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的来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17:52

我来回答

7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7 23:49

对联又*联,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文化。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要谈起这个春联,要追溯到很远,它的根源就从对对子说起。
春节前讲春联,不仅合时令,而且有必要。因为现在春联很普及,但春联知识却很不普及。我的思路是:由对对子论及联语,再由联语论及春联,因为春联是从属于联语的,而对对子则是春联的基础,所以本文从基础说起,以期使大家有一个准确的了解。

“对对子”的意义

我们可以把联语、春联都理解成对对子,比如旧时蒙学读本中,就有一本叫做《笠翁对韵》,它是为写诗词做准备的,讲的就是对对子:“天对地,雨对风,*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在全世界所有的语言当中,汉语是最适合对对子的,因为它一字一音,又没有词尾变化,加上声调丰富,天生就有一种整齐的结构美和多变的节奏感,这是独一无二的。如果要把英语的“天”与“地”相对,就变成了sky对land,是很难做到结构上的整齐的。

对对子在我国童蒙教育中的重要性自不待言,由此想到一则郭沫若对对子的故事,郭氏六岁时,私塾老师出了一道对对子题:钓鱼。同学们对以射鸟、养虫、拍蝇等等,唯郭以打虎对,老师大惊喜,说是看出了这个孩子今后必成大器。

其实岂但童蒙教育,对对子是旧时文人知识结构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他们交往和游戏的重要手段,留下的佳话不胜枚举。由此又想到一则当年陈寅恪先生用对对子考学生的故事,这个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说过,但又可能是语焉不详,“版本”多多。据比较可靠的说法,那是在1932年,清华大学中文系招收新生,当时的系主任刘文典先生请陈寅恪出试题,陈先生在出了一道命题作文《梦游清华园记》之后,雅兴未尽,又出了一道对对子题:“孙行者”。陈寅恪先生心中自拟的答案是“胡适之”。两者实属佳配:就人物言,一虚一实,一古一今,一武一文,已是十分精当。而胡适倡导白话,反对文言,抡起大棒打向所谓的旧文化,亦是“大闹天宫”之举;就语辞言,胡、孙二字加个反犬为“猢狲”,至于“行”对“适”,“者”对“之”,其意自明也。令陈先生十分欣喜的是,还真有两位考生以“胡适之”对之,这两位考生后来也是鼎鼎大名,一位是语言学家周祖谟,一位是历史学家张政烺。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对对子是可以发现人才的。

上面所举两个掌故归为一个问题,那就是对对子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正如陈寅恪先生在《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一文中所说:“对对子能表现中国语文特性的多个方面,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分别虚实字及其应用,能否分别平仄声,测验读书之多少及语藏之*,以及测验思想条理。”

然细考之,对对子和联语还是有所区别的,用来对对子的可以是字,可以是词,也可以是词组或者句子;而联语只能是句子。

“联语”的类别

如果把春联说成是联语的一种,那是犯了个小小的逻辑错误的,因为春联只是联语的三大类下面的一种。从逻辑上说,联语主要包括对偶、对联、对仗三大类,而这三者的共同点是:其一,均为两两相对的句式;其二,均需要讲究平仄。这就是联语最基本的特点。而现在更重要的,是要搞清楚三者的不同之处。

先说对偶。对偶是行文中的一种修辞方法,在骈体文中的应用尤其广泛。比如庾信《哀江南赋》中的“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壮士不还,寒风萧瑟”、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骆宾王《讨武曌文》中的“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相对而言,对偶在规则的要求上稍许宽松,比如上述三例,下句都是以仄声煞尾,这在对联和对仗中是不允许的。再比如苏轼《前赤壁赋》中的“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欧阳修《秋声赋》中的“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上下两句都有相同的字(之、而),这在对联和对仗中也是不允许的。

再说对仗。对仗是格律诗的组成部分,在五言七言律诗的八句当中,要求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两组句子对仗。与对偶和对联相比,对仗在规则上要求最严,在词性、结构、平仄诸方面都有近于苛刻的规定。

五律试以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第五第六句为例: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先看每个字的词性,“远”和“晴”,都是形容词;“芳”和“翠”,原本也是形容词,在这里名词化了,“芳”是芳香,“翠”是翠色;“侵”和“接”都是动词,“古”和“荒”都是形容词,“道”和“城”都是名词。再看句子的结构,远芳、晴翠,都是偏正结构做主语;侵、接,都是动词作谓语;古道、荒城,又都是偏正结构做宾语。最后看平仄,按规则,五言的重点是看第二和第四两个字,如果上句第二字是平声,那么这一句的第四字就要仄声;下句反过来,第二字要仄声,第四字要平声。如果上句第二字是仄声,那么这一句的第四字就要平声;下句也要反过来,第二字要平声,第四字要仄声。最末一个字,上句必须仄,下句必须平。看白居易的这副对仗,上句:“芳”是平声,“古”是仄声;下句:“翠”是仄声,“荒”是平声。最末一个字,“道”是仄声,“城”是平声。以上所说是最基本的规则,具体运用时情况还要更复杂些。

