舞蹈以悠荡开始,又以悠荡结束。有浓郁的民间特色。

车车灯:又称“逗么妹”、“跑旱船”。主要在春节前后演出。表演者3人,1人饰么妹,1人饰小花脸,1人饰车夫或艄翁。也有7人表演的,除上述3人外,增加4个手执灯笼的“报子”(打场人)。灯班均由乡村表演技艺较高的老艺人领头,串联一些爱玩灯的人,临时组成“车车灯”队,春节期间四处玩灯,春节一过即行解散。“车车灯”的表演,先由小花脸手执花折扇跑场,逗出坐“彩车”、戴墨镜,手舞彩巾的么妹(多为男扮),然后即兴编唱各种与节庆、农事、民俗有关谐趣之词,以幽默逗乐为主。么妹在车船内手把车沿,随唱词作出前后仰俯摇摆动作,面露娇羞忸怩状。车夫或艄翁按曲调节拍作推车划船状。小花脸领唱后,其他人帮腔伴唱。每唱完一段后,在锣鼓声中走“转元宝”、“挽蚂蚁”、“筛莲花”等传统套路变换队形。其表演技巧概括为“么妹要稳,花脸要逗”八字,唱段有超腔、数腔两部分。唱词多属上下结构,句句押韵,以7字句居多,常附加衬字、嵌词,唱腔为微式调,曲调重复演唱。伴奏乐器有二胡、月琴、三月、四胡、锣、鼓、四面板等。

狮舞:又称“耍狮子”,是融武功、杂技和民间戏剧为一体的综合民间艺术。据传始于汉代,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为狮舞*。此舞一般为3人组成,2人藏于狮腹,饰以狮形道具,配合表演狮头狮尾舞蹈动作,1人扮演笑脸和尚或孙悟空,戴面具,持拂尘,逗引狮子做各种动作。孙悟空持金箍棒顽皮活泼。舞狮时有打击乐器伴奏,随行有提灯笼者数人。狮子舞有文阵七十二,武阵三十六。表演路数分“文狮”、“武狮”。文狮主要是与猜谜续对联等相关的表演,显得活泼风趣,也有搔痒、*毛、打滚、抖毛等动作;武狮主要是擅长跳跃、踩球、跌扑、登高、腾转等武功,显得勇勐刚健。在形式上,有“高台狮”、“平台狮”、“高脚狮”、“地狮子”等。平台狮是在一个由四方桌拼成的平台上表演;高台狮是把两张方桌贴面重迭,舞狮者在4只桌脚上表演,也有重迭十多张方桌的高台,表演难度更大。狮子在戏狮人的逗引下,通过翻、腾、蹦、跳等动作,一层层登上桌顶,在四只桌脚上表演“观音坐莲台”、“海底捞月”等动作;高脚狮表演时即兴加入杂耍等滑稽动作;地狮子偏于打滚、扑跳等动作。狮舞还可分为“单狮舞”、“双狮舞”、“群狮舞”。表演节目有“杀狮过年”、“盗灵芝”、“翻铁门槛”、“钻火圈”、“开关四门”、“钻刀圈”、“红灯进宝”、“摆莲花牌坊”、“大舜耕田”、“猴子啃萝卜”、“猜哑谜”等。

腰鼓舞:俗称打腰鼓。其鼓以木制成鼓框,长形,两端小中间大,双面蒙皮。击鼓时,以绸带系鼓于舞者腰间,双手各执鼓槌,交替击奏,并伴随舞蹈动作。其打法可分为“大花流派”、“小花流派”、“战鼓流派”、“综合流派”等,队前还常有盆鼓和大钹助势,击鼓节拍明显,节奏鲜明,舞姿多样,气氛热烈。

打莲箫:又名“打铁棍”。表演者手拿一根三尺长并装有铜钱的竹棍,用两端均匀而有节奏地敲打身体的脚、腿、手、肩、臂等部位,还可蹲、跑、滚着敲打,也可几人互打,节奏鲜明、悦耳动听,边打边唱,边讲边唱,中间帮腔衬词,唱词内容通俗易懂。节假日期间,多随着其他表演队伍同行,多姿多彩,很受欢迎。

