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期末知识点复习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11:09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31 16:36

《*》
京中有善*者。
京城里有一个善于表演*的人。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人坐屏障中, 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一天,正好碰上有一家*摆酒席请客,在客厅的东北角上安放了一个八尺宽的帷幕,这位表演*的艺人坐在帷幕中,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众宾团坐。
客人们围坐在一起。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过了一会儿,只听得帷幕里醒木一拍,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只听到远远的深巷里一阵狗叫声,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着哈欠,伸着懒腰,她丈夫说着梦话。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一会儿小孩子醒了,大声哭着。 丈夫也被吵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妇人拍着孩子,给他喂奶。孩子口里含着乳头还是哭,妇人一面拍着孩子,一面呜呜哼唱着哄他睡觉。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又一个大孩子也醒了,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这时候,妇人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口中呜呜哼唱的声音,小孩子含着乳头的啼哭声,大孩子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大孩子的声音;同时都响了起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惟妙惟肖。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全场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凝神地听着,微笑着,暗暗赞叹着,认为妙极了。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没隔多久,丈夫的鼾声响起来了,妇人拍孩子的声音也渐渐地拍一会儿停一会儿。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隐隐地听到老鼠悉悉索索的声音,盆碗等器物打翻的声音,妇人在梦中的咳嗽声。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把身子稍稍坐正了。
忽一*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突然有一个*声喊着:"失火啦!"丈夫起来大叫,妻子也起来大叫。
两儿齐哭。
两个孩子一齐哭了起来。
俄而百千*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刹那间,成百上千的*喊起来,成百上千的小孩哭了起来,成百上千的狗叫了起来。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中间夹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而发出的爆裂声,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响了起来,还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声,救火的人们拉倒燃烧着的房子时一齐用力发出的呼喊声,在火中抢夺物件的声音,泼水的声音。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凡是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上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明确指出哪一种声音来;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一张嘴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衣袖,露出手臂,两腿索索直抖,几乎都想争先恐后地逃跑。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部消失。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撤掉帷幕一看,里面仍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本罢了。
《木兰诗》

