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17:2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2 08:35
dīng luó huán tóng
buspiron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Bespar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丁螺环酮为最常用的非苯二氮类抗焦虑药之一,无催眠、肌肉松弛作用,没有成瘾性和依赖性。
丁螺环酮
Buspirone ,Buspar
盐酸丁螺环酮;布司必隆;布斯哌隆;布斯帕;Buspar
神经系统药物 > 抗焦虑药物 > 其他
片剂:5mg,10mg。
丁螺环酮为氮杂螺环癸烷二酮化合物,是一种新型抗焦虑药。丁螺环酮在脑中侧缝际区与5羟色胺(5HT)受体高度结合,具有5HT1a受体激动作用,抗焦虑作用可能与此有关。丁螺环酮不具有抗惊厥及肌肉松弛作用,无明显的镇静性与依赖性。丁螺环酮不与苯二氮卓受体亲和,也不对GABA受体产生影响。与苯二氮卓类药不同的是,丁螺环酮可增加蓝斑区去甲肾上腺上腺上腺素细胞放电。丁螺环酮与苯二氮卓类药相比,所产生的耐受性与依赖性的差别,主要是与这两大类药物的特异性作用部位有关。
丁螺环酮经胃肠道吸收快而完全,但其首过效应*了丁螺环酮的生物利用度。蛋白结合率高达95%,但丁螺环酮不会置换与蛋白结合的其他药物。口服20mg,40~90min血药浓度达峰值。经肝脏代谢,代谢产物为5羟基丁螺环酮和1(2嘧啶基)哌嗪(即1PP),仍有一定生物活性。肝、肾功能不良时可影响丁螺环酮的代谢及清除率。口服单一剂量24h之内29%~63%以代谢物的形式自肾清除,18%~38%随粪便清除。口服10~40mg,半衰期约为2~3h。
丁螺环酮为美国Mead Johnoson药厂合成的一种新的抗焦虑药,抗焦虑作用好、副反应少为其优点。
丁螺环酮适用于泛发性焦虑症的治疗,对各种身心症状有良好的疗效。
1.对丁螺环酮过敏者;
2.癫痫患者;
3.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
4.重症肌无力患者;
5.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
6.孕妇;
7.哺乳期妇女;
8.18岁以下者相对禁用。
1.老年人应减量。
2.应监测患者焦虑的减轻程度。
3.服药期间禁止饮酒。
4.用药期间不宜驾驶车辆和操作机械。
5.丁螺环酮显效时间2周左右。
6.丁螺环酮不宜与中枢抑制药、降压药、抗凝药、避孕药及单胺氧化化酶抑制药(MAOI)合用。
1.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晕、头痛、恶心、不安、烦躁。
2.少见的不良反应有视物不清、注意力涣散、萎靡、口干、肌肉痛、肌肉痉挛、抽动、肌强直、耳鸣、激动、失眠、神经过敏、腹泻、胃部不适、梦魇、多梦、疲乏无力。
3.罕见的不良反应有胸痛、精神错乱、抑郁、心动过速、肌无力、肌肉麻木、手足无力。
1.开始时每次5mg,每天2~3次,以后根据病情和耐受情况调整用量,每隔2~3天加5mg,可增至每天20~30mg,至达到预期的疗效。每天最高口服剂量不超过60mg。
2.老人使用本药应从小剂量开始,一般不超过15mg/d。
1.可抑制丁螺环酮的首过效应,从而加强丁螺环酮的作用。
2.红霉素、红霉素/磺胺异恶异恶唑、伊曲康唑、奈法唑酮等可抑制丁螺环酮的代谢,增加丁螺环酮的血药浓度,增加不良反应(如精神运动性机敏动作受累或镇静)。
3.维拉帕米可抑制丁螺环酮的首过代谢作用,增加丁螺环酮不良反应。
4.西咪替丁可使丁螺环酮的最高浓度增加40%,但它对丁螺环酮时间浓度曲线下面积影响极小。
5.丁螺环酮与洋地黄类药合用,可使洋地黄从血浆蛋白结合状态中游离出来,使洋地黄血药浓度增加。
6.氟哌啶醇与丁螺环酮合用,可使氟哌啶醇不良反应增加(如静坐不能或舌头僵硬)。
7.利福平可诱导丁螺环酮的首过代谢作用,降低丁螺环酮的抗焦虑作用。
8.与避孕药合用可使丁螺环酮作用减弱。
9.丁螺环酮与降血糖药合用可增加心血管系统的毒性。
10.氯氮平与丁螺环酮合用,可增加胃肠道出血和高血糖症的危险性。
11.丁螺环酮与单胺氧化化酶抑制药合用,可能发生高血压危象。
12.曲唑酮与丁螺环酮合用,可能升高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氨基转移酶(ALT)。
13.氟西汀可抑制丁螺环酮的5羟色胺能作用,可使焦虑症状加重。
14.西酞普兰与丁螺环酮合用,可使5羟色胺重吸收受抑制,出现5羟色胺综合征(高血压、高热、肌阵挛、腹泻和精神状态迟滞)。
15.酒精可增强丁螺环酮的中枢抑制作用,服药期间不宜饮酒。
16.服药期间饮用大量西柚汁会使毒性增加。
丁螺环酮与地西泮有相同的抗焦虑作用,不产生明显的镇静作用,亦不与其他催眠药产生协同作用,亦不加强酒精的作用,丁螺环酮不能消除成瘾药的戒断反应,本身也不产生戒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