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06 07:35
共7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3-06 11:56
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国传统的敬老节日。《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就被称为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倍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总结:
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国传统的敬老节日。《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就被称为重阳,也叫重九。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6 09:04
重阳节的来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一首王维的唐诗把你带回小学时代,有没有一种重温年代的感觉啊!重阳节是指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早在先秦时期的《吕氏春秋》就有记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是日也尝牺牲,以备告天子”。可见当时就有每年九月农作物丰收后,祭天、祭祖的传统。
到了汉代的文献《西京杂记》中就记载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可见从汉代起,就有了重阳节求长寿的习俗。由此我们可以得出:重阳节在汉代已经真正形成了。到了唐代,最终被官方定为民间节日,然后以后的历朝历代,又不断的赋予其新的内容、内涵,才慢慢形成了现在的重阳节。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重阳在民众生活中成为夏冬交接的时间界标。如果说上巳、寒食是人们渡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春节,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阳“辞青”。重阳节俗就围绕着人们的这一时季感受展开。
据史学家考证,重阳节始于远古, 形成于春秋战国, 普及于西汉, 鼎盛于唐代以后 ,以至于现代,已经是家喻户晓的一个节日了。2005年12月,上蔡县被正式命名为“中国重阳文化之乡”,成为现阶段国内唯一以传统节日命名的文化之乡。2006年3月,上蔡县重阳习俗被河南省*收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6月,被*命名为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于重阳节的来源,还有这样一种说法,当初戚夫人被吕后做*彘害死之后,戚夫人,身边的侍女也一并受到了牵连而被赶出了皇宫。被赶出皇宫之后,这位侍女延续了当初在宫中的重阳节。后世人便纷纷效仿,由一传百,以至于后来形成了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6 10:22
重阳节起源于上古时期古人崇拜天象这一现象,由秋收祭祀活动逐渐演变而来。由于重阳节的时间是农历九月初九,所以这个节日所代表的寓意为“九九归真”,健康长寿。古人素来崇拜天象,认为世界万物皆是神灵的馈赠。持有这种想法的古人每到秋收季就会举行祭祀活动,以此来表达他们对上天的感谢。在《吕氏春秋》这本古籍曾提及当时的人每到九月就会祭天帝。
汉代建立之后,南北双方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重阳节的祭祖风俗也开始得到较大范围的普及。之后又经由一段时期的发展,“重阳节”这个名称于三国时期开始出现。等到了魏晋时期,当时的百姓对于重阳节这个节日已经较为重视。而且他们在继承了祭祖这一风俗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开发出赏菊、饮酒、登高等活动。唐朝时,重阳节得到朝廷认可被列为“法定节日”。农历九月九这一日为重阳节这一规定也是起始于唐朝时期。
唐朝十分推崇道教,所以将重阳节定在农历九月九这一天其实也是与道教文化有关。在《易经》中,“九”为阳数。而九月九这个日子则是两个阳数叠加,故而为“重阳”,也为“重九”。古人将这个日子视为吉祥之日,在这一天举行祭祖、祈寿等活动。继唐朝之后,重阳节在宋代变得更加热闹,不管是朝廷还是百姓对这个节日都非常重视。所以唐宋时期也是诞生了非常多关于重阳节的诗句。
新中国建立之后,九月九日被重新定义为老人节,借此来宣传敬老、爱老这一美好传统。除了中国之外,像韩国、日本等一些受过汉文化影响的国家也都有过重阳节的习惯,不过称呼与风俗习惯略有不同。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6 11:57
重阳节始于远古,形成于春秋战国,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 “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所以赋予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6 13:48
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家人团聚的佳节,也是一个纪念先人及扫墓的节日。春节起源于战国时代,原来是一个欢乐的日子。阳代表的是光明活力,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所以属阳,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所以成为重阳。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6 16:13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或“老人节”。重阳佳节活动极为丰富,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放风筝、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代,原是一个欢乐的日子。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
我国人民对重阳佳节历来有着特殊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佳作。如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李白的《九月十日即事》:“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希望对您有帮助!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6 18:54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季秋丰收祭祀演变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