文章 结构 概括 大意 剪裁详略 人物心理
第一部分(1一3段) 替父从军 详 忧
(原因、准备、经过)
第二部分(第4 段) 十年征战 略 思
第三部分(5一6段) 凯旋归家 详 喜
第四部分(第7 段) 结尾附文 颂
互文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3、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间隔反复: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呼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呼女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对偶(对仗工整,音律和谐)
1.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2.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3.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4.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5.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6.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7.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8. 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
夸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
比喻: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顶针: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1、“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姐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描写出了家人喜迎木兰归家的场面,除其中的动作描写之外,一定还会有家人的语言、神态、心理等表现,请你补充描写出当时的丰富情形。
《邓稼先》
1、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
一百年以前,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恐怕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
今天,一个世纪以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概括方法的指导:抓关键词语
1.一百多年来 2. 中国人民 (中华民族) 3. 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
4. 英雄人物 5. 邓稼先 6.巨大贡献
段意:
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英雄人物中,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2、“两弹”元勋
概括方法:分层概括
关注表达方式,抓议论抒情句。先叙述,后议论。
叙述:一生经历
抒情议论:鞠躬尽瘁 奠基人 开拓者 “两弹”元勋
邓稼先的一生做到了为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简介了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肯定邓稼先“‘两弹’元勋”的地位,赞扬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
3、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 通过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的对比,突出了邓稼先的性格特点,强调了邓稼先成功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的决定性因素——性格。
• 概括方法指导:
• 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将两个人进行对比的目的是什么。
在同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对比中来写邓稼先。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绝对相信他,这是他能领导大家做出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从对比中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党的理想党员。”说明了只有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才能孕育出邓稼先这样品格高尚的人物,也只有邓稼先这样的人才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为民族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4、民族感情?友情?
小标题为什么用问号?读文,将疑问句补充完整。
“我”的感情振荡——
• 为民族而自豪(能自行研制出两弹)
• 为自己的同窗好友邓稼先是研制两弹的元勋而感到骄傲
我始终想不清楚——是因为两者很难截然分开。
• 作者写自己得到消息,中国的原子弹工程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是自力更生搞出来的,因而感情受到极大振荡,一时热泪满眶。抒写了作者为中华民族而自豪,为50年的朋友邓稼先而骄傲激动心情。
5、“我不能走”
• 邓稼先上大学时就读过《吊古战场文》,了解大西北环境的艰苦。
• 工作中会遇到种种困难
• 工作条件艰苦
• 科研责任重大
• 作者用邓稼先的一个具体故事来刻画人物性格,突出邓稼先是一个为民族发展,为国家兴盛,贡献一生的中国男儿。
概括方法指导:
为什么引用《吊古战场文》:烘托悲壮气氛,暗示为国捐躯。
为什么引用《中国男儿》:做背景音乐,起烘托、歌颂、赞美的作用。
凸现邓稼先是为国献身的中国男儿。
• “我不能走”,是中国男儿精神的具体体现。
先描绘邓稼先工作地点的荒凉,揣测邓稼先在这样的环境中率领部下奋斗牺牲的时候是什么心情;接着指出邓稼先从事这项工作需要物理直觉、数学见地、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关心邓稼先肩负重任、在关键方案上签字时手抖没有抖。接着写邓稼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在层出不穷的问题前,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气概。最后引述五四时代的一首歌曲,作为邓稼先一生的写照,并呼应第一部分,把邓稼先的贡献置于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背景上。
6、永恒的骄傲
• 邓稼先的一生是有重大的历史价值的,他的人生道路是自己理性的选择,他的生命是永恒的,他是我们永恒的骄傲。
• 引述作者写给邓稼先夫人的电报、书信中的几段话。这些话是对邓稼先的总评价,同时洋溢着作者对朋友的深情。这一部分也是全文的总结。
• 第一部分,从中国自甲午战争、八国联军时代开始的百年屈辱历史,引出为中国做出巨大贡献的伟大科学家——邓稼先。第二部分,写出邓稼先的生平,特别是研制两弹、为国尽忠、至死不渝的感人事迹。第三部分,用比较法,把中国的国防科技领导人邓稼先和美国国防科技领导人进行比较,更鲜明地突出了邓稼先忠厚朴实、真诚坦白的品格。第四部分,写作者与邓稼先50年的友情及1971年访华的经历,表达作者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对邓稼先的无比钦佩之情。第五部分,以大漠戈壁的艰苦与艰险,展现邓稼先为了国家利益,不计个人生命的献身精神。第六部分,以书信的形式,用评论性的语言对邓稼先一生的功绩高度赞扬,表达友人对邓稼先的赞颂与悼念。这六个部分各有侧重,但都是围绕着“记录邓稼先的生平事迹,歌颂他默默无闻,献身国防科研,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这一中心而组织起来的有机整体。这正体现了作者构思精巧、谋篇布局别具匠心的特点。
7、小标题:
两弹元勋——表明了邓稼先为中华民族的核武器事业所作出的贡献。
我不能走——形象地展示了邓稼先那“碎首黄尘燕然勒功”的一腔热血。
永恒的骄傲——气势磅礴,对邓稼先一生作了最恰当的评价。
8、语言训练:
• 作者为什么说“一百年以前,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恐怕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在说明这一点时为什么作者只举了一个例子。
答:仅1898年一年中国就被德、俄、法、英以租界的名义强占了山东胶州湾、辽宁旅顺大连、广东广州湾、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一百年来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历史,所以作者说“一百年以前,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恐怕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
• 作者大量运用数字有什么作用?
答:1898年“一年”,突出时间之短,就有四个国家强占了我国五处领土,其中三处“租借”99年,两处“租借”25年。运用数字突出了外国列强强占我国的领土之多,“租借”的时间之久。
• 作者从哪些方面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进行了比较?比较的目的是什么?
邓稼先之所以能成功地领导中国两弹设计研制,其质朴的性格与无私的奉献精神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气质和品格是他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工作者,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
• 作者叙述的两个具体的事例说明了什么?
事例1. 他竟能说服两派继续工作,不打派仗,研制成功氢弹。
事例2. 他在自己被批判围攻之时,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让他们继续工作,创造了奇迹。
两个“竟”字说明结果出人意料,难度之大。
这两事例主要说明了邓稼先靠的是人格的魅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从学者的方面和*家的方面来写的。
2.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
“言论和行动完全一致”或“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3.由此来看,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有何作用?
第一部分(1-7)记述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
两个部分:
第二部分(8-20)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家方面的“说”和“做”。
两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落过渡。第七段承接上文小结,第八、九段开启下文。这样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两个方面的情况简明地并列提出,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4、题
(1)作为学者的闻一多他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2)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有哪些主要成就?
三部著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
(3)作为民主战士的闻一多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说了就做,言行一致
(4)课文记叙了作为*者的闻一多的哪三件事?
起稿*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示威
(5)课文前后两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过渡的?这些话是怎样起到过渡作用的?
总承上文,总起下文 着眼局部
相提并论,对比鲜明 放眼全篇
(6)闻一多前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做”了再“说” 、“做”了也不 “说”,为了表现这一特点,作者选取了哪些材料来证明?