七律则以杜甫《登高》中的第三第四句为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词性与结构因篇幅关系从略,只讲平仄。按规则,七言要看二、四、六三个字,要么平仄平,要么仄平仄。如果上句平仄平,下句就要仄平仄。总之上下正好相反。杜甫这两句的二四六处,上句是边、木、萧,平仄平,下句是尽、江、滚,仄平仄。再看末字,上句的“下”是仄,下句的“来”是平。

最后说对联。对联是独立的文学样式,规则上应该也是照此办理的,但由于对联的字数没有*,所以除了五七言之外,其他长句的平仄是可以适当放宽的。

说到对联,种类很多。比如迎春用的春联,喜庆用的喜联,祝寿用的寿联,悼亡用的挽联,还有游戏用的游戏联,行业用的行业联,围绕某个主题写的主题联,等等等等。上面这些对联都是供一时之用,不是长久悬挂的,有的甚至从来不挂。唯有楹联,是镌刻或者书写在壁柱上的,它的长久性决定了它的地位,所以楹联也就成了对联的通名。

讲了对偶、对仗和对联,它们三者又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打个不很恰当的比方,大家知道,汽车的驾照是分ABC的,A照可以开B照C照规定的车型,B照可以开C照规定的车型,这种关系是不可逆的。要类比的话,对仗如同A照,对联如同B照,对偶只能算是C照了。所以,好的对仗是可以直接悬挂在墙壁上或者镌刻在柱子上的。比如我曾亲见柳亚子先生手书的一副对联:避席畏闻*,著书都为稻粱谋。便是出自龚自珍的七律《咏史》。

对联的前世今生

真正意义上的对联始于何时,是有争议的,影响最大的是“始于五代蜀主孟昶”说。《宋史》云:“孟昶每岁除(除夕),命学士为词,置寝门(内室之门)左右。末年(降宋的前一年),辛寅逊(学士名)撰词,昶以其非工(不工整),自命笔(自己写)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此说后来被涂上了迷信色彩,说新年后孟昶降宋之日,正是赵匡胤的诞辰“嘉节”,而来受降的宋将,又正好名叫吕余庆。这个说法其实是帮了倒忙,使这副号称最早的对联变得不可信起来。我的观点是,真正意义上的对联,应该不会产生在唐以前。因为对联是从律诗的对仗里分离独立出来的,律诗成熟于盛唐,而分离独立的过程是需要时间的,所以,对联的诞生起码也要到中晚唐了。说它始于五代,在道理上还是说得通的。

对联的诞生并不算早,但是,它的发展却是异常迅猛的。王安石的《元日》诗,写的正是当时家家贴春联的盛况:“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讲到对联,是不能不讲苏东坡的。关于他与对联的佳话特别多,尽管其中掺入了不少“小说家言”,并不足采信,但是用他的名义得以流传的佳联还是值得欣赏的。比如他与王安石的一副游戏联:此墙东坡斜矣,(王安石撰)是置安石过也。(苏东坡撰)充满着智慧和谐趣;再如他帮助秦少游完成下联的“闭门推出窗前月,投石冲开水底天。”格律严谨,气魄宏大;而讽刺势利小人的那副“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又令人忍俊不禁,拍案叫绝。

文人墨客留下的佳联实在太多,多到比比皆是,没有必要列举了。但是有三副对联是一定要提的,它们分别挂在旧时的小店门口。

第一副是理发店:挥舞双拳,打遍天下英雄,莫敢回手;运动寸铁,削平宇内豪杰,谁不低头?

第二副是洗染店:洗洗染染,胜似西施浣纱;缝缝织织,赛过晴雯补裘。

第三副是弹棉花店:三尺冰弦弹夜月,一天飞絮舞春风。

这三副行业联写得绝妙,反映的是传统文化曾经的辉煌和普及程度。回过头来看当下,更能使人体会到恢复弘扬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当下的情况又是如何呢?用“不忍卒睹”四个字恐怕并不为过。一位高知朋友在自家客厅里赫然挂着一副著名书法家写的“对联”: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他和那位书法家大概还停留在“字数相同就是对联”的水平上。

有位同事为自己老家的新房写了一副对联:“双水抱秀,桃源汇小溪、连四海、财水旺;福山环青,天马接大吕、望百岩、丁山兴。”征求我的意见,我说不合规则,而且挂在家门口,字也嫌多,又不是挂在寺庙道观。于是他改成:“双水抱秀通四海,福山环青连五洲。”我回答说:“不说平仄格律,通四海、连五洲之类,是套语,太俗,口气也太大,不好。”一个长期从事文化教育工作的知识分子尚且如此,其他则又何说!

还有一件令我胸闷不已的事情,好几年前,我应约为闵行的召稼楼撰联,其中一副是写上海城隍秦裕伯的:

生不为臣,三诏辞官归故里;

死当卫土,四朝尽职佑申城。

“生不为臣,死当卫土”,为朱元璋闻秦裕伯死讯时所说,意思是你活着不肯做官,死了也要为我守卫国土。遂封其为上海城隍。前不久,接到朋友发来的微信,说他正与几位朋友在召稼楼玩,又说在“欣赏”我所撰写的楹联。蒙他热情,发来了照片。我一看而厥倒,不知哪位大书法家把“死当卫土”写成了“死当卫士”。一字之差,意思大变,使好端端的对联变得文理不通。再想想署了我的名字的这副楹联已经在著名景点挂了好几年,能不胸闷?

