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的春节的民间习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05 19:29
我来回答
共7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5 20:58
江西地方“春节”习俗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中,最受重视的莫过于春节、元宵、端午节和中秋节了。这些节日当中,春节又属于重中之重。每年因回家过春节的外出游子、农民工流、学生流交汇在一起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春运”现象。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说的就是人们对春节的重视,反映在心理上就是中国人十分看重与亲人的团圆,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尽管春运期间车票之昂贵,人员之拥挤,人们依然向往挤上过年前的最后一班车。春节又叫除夕,或者叫“过年”,时间一般是在每年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故有“大年三十”之说。中国地域广大,各地方风俗习惯差距甚大。有的地方就不是在一年的农历最后一天过春节,而是在前一天过,据说是因为传说有“年”这样一个怪兽,知道人们春节那天会有丰盛的庆宴,会跑出来把吃的抢去,于是人们便提前一天把那些好东西先吃掉,久而久之,提前一天过春节就成了当地的习惯了。我家乡在江西省南康市,属于赣州地区,这里的风俗与赣南其他地区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各个地方也有各地方的特点,下面我将对我家乡的年俗作个简单的介绍。
我们这里通常意义上的“过年”,不单单是指“春节”那一天,而是从“春节”那一天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过后为止。这期间节日的气氛相当浓厚,老人小孩日日盼,月月盼,最盼望的日子就是过年了。因为只有等到过年,才能见到久别的亲人并与之团聚,小孩子则不仅可以尝到许多平时享受不到的美味,可以放开肚皮大饱口福,而且还能得到一笔数目不小的完全归自己支配的压岁钱,那是再幸福不过的事情了。可是,要过一个好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这里面的过程和讲究相当复杂,其开支也是相当的大。借用我一个已经毕业了的同学的话说,就是“花钱过年”,因为他们那里除了要预备许多年货外,一过完年,各家男子就要带着一卷一卷的爆竹出门到本村的各家各户拜年,然后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好酒食,这些都是相当花钱的。的确,经济条件是过个好年的基础。很多的家庭因为经济上比较拮据,所以一个“年”过后,见不到他们脸上的一丝喜气、一点笑容,有的只是无奈,可年又不得不过。随着家乡经济状况日新月异,一年比一年好,家家户户过年也就更显大方了,现在不论走到哪里,都充满了节日的喜气!
那么南康过年的习俗是怎样的呢?先说过年的准备阶段。每年过了中秋节,人们的感觉就是:用不了多久就要过年了。等到秋收过后,农田里的活计差不多结束,人们便开始准备做过年要做的事了。值得说明的是:我们家乡有相当多的男青年壮年或南下广东或到福建打工,留下其父母妻子儿女呆在家中,小孩在学校读书,妇女则大多包干农田中的活计和打点家中的事宜。过年最重要的准备是年货,为了让家人和亲朋好友吃好玩好,妇女们通常要准备众多的年货。秋收已过,她们有时间到墟市上买回酿酒的酒曲,用刚刚收获的糯米酿上一缸甜美的米酒,以招待远道归来的丈夫和前来拜年的亲朋好友。米酒是用酒娘冲开水的,喝上一口,从口里甜到心里,但又不失酒的香味。除了酿酒外,她们还会用自家养的鸭子制成美味的南康板鸭,用猪肉制成色香味俱全的香肠,或者将从集体鱼塘中分得的鲢鱼制成腊鱼等等。所有这些肉制品制成后,只要是阳光灿烂的天气,人们就用竹篙将其挂成一排放在太阳下晾晒,直至将其晒得流油为止。家家都是这样,这构成了我们家乡冬天的一道风景线。以上是要在锅里煮熟后用盘子端上饭桌的年货,还有一些则是用米粉加调味料搅和成团,然后捏成更小的不同形状炸熟的果子,墟市上购买的瓜子、蜜饯等等,则是专门用于喝茶聊天时享用的。