三个事例

(7)作者选取的这三件事,选择的角度是什么?详略安排有什么不同?
写作《唐诗杂论》是从“做”了再“说”这个角度选材的;其它两个事例是从“做”了也不一定“说”角度选材的。其中第一件事详写,后两件事略写。
(8)闻一多先生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前期:为探索救国救民的
出路而潜心学术,
取得累累硕果。
锲而不舍,沥尽心血
对社会认识的变化 卓越的学者、
言行一致的志士
后期:投身民主运动,做 伟大的爱国斗士
争取民主的战士,
青年运动的领导人。
无所畏惧,视死如归
(9)“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突出了闻先生的研究学问,目的是在于救国
(10)“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乱”“睡得很少”
这些细节,表现了闻先生的刻苦精神
(11)“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12)

(13)请用简练的语言说一说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形象。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废寝忘食,潜心学术,不畏艰辛、治学严谨、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的卓越学者,言行一致的爱国者。
(14)从中看出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成就卓越的学者,一位言行一致的民主战士。
(15)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
闻先生一生经历复杂,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很多很多。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可见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以少胜多。对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只选取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对作为“*家的方面”,则选取起草*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示威这三件事作为例证。单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
(16)这篇文章在叙述中运用了哪些形象的描写?并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还有细节描写。
都能起到具体再现闻一多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17)“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
本来是叙述语言,无非是讲闻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这个比喻,既形象,又深刻。并且句式也变成“向……钻探”,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且是热情的称赞了
(18)“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等。
以整齐的句式,饱含深情地赞美闻一多治学之勤之钻;“凝结”表现治学成果来之不易。
(19)“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 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作”,起。“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20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从20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20)“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这是比喻的说法,表现闻一多为探索救国道路而苦读的目的。自20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21)“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第2句就全句而言也是比拟),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22)“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课文中引用“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
(23)“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
5、语言生动形象,富于感情和诗意:
• 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 运用成语或四字短语:使结构整齐,有节奏感。
• 运用对句: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
6、小结
本文以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作者前半部分介绍了闻先生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刻画了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数十年如一日的敬业精神,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精神,体现了闻先生“学者的方面”; 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作者选取起草*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示威三件事作为例证,表现了闻先生“*家的方面”。两部分互为补充,使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跃然纸上。
7、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与众不同。作为卓越学者的他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他谦虚美德和实干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作为*家的他是说了就做,言行一致,表现他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文章从说和做两个方面,高度赞扬了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和*精神。
8、说和做

参考资料:http://hi.baidu.com/%D0%A1%D3%A3lily%C3%A8%C3%A8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31 16:37

例:门前——前门
讲演—演讲 算盘—盘算
树种—种树 菜花—花菜
锅盖—盖锅 办公—公办
大人—* 扶手—手扶
故事—事故 好心—心好(故事-事故)(孙子-子孙)(黄牛-牛黄)(私自-自私)包书-书包
写带风的词语。
(凉)风习习 和风细雨 (春风拂面
(北风呼啸 (金风送爽 (寒风刺骨
(狂风大雨 (晓风残月 (寒风凛冽
(暴风骤雨 (朔风劲吹 (清风徐来
根据提示各写一个含“手”字的成语。
1、形容高兴( ) 2、形容聪明( ) 3、形容容易 ( )4、形容冷漠 ( )5、形容亲密 ( )6、形容慌乱( ) 7、形容凶狠( ) 8、形容熟练( ) 9、医术高明( ) 10、形容喜欢( ) 11、权利很大( ) 12、形容敏捷( ) 13、没有准备 ( )14、重归于好( ) 手舞足蹈 聪明才智 手到擒来 袖手旁观 情同手足 手忙脚乱心狠手辣 得心应手 妙手回春 爱不释手 一手遮天 眼疾手快 手足无措 握手言和

