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12:2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5 08:01
清明节自古以来便为历代所重视。到了唐宋时期,扫墓、插柳,以及吃馓子、五侯鲭、食粥等节日习俗仍在继续,并更趋盛行。宋代江南诗派的重要人物高菊涧在《清明》一诗中就形象地描述了宋人清明上坟的情形: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由此可见,寒食、清明节既是家家上坟、人人扫墓之日,同时又是生者相聚,亲友相会之时。
在节日中,饮酒是不受*的。此时的酒,是悼念的酒、祭奠的酒、思念的酒。人们除了在“江头吃饮,践踏青草”外,还在“芳树之下,园圃之内,罗列杯盘,互相酬劝”。人们在节日中欢饮美酒,吃着节日美食,悠闲而自在。
据说,大文豪苏东坡在徐州任职期间,特别喜食馓子,他在《寒具诗》中写道:
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由诗中足见馓子受欢迎的程度。自古文人总是借物抒怀,苏东坡在《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其二中生动地描绘了宋代人在清明节吃五侯鲭的感受。
紫驼之峰人莫识,杂以鸡豚真可惜。今君坐致五侯鲭,尽是猩唇与熊白。路傍拾得半段*,何必开炉铸予戟。用之如何在我耳,入手当令君丧魄。
清明节插柳是自古有之的传统习俗,到了宋代仍在沿袭。每年的清明节,皇宫内依然要举行清明馈宴等娱乐活动。
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曾有幸参加在禁苑内皇帝寒食馈宴,有感而作《三日赴宴口占》诗写道:
九门寒食多游骑,三月春阴正养花。共喜流觞修故事,自怜双鬓惜年华。
可见,当时能享受朝廷馈宴之邀,实属幸事。而宋*对清明节的假期也有了相关规定。如,对产盐区的居民有据《食货志》记载:1008年,就是大中祥符元年,下诏泸州南井灶户,遇正、至、寒食,各给3天假。
南宋时期,清明实行禁火规定。可是,到了南宋后期,寒食节禁火的规矩就不那么严格了。一些地方的民众有在寒食节烧纸钱的,也有改在清明节取新火以后再去扫墓。
所以,过寒食节的习俗只在少数地方还保留着。由于寒食及禁火禁烟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一些不方便,一些地方过寒食节也只是清明节前的一天时间,有的地方甚至寒食节、清明节都不分了。
发展到后来,寒食节已经完全被清明节取代。清明节假日期间扫墓、踏青、荡秋千等,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宋代,清明饮食习俗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著名诗人杨万里《送新茶李圣俞郎中》诗道:
细泻谷帘珠颗露,打成寒食杏花饧。
金代诗人元好问的《茗饮》说道:
槐火石泉寒食后,鬓丝禅榻落花前。
一瓯春露香能永,万里清风意已便。
由此可见,饮茶这一习俗在宋代也是长兴不衰。除了清明饮茶,在宋代秋千已成为专供妇女玩耍的游戏,人们荡秋千是为了练习轻捷和矫健的能力。
由于清明荡秋千随处可见,后世朝廷便把清明节定为秋千节,皇宫里也安设秋千,供皇后、嫔妃、宫女们玩耍。由此可见,荡秋千已成为上自宫廷下至普通百姓喜闻乐见的健康娱乐活动。
除了上述清明娱乐习俗,清明最重要的饮食习俗就是吃青精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