打围鼓:有称“玩友”。工余饭后或红白喜事,邀约或邀请“玩友”四五人围坐一起清唱。不用舞台、化妆和服装,一般在玩坝或茶馆举行。玩友各自坐在座位上,手执板鼓、堂鼓、川鼓、马锣、川胡、钹之类乐器,自吹自打自唱。打板鼓者是鼓师,其他乐器以鼓师手势、鼓签、鼓点指挥行事。打围鼓花钱不多,费事不大,因而深入民间,广泛流传,满足了川剧爱好者爱唱、爱听的要求。

平台戏:民间传统表演形式。平台以木板拼合绑扎而成,有8人抬起游演。平台上由众人扮演一出戏站立造型,人物多系明戏中的脚色。后来,人们将平台戏放置于大型运载车辆上表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8 04:30

遂宁市自古流传着“观音菩萨三姐妹,同锅吃饭各修行,大姐修在灵泉寺,二姐修行在广德寺,唯有三姐修得远,修在南海普陀山”的传说,广德寺、灵泉寺作为观音的道场,香火兴旺,声名远播。广德寺曾主领川、滇、黔三百余山,获唐、宋、明朝皇帝十一次敕封,被誉为“西来第一禅林”,有全国罕见、全川唯一的珍贵文物“圣旨坊”和北宋真宗皇帝所赐“敕赐广利禅寺观音珠宝印”一颗及明朝皇帝所赐的“敕赐广德禅寺”玉印。每年观音菩萨的生日(2月19日)、得道日(6月19日)、出家日(9月19日),在遂宁的民俗活动中,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生日)、六月十九(观音得道日)、九月十九(观音涅磐日),民间均要在灵泉寺和广德寺举办盛大的观音香会节,自明代起即形成当地的传统节庆,至今不衰。特别是二月香会,自正月初一至三月初三,历时两月余, 香会节期间,近至川内各都、道、府、县,远至云贵、两广及南洋各国,信众都抬着圣驾,打起旗幡,扎好屏台,耍龙舞狮,敲锣打鼓,前来朝圣,此时的遂宁香客遍城,热闹非凡。除四川各地的善男信女外,还有从云南、贵州、陕西、甘肃、湖南、湖北等地远道而来的香客,年逾百万人次。朝山晋香、物资交流、商贸洽谈、文艺演出等,隆重而热闹。
川中大乐:民间大型打击乐。原名“蓬莱大乐”。流行于遂宁市及边沿地带。相传,此乐由我国周朝时宫庭乐师发明,流传到唐代开元年间,唐明皇听到此乐高昂悦耳,演奏队型壮观,气势磅礴,特命为“大乐”,专供皇帝登基和帝王出巡时使用。明末,有一青年乐师因战乱出宫,后到中江定居,用他的技艺建起了一支乐队,于是世代相袭,光绪年间传入蓬溪。20世纪初,四川的中江、金堂、蓬溪、射洪、南充诸县十分兴盛。川中大乐由两组组成:主乐组有脚盆鼓、大钹、大马锣、饶钵、钗子、苏钵、苏钗、铛铛、铙铙等。辅乐组演奏时,两组乐队重迭交替,阵容庞大,场面壮观,少则几十人,多则上千人,曲牌有“云顶翻”、“凤点头”、“扑灯蛾”、“牵藤藤”等十多种。原蓬莱大乐的节奏欢快,气势热烈喜庆,融北方锣鼓阳刚之气和四川民间打击乐柔媚秀丽风格于一体,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地方文化特色。后经蓬溪县文体局组织专人发掘整理,依据传统模式,结合巴蜀文化特点将“蓬溪大乐”更名为“川中大乐”,重新制作乐器,创制新曲牌“五洲庆瑞”,改进乐器组合,调整鼓乐队形,使得“川中大乐”演奏时场面更加恢宏,节奏更加激越,*迭出,豪气勃发。人们盛赞“川中大乐”为四川的“威风锣鼓”
