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准备金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14:13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4 10:47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结算需要而存入*银行的存款。*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与其存款总额的比率是存款准备金率。
一、存款准备金利率是多少?
准备金利率是央行为金融机构支付的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支付的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不同于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是这部分存款准备金所支付的利率。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下降,意味着银行的信用能力和提供贷款的能力都会上升。央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节货币供给。准备金利率分为法定准备金利率和超额准备金利率。
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意义?
准备金率的调整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用能力,调节货币供应。当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这意味着商业银行提供贷款的能力增强。比如银行原本需要将吸收的存款的13.5%上缴央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后,只需要上缴总存款的13.0%。降低0.5%之后,就变成了银行可以花的钱,比如说贷款。银行手头资金宽松后,企业贷款难度也会相应降低。央行RRR减持可能是有针对性的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即RRR减持的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小微企业贷款,利息不能太高,从而提高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企业获得资金后,发展的积极性增强,市场信心增加,所以股市可能也会变好。此外,尽管央行严格*RRR削减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但并不排除银行在资金相对宽松的情况下下调抵押贷款利率。
存款准备金是银行为了满足存款人的需求而在*银行支付的存款。缴存存款占存款总额的比例为央行,存款准备金率,央行存款准备金率将根据市场和*需要进行调整。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4 12:22
什么叫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对于存款准备金率这个货币*工具,可能有人不是很清楚,我给大家解释一下。存款准备金是指银行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必须保留一定的资金即存款准备金,以备客户提款的需要。为保证这笔钱不被挪用,往往有*银行保管。那么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率指的是银行吸收的存款要按一定的比例放到人民银行,这一部分是一个风险准备金,是不能够用于发放贷款的。这个比例越高,执行的紧缩*力度越大。
人民银行的一块钱经过几次周转后,最后形成的购买力相当于这个准备金的三倍。多交5毛钱就意味着最终在我们经济生活中形成的购买力少一块五。所以这一次人民银行提高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锁定的是1100亿资金,也就是说,它最后形成的购买力就减少将近3000亿。
存款准备金,就是*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根据法律的规定,要求各商业银行按一定的比例将吸收的存款存入在人民银行开设的准备金账户,对商业银行利用存款发放贷款的行为进行控制。 商业银行缴存准备金的比例,就是准备金率。准备金,又分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前者是按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提取的准备金。后者是超过法定准备以外提取的准备金。
*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整再贴现率和存款准备金比率来控制自身的资产规模,从而直接决定基础货币的多少,进而影响货币供给。*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增加或减少商业一的超额准备,来扩张或收缩信用,实现货币*所要达到的目的。
主要作用:
1:保证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资金的流动性。当部分银行出现流动性危机时,*银行就有能力对这些银行加以救助,以提供短期信贷的方式帮助其恢复流动性。
2:集中使用一部分信贷资金。这是*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这一“最终贷款人”责任,也可以向金融机构提供再贴现。
3:调节货币供给总量。 举个例子,银行吸收了1000元存款,存款准备金率是10%,那么银行同期可用于投资等的最高额度是900元,100块准备金必须存在央行指定的账户上;存款准备金的作用之一是防范挤兑风险,现在被*好好利用了一把,成了抑制投资的工具之一。
央行5月18日决定,从2007年6月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2007年5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同时,似乎担心利率调整带来的热钱效应,央行进一步扩大了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三扩大至千分之五,在升值预期强烈的此时,这相当于变相升值。
此次调整,罕见地于同一天宣布组合*,充分表明央行冀望以此给火爆的资本市场降温。在对资本市场是否存在泡沫的争议中、在部委之间的投鼠忌器式的多方博弈中,央行走出了第一步。
存贷款基准利率没有同步调整,显示央行此次并非意在*投资,不然难以解释存贷利率调整之间差距0.9个点的个中玄机。而利率和准备金率同时上调则戳破了市场一度对央行的“荒诞”预期——此前很多人认为,在5月15日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之后,短期内将不会运用利率手段,股市则每每以上涨来迎接央行的紧缩*。
事实上,近几年以来, 中国经济一直延续低通胀高增长的增长格局,中国经济已经连续5个季度保持在10%以上,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高达11.1%,应该说经济已经偏快。但央行2007年3月后迟迟没有继续加息,似乎更有理由。
以决定是否加息的主要指标CPI为例,消费物价上涨压力虽较大,但仍在可控范围之内。2007年前4月CPI涨幅是2.8%,从全年来看,即使下半年资源和公共服务类价格进行适当调整,CPI仍可控制在3%的*目标范围内。中长期来说,由于我国高储蓄率带动的高投资率,由此带来产能和供给的扩大,在未来将逐步释放出来,因而CPI其实面临下行的压力。
此外,经济增长的支撑条件有所改观,煤电油运短缺状况有一定缓解。这主要得益于中国企业已经在利用全球资源市场,初步解决了能源和原材料的供应问题。而国内的“环保风暴”以及超级油田的发现都表明未来的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在逐步增强。
可以预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仍将保持高增长低通胀态势。目前各界对中国经济问题的担忧在资产价格上,主要是股市和房市等资产价格快速上涨,已有形成资产价格泡沫的风险——对此的争议必然决定未来宏观**的具体措施。
此次“两率”罕见的同时调整强烈释放了央行运用货币*工具*资产价格的信号,表明了目前宏观*的重点已经从实体经济转向资产价格。而 汇率波幅的提高也意味着中国初步赢得了未来小幅稳步加息的空间——历史表明,这可能是抑制资产价格快速上涨的最好工具之一。
中国资本市场自 股权分置改革启动以来,逐步走出长达四年的低迷市道,并由于资产注入和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预期得到越来越多投资人的认可,在两年左右的时间当中,股指从低位已经上涨逾四倍,特别是一些绩差股鸡犬*,形成了局部泡沫。
然而,就挤压泡沫而言,加息等货币*绝不是万能的钥匙——资产泡沫的成因复杂,中国尤甚。未来,加大优质上市公司的供给,以平衡供求关系;加强市场监管,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防止恶意炒作;提示市场风险,加强投资者教育似乎更应该加快步伐。在一个上市公司极端良莠不齐的资本市场、在一个内幕交易横行的资本市场、在一个金融曾经被深度压抑的资本市场,这些举措对中国股市的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远胜于单一的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