等到农历十二月二十四,家里称“过小年”,说是灶神回天宫奏报述职的日子,所以这天要煮很多好吃的食物,使他在玉皇大帝面前说好话,回来是天庭将会降福人间,故有“上天奏善事,回宫降吉祥”之说。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把家中一切器具,包括台凳桌椅、橱柜等统统搬出来清洗,然后将房里屋外的灰尘、蛛网打扫地一干二净,把整个家整理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虽然没有城市人住房的豪华,但其清洁淡雅,也让人感到精神倍爽、舒服有加。这个时候,外出的游子也陆陆续续地登上返乡的路程了,节日的气氛越来越浓。他们把在城里的所见所闻带回了家中,听得家人直露出一副好奇和惊讶的表情,不管如何,游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却是“还是家里的饭菜香”,毕竟家里是无限温暖的。
过年前两天,每家会派代表到附近的墟市上购买最后的年货,比如爆竹、蜡烛、香和对联、门神画等等,当然,如果哪家有擅长书法的人,对联就直接由他负责了。对联和门神画是在春节那天贴的,都是图个红火喜庆。有意思的是,在春节年夜饭之前我们在路上可以看到很多叔叔伯伯来来回回,跑了这家跑那家,这是做什么呢?原来他们是去讨债,我们这里有个习惯:就是借了别人一些小钱或是之前农忙时请他们用拖拉机耕田,借私人抽水机抽水灌溉的费用等等都要在过年前结清,债不拖过年。一个是方便结算,另一个就是给那些债主补充点过年的“资本”。
最重要是就是春节那一天了,准备了那么久,终于等到“过年”了,过年的重头戏是年夜饭。在下午的四五点钟,便不断有人家开始燃放鞭炮吃年夜饭了。爆竹噼噼啪啪的声音给节日增添了无限的热闹喜庆的气氛。不一会儿五颜六色的烟花和轰轰的爆竹便竟相燃放。和其他地方一样,全家团团坐在桌上,品尝着那些美味可口的菜肴,大家举杯说出自己对于家人的良好的祝愿。所不同的是这里不是和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那样过年吃饺子,而只煮一桌丰盛的饭菜罢了,而且不会吃光,那意味着“年年有余”。在开饭之前,必须把筷子放在摆好的饭碗上,每个碗倒上几滴茶,由家中年纪最小的人叫:太公太婆、爷爷奶奶回家过年(被叫的人应该都是已经故去了的),然后将各个碗中的茶到掉,请家里年纪最大的坐上席后,大家才能动筷子。这些过程虽然看上去有些麻烦,可却是寓示着对祖先的尊敬,对长辈的孝顺,它不自觉地给我们提供了教我们和小孩如何做人的一个舞台。在有说有笑的过程中,大家享受着最丰盛的年夜饭。过后,大人照例要给老人和小孩发压岁钱,并要求小孩将压岁钱放在枕头下,以企求岁岁平安。
大年初一,是祭祀“观音”的日子。这一天全家人都只能吃素食,比如豆腐、白菜、萝卜之类,而且每餐都要将素菜吃光,寓示着新的一年庄稼长势喜人,不要到农田中拔杂草。依我之见,不用拔草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更多的是要人们不要浪费;另外,年夜饭吃了那么多荤菜,第二天吃些蔬菜清理下肠胃对身体也是大有好处的。吃完早餐,那些少男少女们往往准备进城逛街购买衣帽鞋袜之类,而善男信女则前往南康当地的南山生佛寺烧香拜佛求签,所以,这一天的行人也是相当之多,导致交通堵塞现象频频发生。可是人们决不会在这一天去走亲戚,向亲戚拜年。初二“喝汤”,其实并不是喝汤,只是烧些米线,煮些清水蛋来吃。原来各家各户都会准备一碗米线,上面放上两个剥了壳的清水蛋,送往本家族中有上了年纪的老人的家庭中,实为敬老,因为米线意为长寿,剥了壳的鸡蛋意为脱壳重生。老人一般只会接受米线和其中一个鸡蛋,另一个蛋回敬给主人。如果双方都有老人,双方就会互送。但是现在由于人们经济条件好了,自己家里的年货都吃不完,为了不浪费,所以互相送米线的习惯就渐渐淡了。依我看来,其实这种敬老的活动不能间断,通过这样的形式不断教育人们敬老,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变老的一天,得到那碗香香的米线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如果说会浪费,那他们完全可以在准备饭食时少做点。从初二开始,人们便可以向亲戚朋友拜年了。特别是年前出嫁的闺女,是一定要在初二这天回娘家的。而且须在娘家呆上个把礼拜,那些兄弟哥嫂叔伯们会按一定顺序请新婚夫妇到自家吃一顿,那叫“请饭”,这时,也是新郎熟悉娘家亲人的好机会。一般人拜年可以一直持续到农历正月十五元宵佳节。