在括号里填上“看”的近义词(填的字不能重复)
仰() 注() 参()检() 博() ()觉 东()西() 左()右() ()一眼 ()一眼
望 视 观 查 览 察 瞧 看

填空
(1)()视 ()视 ()视 ()视 ()视 ()视 ()视 ()视
(2)()然一体 ()然大物 ()然若揭 ()然悔悟 ()然失若 ()然大笑
(3)()风化雨 ()风作浪 ()风凛冽 ()风满面 ()风血雨 ()风拂面

扫 俯 平 巡 监 探 轻 藐 鄙 浑 庞 昭 翻 怅 哗 春 兴 寒 春 腥 微

照样子,写“写”的词语。

例:照原文一字不漏地写叫——(抄写)
把别人念的文字记录下来叫——()听写
凭记忆把学过的文字写出来叫 ——()默写
根据原著变换体裁写内容叫——() 改写
进行采访并将采访的情况写成文章叫——()撰写
就现成材料加工整理学成文字叫——()编写
用简单的线条把对象的形态勾勒出来叫——()速写
用文字、语言等把事物形象表现出来叫叫——()描写
按照要求在表格、单据、试卷的空白处写上应写的文字或数字叫——()填写

照样子,写“无”词语。
例:不可相比叫无比,不取报酬叫无偿。
没有理由叫(),没有关系叫()无故 无妨
没有过错叫(),没有根据叫()无辜 无据
没有边际叫(),没有帮助叫()无垠 无援
无闲无空叫(),无缘无故叫()无暇 无端
毫无办法叫(),所剩不多叫()无奈 无几
满不在乎叫(),安然无事叫()无视 无恙
不管怎么样叫(),不用怀疑叫()无论 无疑

你知道下面各种各样的“闻”吗?
听到见到的是情称为()闻 见
惊奇动听的事情称为()闻 奇
辗转流传的事情称为()闻 传
旧时流传的事情称为()闻 旧
传闻而知的事情称为()闻 耳
令人讨厌的事情称为()闻 丑
比较重要的事情称为()闻 要
珍奇有趣的事情称为()闻 珍

你能写出下面含有十二生肖用来写人的词语吗?
比喻人人讨厌、受人谴责的人 () 过街鼠
比喻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的人 () 老黄牛
比喻外貌善良,实际心狠手辣的人 () 笑面虎
比喻温顺善良,非常可爱的人 ()小白兔
比喻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 ()变色龙
比喻在当地称王称霸、胡作非为的人 () 地头蛇
比喻德才兼备、大有作为的人 ()千里马
比喻代人受过、替人担罪的人 ()替罪羊
比喻活泼好动,随机应变的人 ()小猢狲
10、比喻非常小气、一毛不拔的人 ()铁公鸡
11、比喻没有骨气、摇尾乞怜的人 ()哈巴狗
12、比喻懒惰的人 ()大懒猪

填叠词,构成成语。
赫赫有名 念念不忘 彬彬有礼 婷婷玉立 欣欣向荣 落落大方 振振有词 滔滔不绝
(井 井)有 条 (比 比)皆 是 ( 头 头)是道
(落 落)大 方 逃 之(夭 夭) 忠 心( 耿耿)
忧 心(忡 忡) 小 心(翼 翼) (兢 兢)业 业
熙 熙(攘 攘) (原 原)本 本 形 形(色 色)
井井_________; 孜孜_________; 滔滔_________; 历历_________;
默默_________; 斤斤_________; 洋洋_________; 步步_________;
侃侃_________; 姗姗_________; 窃窃_________; 蒸蒸_________;
摇摇_________; 津津_________; 赫赫_________; 寥寥_________;
面面_________; 彬彬_________; 星星_________; 循循_________;
跃跃_________; 息息_________; 炯炯_________; 娓娓_________;
众目_________; _________入扣; 虎视_________; 无所_________;
想入_________; 忠心_________; _________众生; 书声_________;
温情_________; 信誓_________; 怪事_________; 文质_________;
神采_________; _________一堂; 磨刀_________; _________于怀;
仪表_________; _________可危;