去年在西安参观小雁塔,在荐福寺大雄宝殿原址的正门两侧,镌刻着一副烫金的楹联:千年古刹自女皇开基走过风雨夏春秋,百代皇寺从盛唐立业跨越唐宋元明清。一看便知是今人所撰所书,因为古人绝对不会写出这种对联的。一副对联至少有三大错误,其一,上下联末字均为平声;其二,上下联均出现一个“皇”字;其三,“风雨夏春秋”怎么能对“唐宋元明清”呢?我想,倘若义净法师(唐代高僧,荐福寺首任方丈)回来,一定会对联痛哭,怒斥那位撰联“秀才”糟蹋门楣的。

最近看到一副网上被追捧的“神联”: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人活世上,要八戒更需悟空。意思尚佳,但上联末字“飞”是平声,终究是错联。其实只要把上联改成“鸟在笼中,恨张飞只得关羽”就可以了。

春联“六要”

终于讲到春联了,其实明白了春联的基础是对对子,它是属于联语的分支对联之一种,那么上面所说的种种规则,比如两句的字数要相等,词性要一致,句式要重合,平仄要相对,等等,就同样适用于春联了。现在所要进一步讨论的,是关于春联鉴赏与写作中的问题。而要讨论这些问题的前提,就是必须粗通上面已经说过的那些规则,否则,一切都是无从谈起的。

我想对当下的春联鉴赏与写作提出一些看法,归纳起来是“六要”。

第一“要正面”,也就是要使写作的春联富有“正能量”,必须明白,那个“年年难过年年过,处处无家处处家”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第二“要适时”,也就是要有时代的特征。与过去相比,如今过节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现在许多地方禁燃爆竹,你还在写“爆竹声声辞旧岁”,显然是不合时宜了。

第三“要避俗”,这是当下春联鉴赏与写作中的一个大问题。春联固然是属于民间习俗,但此“俗”绝非彼“俗”,不要一到鸡年就想到“金鸡报晓”,一到马年就是“万马奔腾”,一到羊年不说也知道,就是“三阳开泰”了。现在马上就要到狗年,网上狗年春联已经铺天盖地,一片“狗叫声”,加上送走的又是鸡年,真是闹得“鸡犬不宁”:

金鸡歌国泰,义犬报民安;金鸡操胜券,玉犬报佳音;金鸡交好卷,黄犬送佳音;金鸡辞禹甸,玉犬乐尧天;鸡携竹叶去,犬踏梅香来;鸡舞司晨早,犬蹲守夜勤……

第四“要规范”,也就是在形式上要遵循前人留下来的规矩。春联为什么会历千年而不衰,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宝贝?就是因为它在内容上健康喜庆,形式上赏心悦目,而这些都是需要用“规矩”来保证的。

第五“要出新”,这与讲规范并不矛盾,处理得好反而会产生相得益彰的效果。但必须说明的是,我所说的“出新”,是指内容而不是形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旧瓶装新酒”。

第六“要特色”,所谓特色就是个性。我们要反对那种到处可贴的空洞无物的“泛联”,有的春联去年贴到今年,今年贴到明年,还可以一直贴下去,最多换个“鼠牛虎兔”便可。这样的春联不贴也罢。我在去年曾经撰写过一副春联:百万人游国门外,无穷味在手机中。自认为是写出一些当下的年味来的。

行文至此,我觉得还要重申的是,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意义重大,而认识春联,了解春联,写好春联,乃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8 01:07

我们的生活方式是什么时候回来呀。洛可可风格独特风格和美风格独特风格和好风格不同程度不同而已。我也不想再这样下去真的很好👌。在一起就是幸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8 02:41

楹联,亦称“楹帖”、“对子”、“对联”。书法艺术的一种幅式。由上、下联组合,是悬挂或粘贴在壁、柱上的联语。如新春进节张帖于门上的“春联”。字的多寡无定规,一般要求对偶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特多的长联,叫“龙门对”。相传由五代后蜀少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演化而来。楹联发生于明末而盛行于清代。是十分普遍的文学和书法相融合的艺术形式。记述楹联的专书有清代梁章钜所撰的《楹联丛话》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8 04:33

题目路人甲叽叽咕咕了,普及和固体吧里,很好看,亏忽略了,几个纪录提高了姐。局里,哈哈。?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8 06:41

自己想,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8 09:05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chǎng),它是汉族传统文化瑰宝,春节时挂的对联*联,办丧事的对联叫做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对联大致可分诗对联,以及散文对联。
  春联习俗
  随着唐朝诗歌兴起,散文对联被排斥在外。散文对联一般不拘平仄,不避重字,不过分强调词性相当,又不失对仗。
  春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室门板桃符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参考链接:http://ke.baidu.com/subview/2925/4924756.htm?fromtitle=%E6%A5%B9%E8%81%94&fromid=589857&type=syn#1_1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8 11:47

计划内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