过年这一段时间是个人们互相交流的时期,最重要的表现在于“礼”的往来。这个“礼”不仅包括孔子说的礼,还包括礼物的“礼”,故只要去做客,大包小包提着自然体面,但只要心意到了,主人也是十分开心的。在亲戚家做客,一般是只吃两顿,一顿叫“喝汤”,一顿是中餐。前者是主人为刚刚远到而来的客人洗尘的,他们端上美酒和下酒的几个小菜,让客人先垫垫底。大家一边品尝着美味,一边讲述工作和家庭的情况,这样在闲聊中不知不觉就减轻了客人在路途的疲劳。不一会儿,主人撤下小菜的盘子,端上十几个家里的拿手的好菜,开始真正的中餐。熟悉这种习惯的人一般在第一顿时不会吃太多,等到第二顿再吃点,可是不知道的人,第一顿吃的太饱,第二顿一点也吃不下了。如果真正的中餐不吃的话,主人会以为你不喜欢她做的饭菜,而且用不了多久,你就会觉得饥饿的。临走时,他们又回送一些自制或是买来的果子、花生之类,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交流和感情。到了正月十五,家家团团圆圆闹完元宵,节日气氛就已渐渐淡下来了,因为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为了拼得更好的生活,还要通过辛勤的劳动。经过一个“春节”的休息,人们疲惫的身心得到调养,这使得他们更有精力去开始新的 一年的工作和生活。
应该说,我们家乡的春节不仅是亲情、友情的展现,而且是 增进人与人之间和谐的润滑剂,更是教育后代尊老爱幼,善待他人,拼搏进取的一个途径。通过春节,将身处异地的亲朋好友聚集起来,互相倾诉一年来的得与失,共同分享一份快乐,分担一份别人的苦难,使人们内心不在感到孤独!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5 22:16
先说过年的准备阶段。每年过了中秋节,人们的感觉就是:用不了多久就要过年了。等到秋收过后,农田里的活计差不多结束,人们便开始准备做过年要做的事了。值得说明的是:我们家乡有相当多的男青年壮年或南下广东或到福建打工,留下其父母妻子儿女呆在家中,小孩在学校读书,妇女则大多包干农田中的活计和打点家中的事宜。过年最重要的准备是年货,为了让家人和亲朋好友吃好玩好,妇女们通常要准备众多的年货。秋收已过,她们有时间到墟市上买回酿酒的酒曲,用刚刚收获的糯米酿上一缸甜美的米酒,以招待远道归来的丈夫和前来拜年的亲朋好友。米酒是用酒娘冲开水的,喝上一口,从口里甜到心里,但又不失酒的香味。除了酿酒外,她们还会用自家养的鸭子制成美味的南康板鸭,用猪肉制成色香味俱全的香肠,或者将从集体鱼塘中分得的鲢鱼制成腊鱼等等。所有这些肉制品制成后,只要是阳光灿烂的天气,人们就用竹篙将其挂成一排放在太阳下晾晒,直至将其晒得流油为止。家家都是这样,这构成了我们家乡冬天的一道风景线。以上是要在锅里煮熟后用盘子端上饭桌的年货,还有一些则是用米粉加调味料搅和成团,然后捏成更小的不同形状炸熟的果子,墟市上购买的瓜子、蜜饯等等,则是专门用于喝茶聊天时享用的。
等到农历十二月二十四,家里称“过小年”,说是灶神回天宫奏报述职的日子,所以这天要煮很多好吃的食物,使他在玉皇大帝面前说好话,回来是天庭将会降福人间,故有“上天奏善事,回宫降吉祥”之说。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把家中一切器具,包括台凳桌椅、橱柜等统统搬出来清洗,然后将房里屋外的灰尘、蛛网打扫地一干二净,把整个家整理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虽然没有城市人住房的豪华,但其清洁淡雅,也让人感到精神倍爽、舒服有加。这个时候,外出的游子也陆陆续续地登上返乡的路程了,节日的气氛越来越浓。他们把在城里的所见所闻带回了家中,听得家人直露出一副好奇和惊讶的表情,不管如何,游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却是“还是家里的饭菜香”,毕竟家里是无限温暖的。