短小精悍 别具一格 入木三分 有声有色 平铺直叙 废话连篇 连篇累牍 拖泥带水 有血有肉 言简意赅 旁征博引 惟妙惟肖言之无物文不对题 断章取义 平淡无奇

黯然失色 全然不顾 岿然不动 蔚然成风 迥然不同 浑然不觉 泰然自若 焕然一新 恍然大悟 庞然大物 豁然开朗 索然无味 跃然纸上欣然从命 轩然大波 勃然大怒 孓然一身 潸然泪下 戛然而止 截然不同 翻然悔悟 大义凛然 理所当然 道貌岸然 举座哗然 毛骨悚然 听其自然 一目了然 秩序井然

根据学科名称填空,组成成语。

语(重)(心)(长) 数(一)(数)(二) 物(换)(星)(移)
作(贼)(心)(虚) 地(久)(天)(长) (真)(才)(实)学
(入)(情)(入)理 (一)(纸)(空)文 (千)(秋)(人)物
美(不)(胜)(收) 自(作)(自)(受) 劳(苦)(功)(高)
英(姿)(飒)(爽) 生(龙)(活)(虎) (不)(学)(无)术
(不)(以)(为)然 (风)(吹)(草)动 (无)(可)(奈)何
填字组成成语。(提示:语文术语)
甜言蜜(语) (文)质彬彬 无恶不(作) (文)过饰非
生花妙(笔) (画)蛇添足 死里逃(生) (字)斟句酌
难分难(解) (词)不达意 不择手(段) (意)气风发
物极必(反) (义)不容辞

根据诗句填成语。
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触景生情)
1、危楼高百尺。 (空中楼阁)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远瞩)
3、明月何时照我还? (归心似箭)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深情厚谊)
5、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一望无际)
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满园春色)
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熟能生巧)
8、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无影无踪)
9、千里江陵一日还。 (一日千里)

成语之“最”。
1、胆子最大——(胆大包天) 2、看得最远——( 一目千里)
3、身体最胖——(肥头大耳) 4、力气最大——(九牛二虎之力)
5、行走最快——(风驰电掣) 6、才学最高——( 才高八斗)
7、本事最大——(开天辟地) 8、胸怀最宽——(虚怀若谷)
9、学识最广——(博学多才) 10、挥霍最多——(挥金如土)
11、考虑最密——(深思熟虑) 12、最大的瀑布——(一落千丈)
13、根据最足——(铁证如山) 14、时间最快——(一日三秋)
15、份量最重——(重如泰山) 16、材料最长——(有头无尾)
17、说话最多——(千言万语) 18、写作最快——(一挥而就)
19、事最稳妥——(稳如泰山) 20、性最刚直——(刚正不阿)
21、胆子最小——(胆小如鼠) 22、看得最近——(鼠目寸光)
23、身体最瘦——(弱不禁风) 24、漏洞最多——(漏洞百出)
25、最长的腿——(一步登天) 26、最高的人——(顶天立地)
27、最大的手——(一手遮天) 28、最大的嘴——(口若悬河)
29最远的地方——(天涯海角) 30、最难做的饭——(无米之炊)
1、最短的季节:(一日三秋)
2、最快的速度:(风驰电掣)
3、最长的腿:(一步登天)
4、最难做的饭:(无米之炊)
5、最遥远的地方:(天涯海角)
6、最荒凉的地方:(不毛之地)
7、最昂贵的稿费:(一字千金)
8、最有学问的人:(学富五车)博古通今
填颜色的字组成成语。
(银)装素裹 (绿)树成荫 (黄)袍加身 素 车(白) 马
万古长(青) (紫)气东来 漆(黑)一团 灯(红)酒(绿)
半(青)半(黄) 面(红)耳(赤) 姚(黄)魏(紫) 姹(紫)嫣(红)
(青)山(绿)水 (白)纸(黑)字 (青)(黄)不接 (黑)(白)分明

先把成语填完整,再把所填的字按顺序连起来作谜面,猜一动物。
( 穿)针引线 ( 锦)上添花 ( 衣)冠禽兽 ( 披)月坡星
( 红)颜薄命 (花 )言巧语 ( 叫)苦连天 ( 一)目了然
(声 )东击西 ( 惊)天动地 (万 )马奔腾 (家 )喻户晓
谜底:( )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31 16:37