桃子龙: 遂宁民间舞蹈,俗称“脱节龙”,因其龙躯为脱节的桃子形而得名。相传川北一带的“娘娘”会,各家各户均要上庙献桃,以求得送子娘娘的保佑,后来在观音会和元宵灯节活动时,人们将竹编扎彩饰的桃子组合成一条龙,舞时,一人持宝戏龙,一人持龙头,五人持龙身,一人持龙尾,八女孩各拿两朵彩云在龙身伴舞。由于桃子龙为脱节龙,表演者可任意往来穿梭,此起彼伏,似龙在云海里翻腾、沉浮。正如民间俗语:“桃子龙各耍各,穿来穿去嵴连着。”遂宁桃子龙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80年代,遂宁县文化馆组织民间艺人彭科税等制作的桃子龙,参加全国民间工艺美术展受好评,并由中国博物馆收藏。
杂技:中国遂宁杂技团成立于1974年,原名童家班杂技团。现有演职人员80多人,团内分设演员队和学员队。演员平均年龄19.5岁,是一支精干而极富朝气的年轻杂技队伍。该团在继承中华传统杂技技艺的基础上,广收博采姐妹艺术之所长,创造性的创作、排练,演出了近三十个民族特色浓郁、充满时代神韵、形式多样、技精艺美的杂技节目。《顶碗》、《顶技爬梯》、《大武术》、《蹬圈》、《转碟》、《扛竿》等节目先后在国内外各类杂技比赛中获奖,其中《顶碗》获全国少儿杂技比赛“铜狮奖”。该团长期以来,除坚持在国内各大城市巡回演出外,还先后应邀赴法国、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演出,深受友人赞誉。为增进各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和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1999年应庆祝澳门回归组委会邀请,杂技团赴澳演出,获得海内外观众一致好评。
龙灯舞:民间传统舞蹈,又称“龙舞”、“龙灯”、“耍龙”等。据说始于汉代。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日舞龙灯。龙形品种多样,有“彩龙”、“火龙”等。彩龙龙头五彩缤纷,龙身以各色软段制成,约9制10余节,造型精美。舞时常配以鱼虾蚌壳等彩灯同行。舞龙者不分男女,皆着对襟彩服,系红腰带,手持一节把竿,随逗宝人曲身翻舞,绵延不停。有打击乐器相伴。火龙多用彩龙头,龙身着彩绘龙鳞的粗麻布,每节内有竹笼,内置燃烛或捻子,舞时点亮。火龙较彩龙长、大,一般10余节,把竿也较长,龙把竿长约2米。 因多在元夜宵举行烧龙仪式,故名“火龙”。火龙一般有双龙双宝。元宵烧龙,象征新年庆祝活动*,借以祈求“清吉平安”。舞火龙者头戴草帽、穿小裤衩、赤脚光背、持龙游舞,四周燃灯者手持鞭炮、拌以铁花、炭圆,向火龙喷射。只见火花飞溅,火龙翻滚,火光冲天,五彩缤纷。待至龙体被焰火燃烧正旺时,舞龙者举起龙架跑至江水,意为送龙归海。遂宁市中区船山乡把龙舞作为特色文化项目,继承传统,壮大规模,使龙舞更加丰富多彩。2000年,国家文化部授予船山乡“中国龙舞之乡”的称号。
彩莲船:亦称“划旱船”、“花船”,大都在春节期间和大型文艺活动中表演。由么姑、艄翁两人表演。随着锣鼓,艄翁随后划船上场,两人边歌边舞,配合默契,组成轻松欢乐的双人歌舞。彩莲船的表演主要是模彷水上行船的动作。么姑的舞蹈动作可概括为四句话:“手腕摇,腿下颤,腰要勤,身拔高”,艄公的舞蹈动作如“划船步”、“吸腿划船”等,贯以川剧中矮子的身法,与么姑的行舟飘游相呼应。舞蹈形象地表演船在水上,时而平水泛舟,潇洒飘逸;时而破浪行船,起伏浮沉。舞蹈以悠荡开始,又以悠荡结束。有浓郁的民间特色。