过年前两天,每家会派代表到附近的墟市上购买最后的年货,比如爆竹、蜡烛、香和对联、门神画等等,当然,如果哪家有擅长书法的人,对联就直接由他负责了。对联和门神画是在春节那天贴的,都是图个红火喜庆。有意思的是,在春节年夜饭之前我们在路上可以看到很多叔叔伯伯来来回回,跑了这家跑那家,这是做什么呢?原来他们是去讨债,我们这里有个习惯:就是借了别人一些小钱或是之前农忙时请他们用拖拉机耕田,借私人抽水机抽水灌溉的费用等等都要在过年前结清,债不拖过年。一个是方便结算,另一个就是给那些债主补充点过年的“资本”。
最重要是就是春节那一天了,准备了那么久,终于等到“过年”了,过年的重头戏是年夜饭。在下午的四五点钟,便不断有人家开始燃放鞭炮吃年夜饭了。爆竹噼噼啪啪的声音给节日增添了无限的热闹喜庆的气氛。不一会儿五颜六色的烟花和轰轰的爆竹便竟相燃放。和其他地方一样,全家团团坐在桌上,品尝着那些美味可口的菜肴,大家举杯说出自己对于家人的良好的祝愿。所不同的是这里不是和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那样过年吃饺子,而只煮一桌丰盛的饭菜罢了,而且不会吃光,那意味着“年年有余”。在开饭之前,必须把筷子放在摆好的饭碗上,每个碗倒上几滴茶,由家中年纪最小的人叫:太公太婆、爷爷奶奶回家过年(被叫的人应该都是已经故去了的),然后将各个碗中的茶到掉,请家里年纪最大的坐上席后,大家才能动筷子。这些过程虽然看上去有些麻烦,可却是寓示着对祖先的尊敬,对长辈的孝顺,它不自觉地给我们提供了教我们和小孩如何做人的一个舞台。在有说有笑的过程中,大家享受着最丰盛的年夜饭。过后,大人照例要给老人和小孩发压岁钱,并要求小孩将压岁钱放在枕头下,以企求岁岁平安。
大年初一,是祭祀“观音”的日子。这一天全家人都只能吃素食,比如豆腐、白菜、萝卜之类,而且每餐都要将素菜吃光,寓示着新的一年庄稼长势喜人,不要到农田中拔杂草。依我之见,不用拔草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更多的是要人们不要浪费;另外,年夜饭吃了那么多荤菜,第二天吃些蔬菜清理下肠胃对身体也是大有好处的。吃完早餐,那些少男少女们往往准备进城逛街购买衣帽鞋袜之类,而善男信女则前往南康当地的南山生佛寺烧香拜佛求签,所以,这一天的行人也是相当之多,导致交通堵塞现象频频发生。可是人们决不会在这一天去走亲戚,向亲戚拜年。初二“喝汤”,其实并不是喝汤,只是烧些米线,煮些清水蛋来吃。原来各家各户都会准备一碗米线,上面放上两个剥了壳的清水蛋,送往本家族中有上了年纪的老人的家庭中,实为敬老,因为米线意为长寿,剥了壳的鸡蛋意为脱壳重生。老人一般只会接受米线和其中一个鸡蛋,另一个蛋回敬给主人。如果双方都有老人,双方就会互送。但是现在由于人们经济条件好了,自己家里的年货都吃不完,为了不浪费,所以互相送米线的习惯就渐渐淡了。依我看来,其实这种敬老的活动不能间断,通过这样的形式不断教育人们敬老,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变老的一天,得到那碗香香的米线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如果说会浪费,那他们完全可以在准备饭食时少做点。从初二开始,人们便可以向亲戚朋友拜年了。特别是年前出嫁的闺女,是一定要在初二这天回娘家的。而且须在娘家呆上个把礼拜,那些兄弟哥嫂叔伯们会按一定顺序请新婚夫妇到自家吃一顿,那叫“请饭”,这时,也是新郎熟悉娘家亲人的好机会。一般人拜年可以一直持续到农历正月十五元宵佳节。