湖北省黄冈中学2006年春初一年级期中考试

--------------------------------------------------------------------------------

语文试题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1.读准汉字: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倜傥(tì tǎng) 讪笑(shàn) 瞬息(shùn) 人迹罕至(hǎn)

B.默契(qì) 祈祷(qí dǎo) 亘古(gèn) 可歌可泣(qì)

C.骊歌(lì) 污秽(huì) 殷红(yīn) 锲而不舍(qì)

D.挚友(zhì) 磐石(pán) 踌躇(chóu chú) 鲜为人知(xiǎn)

2.正确用字: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崎岖 狂阑 来势汹汹 人生鼎沸

B.仰慕 只痛 妇儒皆知 家喻户晓

C.深邃 迭起 迥乎不同 气充斗牛

D.嘲讽 模糊 一拍即合 义愤填膺

3.会用标点: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 )

A.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

B.“明天要早起,收拾好就到学校去,这是你在小学的最后一天了,可不能迟到!”爸爸说。

C.这儿苹果树正开着花;紫丁香散发着香气,它那又长又绿的枝条垂到弯弯曲曲的溪流上。

D.“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4.辨词用词:依据课文,请在语段中的横线处填上恰当词语。(2分)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________地面,用一枝短棒__________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__________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__________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答案]

5.课文揣摩:请选出对下列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充满情味而又严谨周密。文章多处写花,结尾用“垂落的夹竹桃”回应前文,与题目相映,点出爸爸已不在人间。

B.《最后一课》是一首爱国主义的交响乐,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是其主旋律,郝叟老头儿那些镇上的人也是其不可或缺的音符。

C.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主要想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回忆儿时有美女蛇的百草园,让人提心吊胆;有打人的戒尺的三味书屋,让人不寒而栗。

D.《邓稼先》一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更能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自然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党的理想党员。

6.品字析词: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的“泛滥”表现出了作者心情的激愤狂放,有几分的野性和难以驱驭的力量。

B.“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中的“劈成”一词形象的展现了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气魄。

C.“门外像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中的“抖”字用得妙,传神的写出了书生惊恐万分,极度害怕的样子。

D.“他的眼睛像切开的长缝,眯缝者,却从中射出一道墨一样的黑光”中的“切开”用来形容人的眼睛很小,不妥当,改成“眯着”较适当。

7.名句积累:根据要求,请用所学诗句填空。(4分)

①《木兰诗》中用夸张手法突出木兰矫健雄姿、描写征途遥远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木兰诗》中用比喻手法盛赞木兰聪明机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劝慰人们对待挫折和未来要抱着乐观的人生态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山中杂诗》描写窗外远景、静中含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8.课外阅读:2005年“感动中国”平凡而不平凡的人让中国大地所感动,你知道吗?请写出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并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其主要事迹(不超过10字)。(2分)

人物:_________________

事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二、阅读与欣赏(52分)

(一)阅读古诗文,完成9~17各题。(18分)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9.“故园东望路漫漫”,叙写诗人回望故园,来路漫漫,意在表明自己□□□□。“双袖龙钟泪不干”,描写诗人泪湿衣襟,泪眼涟涟,意在抒写□□□□。(2分)

[答案]

10.请展开想象,用简明的语言描绘出“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句诗所表现的场景。(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途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赏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 ②但当涉猎( )

③见往事耳( ) ④即更刮目相待( )

[答案]

12.翻译下列各句:(2分)

①卿今当途掌事,不可不学!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3.本文得出的两个成语分别是“□□□□”和“□□□□”。 (2分)

[答案]

14.文中哪些语句表明吕蒙读书大有长进?从写作手法上看主要属于什么描写?(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5.文中孙权、吕蒙、鲁肃三个的语言,但对话当中人物性格毕现。请结合人物对话,选择其中一个说说他有什么特点。(2分)

①人物:_______________

②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6.从主要人物吕蒙身上,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7.本文和《伤仲永》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不同?(2分)

①内容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法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二)阅读短文《一棵树,三堂课》,完成18~21题。(10分)