车车灯:又称“逗么妹”、“跑旱船”。主要在春节前后演出。表演者3人,1人饰么妹,1人饰小花脸,1人饰车夫或艄翁。也有7人表演的,除上述3人外,增加4个手执灯笼的“报子”(打场人)。灯班均由乡村表演技艺较高的老艺人领头,串联一些爱玩灯的人,临时组成“车车灯”队,春节期间四处玩灯,春节一过即行解散。“车车灯”的表演,先由小花脸手执花折扇跑场,逗出坐“彩车”、戴墨镜,手舞彩巾的么妹(多为男扮),然后即兴编唱各种与节庆、农事、民俗有关谐趣之词,以幽默逗乐为主。么妹在车船内手把车沿,随唱词作出前后仰俯摇摆动作,面露娇羞忸怩状。车夫或艄翁按曲调节拍作推车划船状。小花脸领唱后,其他人帮腔伴唱。每唱完一段后,在锣鼓声中走“转元宝”、“挽蚂蚁”、“筛莲花”等传统套路变换队形。其表演技巧概括为“么妹要稳,花脸要逗”八字,唱段有超腔、数腔两部分。唱词多属上下结构,句句押韵,以7字句居多,常附加衬字、嵌词,唱腔为微式调,曲调重复演唱。伴奏乐器有二胡、月琴、三月、四胡、锣、鼓、四面板等。
狮舞:又称“耍狮子”,是融武功、杂技和民间戏剧为一体的综合民间艺术。据传始于汉代,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为狮舞*。此舞一般为3人组成,2人藏于狮腹,饰以狮形道具,配合表演狮头狮尾舞蹈动作,1人扮演笑脸和尚或孙悟空,戴面具,持拂尘,逗引狮子做各种动作。孙悟空持金箍棒顽皮活泼。舞狮时有打击乐器伴奏,随行有提灯笼者数人。狮子舞有文阵七十二,武阵三十六。表演路数分“文狮”、“武狮”。文狮主要是与猜谜续对联等相关的表演,显得活泼风趣,也有搔痒、*毛、打滚、抖毛等动作;武狮主要是擅长跳跃、踩球、跌扑、登高、腾转等武功,显得勇勐刚健。在形式上,有“高台狮”、“平台狮”、“高脚狮”、“地狮子”等。平台狮是在一个由四方桌拼成的平台上表演;高台狮是把两张方桌贴面重迭,舞狮者在4只桌脚上表演,也有重迭十多张方桌的高台,表演难度更大。狮子在戏狮人的逗引下,通过翻、腾、蹦、跳等动作,一层层登上桌顶,在四只桌脚上表演“观音坐莲台”、“海底捞月”等动作;高脚狮表演时即兴加入杂耍等滑稽动作;地狮子偏于打滚、扑跳等动作。狮舞还可分为“单狮舞”、“双狮舞”、“群狮舞”。表演节目有“杀狮过年”、“盗灵芝”、“翻铁门槛”、“钻火圈”、“开关四门”、“钻刀圈”、“红灯进宝”、“摆莲花牌坊”、“大舜耕田”、“猴子啃萝卜”、“猜哑谜”等。
腰鼓舞:俗称打腰鼓。其鼓以木制成鼓框,长形,两端小中间大,双面蒙皮。击鼓时,以绸带系鼓于舞者腰间,双手各执鼓槌,交替击奏,并伴随舞蹈动作。其打法可分为“大花流派”、“小花流派”、“战鼓流派”、“综合流派”等,队前还常有盆鼓和大钹助势,击鼓节拍明显,节奏鲜明,舞姿多样,气氛热烈。
打莲箫:又名“打铁棍”。表演者手拿一根三尺长并装有铜钱的竹棍,用两端均匀而有节奏地敲打身体的脚、腿、手、肩、臂等部位,还可蹲、跑、滚着敲打,也可几人互打,节奏鲜明、悦耳动听,边打边唱,边讲边唱,中间帮腔衬词,唱词内容通俗易懂。节假日期间,多随着其他表演队伍同行,多姿多彩,很受欢迎。
打围鼓:有称“玩友”。工余饭后或红白喜事,邀约或邀请“玩友”四五人围坐一起清唱。不用舞台、化妆和服装,一般在玩坝或茶馆举行。玩友各自坐在座位上,手执板鼓、堂鼓、川鼓、马锣、川胡、钹之类乐器,自吹自打自唱。打板鼓者是鼓师,其他乐器以鼓师手势、鼓签、鼓点指挥行事。打围鼓花钱不多,费事不大,因而深入民间,广泛流传,满足了川剧爱好者爱唱、爱听的要求。
平台戏:民间传统表演形式。平台以木板拼合绑扎而成,有8人抬起游演。平台上由众人扮演一出戏站立造型,人物多系明戏中的脚色。后来,人们将平台戏放置于大型运载车辆上表演。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