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肾虚膀胱热在淋证发病中的重要性?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12:11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1 06:24

淋证是指因饮食劳倦、湿热侵袭而致的以肾虚,膀胱湿热,气化失司为主要病机,以小便频急,滴沥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

  淋证为临床常见病,中医药治疗类属淋证的尿路结石和肾盂肾炎均有较好的疗效。

  淋之名称,始见于《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称为“淋闷”,并有“甚则淋”,“其病淋”等的记载。《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称“淋秘”,该篇并指出淋秘为“热在下焦”。《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描述了淋证的症状:“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隋代《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对本病的病机作了详细的论述,并将本病的病位及发病机理作了高度明确的概括:“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

  巢氏这种以肾虚为本,以膀胱热为标的病机理论,已为后世所宗。金元时期《丹溪心法。淋》强调淋证主要由热邪所致:“淋有五,皆属乎热”。明代《景岳全书。淋浊》在认同“淋之初病,则无不由乎热剧”的同时,提出“久服寒凉”,“淋久不止”有“中气下陷和命门不固之证”,并提出治疗时“凡热者宜清,涩者宜利,下陷者宜升提,虚者宜补,阳气不固者温补命门”,对淋证病因病机的认识更为全面,治疗方法也较为完善。历代医家对淋证的分类进行了探索,《中藏经》首先将淋证分为冷、热、气、劳、膏、砂、虚、实八种,为淋证临床分类的雏形。《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把淋证分为石、劳、气、血、膏、寒、热七种,而以“诸淋”统之。《备急千金要方。淋闭》提出“五淋”之名,《外台秘要。淋并大小便难病》具体指出五淋的内容:“《集验》论五淋者,石淋、气淋、膏淋、劳淋、热淋也。”现代临床仍沿用五淋之名,但有以气淋、血淋、膏淋、石淋、劳淋为五淋者,亦有以热淋、石淋、血淋、膏淋、劳淋为五淋者。按临床实际,热淋、气淋均属常见,故本节拟分为热淋、气淋、血淋、膏淋、石淋、劳淋六淋进行论治。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