一棵树,三堂课

查一路

儿时家门前有棵桃树,我最初对事物的认识是从那里开始的。

桃树每年开花结果,*就悬挂在我头顶,很长一段时间,我垂涎三尺地抬头望。可是一直不敢爬上去。我家的门前住着一个瘸子,我父亲就拿他来恐吓我,说瘸子就是儿时爬桃树摔的。直到某一天,一种突如其来的力量结束了我在树下观望的窘况,我爬了上去。作为回报,我尝到了自己亲手摘到的桃子。而且此后没有一次空手而返。

这时,我才明白,在成功之前,失败是事物的全部可能,而在成功之后,失败已没有可能。桃树并不难上,难的是对未知的恐惧、心理权衡时产生的矛盾和别人施加的影响。

在桃子成熟的季节,父亲让我看管桃树,这是我的口福和我们全家的部分口粮。看桃的日子,总让我无端地心惊肉跳,天空中向这边飞来一只鸟,路边行人的脚步声,夜晚毫无先兆的一场暴风雨,只要有点儿蛛丝马迹,我的心都会为桃树牵挂,为此常常从梦中惊醒。当有一日,桃树只剩下空空的枝头,我的心充盈而且踏实,不但是我,一家人都感觉轻松又坦荡,夜晚睡觉,一家四口的鼾声,像交响乐中四个声部的重奏。

财富是诱人的,你我家门前那一棵桃树的果实。只要它还挂在枝上只要它不定期对他人存在着*,总会让看管它的人担惊受怕。而简单质朴的生活,让人感到轻松、踏实。

我曾经尝过那种毛茸茸的青果。那是一种青涩的滋味,父亲说,等它们长成了,就跟蜜一样甜。于是,我只好等待。等着青色一点点褪去,慢慢变成深红。但是,不经意的某一天,忽然间一夜醒来,一树的桃子不翼而飞。成熟的果实已被父亲偷偷摘下,连夜挑到镇上,换回了口粮。我对着桃树哭喊,但已经无济于事了。

未成熟的果子是青涩的,可是在等待之中,煮熟的鸭子往往也会飞。在生活中,需要恰当地把握时机,否则,可能人生一头是青涩,另一头是空虚。

18.文章中写道:“直到某一天,一种突如其来的力量结束了我在树下观望的窘况,我爬了上去。”请结合原文体会“我”为什么会有这种“突如其来的力量”?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9.请用简短的话概括出文中“三堂课”的具体内容。(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0.“三堂课”分别给了作者哪些启发(用文中原句回答)?(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1.你从文中得到了什么启发?(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三)阅读短文《难忘的一躬》,完成22~25题。(12分)

难忘的一躬

上初三的时候,人气最高的是语文课老师孙老师.他不但课讲得有特色,待人处事也无可挑剔。最叫人难忘的是每堂课在班长喊起立之后,他总要鞠躬还礼后才正式上课。

孙老师最讲信用,答应我们什么事,他总会做到。对我们这些学生来说,孙老师就是我们学习做人的一本活教材。孙老师所说、所做的,几乎成了我们的行动指南。

中考前几天的一个下午,笫三节课是语文辅导课。

上课钤打响,进来的却不是孙老师,而是我们的班主任*。

“同学们,孙老师有点事,不能来上课了。不过他让我转告大家,放学前后,他一定赶回来,把大家的课补上去。”

那时我们还小,谁也没去想孙老师会有什么事,也没有人想到去问,但大家都认为,孙老师到时一定会来上课。

放学的铃声响了,孙老师还是没有来。

大家谁也没有动,因为同学们都相信,孙老师一定会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教室外站满了接孩子的家长。一刻钟过去了,不少家长走进教室领孩子,但没有同学走:“孙老师说了,他一定会回来的。”

家长们只好退出去,静静地在教室外面等。

校长过来了。他轻声地告诉大家,一个小时前,孙老师的家属出了车祸,正在医院抢救。孙老师可能不会回来了,大家可以回家了。

不少家长再次走进教室领孩子,但依然没有人动。同学们还是认为,孙老师说过他会回来,他就一定会回来的。

教室里正因家长劝孩子回家而出现*动时,孙老师的身影出现了。他来不及擦掉额头的汗水,就向依然在教室外的家长深深地鞠了一躬,连连说了几个“对不起,请多原谅”。然后,他走进教室,又向我们深深地鞠了一躬:“对不起,让大家久等了,今天就不必起立了,我们直接上课。”