过年这一段时间是个人们互相交流的时期,最重要的表现在于“礼”的往来。这个“礼”不仅包括孔子说的礼,还包括礼物的“礼”,故只要去做客,大包小包提着自然体面,但只要心意到了,主人也是十分开心的。在亲戚家做客,一般是只吃两顿,一顿叫“喝汤”,一顿是中餐。前者是主人为刚刚远到而来的客人洗尘的,他们端上美酒和下酒的几个小菜,让客人先垫垫底。大家一边品尝着美味,一边讲述工作和家庭的情况,这样在闲聊中不知不觉就减轻了客人在路途的疲劳。不一会儿,主人撤下小菜的盘子,端上十几个家里的拿手的好菜,开始真正的中餐。熟悉这种习惯的人一般在第一顿时不会吃太多,等到第二顿再吃点,可是不知道的人,第一顿吃的太饱,第二顿一点也吃不下了。如果真正的中餐不吃的话,主人会以为你不喜欢她做的饭菜,而且用不了多久,你就会觉得饥饿的。临走时,他们又回送一些自制或是买来的果子、花生之类,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交流和感情。到了正月十五,家家团团圆圆闹完元宵,节日气氛就已渐渐淡下来了,因为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为了拼得更好的生活,还要通过辛勤的劳动。经过一个“春节”的休息,人们疲惫的身心得到调养,这使得他们更有精力去开始新的 一年的工作和生活。
应该说,我们家乡的春节不仅是亲情、友情的展现,而且是 增进人与人之间和谐的润滑剂,更是教育后代尊老爱幼,善待他人,拼搏进取的一个途径。通过春节,将身处异地的亲朋好友聚集起来,互相倾诉一年来的得与失,共同分享一份快乐,分担一份别人的苦难,使人们内心不在感到孤独!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5 23:51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拜年、换茶、上七大似年、元宵节。1、拜年:正月初一,幼辈依次向尊长拜年,尊长又率幼辈向左右邻居贺年。南昌有句俗话:(南昌话)初一的崽,初二个郎,初三初四老姑丈,初三、初四也有专为亡亲祭拜的。2、换茶:是“换财”的意思,就是大家都发财。用厚毛纸外加一层白纸包裹糕点,上贴一片红纸,送来送去。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6 01:42
最重要是就是春节那一天了,准备了那么久,终于等到“过年”了,过年的重头戏是年夜饭。在下午的四五点钟,便不断有人家开始燃放鞭炮吃年夜饭了。爆竹噼噼啪啪的声音给节日增添了无限的热闹喜庆的气氛。不一会儿五颜六色的烟花和轰轰的爆竹便竟相燃放。和其他地方一样,全家团团坐在桌上,品尝着那些美味可口的菜肴,大家举杯说出自己对于家人的良好的祝愿。所不同的是这里不是和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那样过年吃饺子,而只煮一桌丰盛的饭菜罢了,而且不会吃光,那意味着“年年有余”。在开饭之前,必须把筷子放在摆好的饭碗上,每个碗倒上几滴茶,由家中年纪最小的人叫:太公太婆、爷爷奶奶回家过年(被叫的人应该都是已经故去了的),然后将各个碗中的茶到掉,请家里年纪最大的坐上席后,大家才能动筷子。这些过程虽然看上去有些麻烦,可却是寓示着对祖先的尊敬,对长辈的孝顺,它不自觉地给我们提供了教我们和小孩如何做人的一个舞台。在有说有笑的过程中,大家享受着最丰盛的年夜饭。过后,大人照例要给老人和小孩发压岁钱,并要求小孩将压岁钱放在枕头下,以企求岁岁平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6 03:50
过年,早上起来后,要给同姓氏得人拜年,年30之前吃饭称团年饭,年后称新年饭,初2要去丈母娘家拜年,称为当"生客",不用带任何礼物,丈母娘家要出红包给女婿,去直系亲属家都是要倒给钱得,因为当"生客",第2年就是熟客了."生客"来做客,一定要有一个鸡腿,别人不能吃(我就是因为吃了被大人训斥了一顿)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6 06:15
fdsfdshtgjstjaskjdrjgaoenhgaerihjn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trnnnnnnnnnnnnnnnnnnnnrrrheiupahhhgaergiuerhuhgurhepiuahiuphughas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6 08:56
yqwekakjfnmh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