教室内外静得出奇。

孙老师平静地讲完了准备的课程,再次向同学们深深地鞠了一躬:“谢谢大家的支持。我还有点事,有什么不明白,明天继续。”

然后,对着教室外的家长们,孙老师又是深鞠一躬:“给你们添麻烦了,请多原谅。”

不一会儿,他的身影消失在了全体同学和家长的目光中。

中考后我们才知道,孙老师的家属在那次车祸中去世了。

同学们泣不成声。

那个下午,孙老师的鞠躬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成为一名教师以后,我一直把孙老师那几个抱歉的鞠躬作为衡量自己对待学生和做人做事的准则,并成为我人生中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22.文中的孙老师“待人处事也无可挑剔”,这体现在哪两个方面?(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3.“孙老师就是我们学习做人的一本活教材”,将孙老师比作“活教材”好在哪里?(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4.文章倒数第三段补充交代“孙老师的家属在那次车祸中去世了”,你认为有没有必要?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5.如果你是孙老师所教的这个班级的一个学生,望着孙老师匆匆远去的背影,此时此刻你会想些什么?请结合上文展开合理想像,写一段表示心理活动的文字(30字左右)。(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四)阅读短文《溪水》,完成26~30题。(12分)

溪水

我们携着手走进点缀着株株丹枫的林子,溪水漾着笑涡,似乎欢迎我们的双影。这道溪流,本来温柔得像少女般可爱,但不知何时流入深林,她的身体便被囚禁在重叠的浓翠中间。

早晨时她不能向玫瑰色的朝阳微笑,夜深时不能和娟娟的月儿谈心,她的明澈莹晶的眼波,渐渐变成忧郁的深蓝色,凄咽着幽伤的调子,她是如何的沉闷呵!在夏天的时候。

几番秋雨之后,溪水涨了几篙;早凋的梧桐,飞尽了翠叶;黄金色的晓霞,从杈枒树隙里,深入溪中;深靛的波面,便泛出彩虹似的光。

现在,水恢复从前活泼和快乐了,一面疾忙的向前走着,一路还要和沿途遇见的落叶、枯枝……淘气。

一张小小的红叶儿,听了狡狯的西风的怂恿,私下离开母校出来顽玩,走到半路上,风偷偷儿的溜走了,他便一跤跌在溪水里。

水是怎样的开心呵,她将那可怜的失路的小红叶儿,推推挤挤的推到一个漩涡里,使他滴滴溜溜的打圆转儿;那叶向前不得向后不能,急得几乎哭出来;水笑嘻嘻的将手一松,他才一溜烟的逃走了。

水是这样欢喜捉弄人的,但流到坝塘边,她自己的磨难也来了。你记得么?坝下边不是有许多大石头,阻住水的去路?

水初流到石边时,还是涎着脸撒娇撒痴的要求石头放行,但石头却像没有耳朵似的,板着冷静的面孔,一点儿不理。于是水开始娇嗔起来了,拼命向石头冲突过去;冲突激烈时,浅碧的衣裳袒开了,露出雪白的胸臂,肺叶收放,呼吸极其急促,发出怒吼的声音来,缕缕银丝头发,四散飞起。

劈劈啪啪,温柔的巴掌,尽打在石头皱纹深陷的颊边,——她真的怒了,不是儿嬉。

谁说石头是始终顽固的呢?巴掌来得狠了,也不得不低头躲避。于是水得安然渡过难关了。

她虽然得胜了,然而弄得异常疲倦,曳了浅碧的衣裳去时,我们还听见她断续的喘息声。

我们到这树木中来,总要到这坝塘边参观水石的争执,一坐总是一两个钟头。

26.文中加横线的“从前”指_____________的时候;“母校”指___________________;“风偷偷儿的溜走了”又是指_________________。(3分)

[答案]

27.从文中可看出,夏季溪水的颜色是深蓝色,此时它的性格是__________________;秋季溪水的颜色是深靛色,此时它的性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词语回答) (2分)

[答案]

28.从文中找出具体表现第11段中“得胜”和“异常疲倦”的语句。(2分)

①表现“得胜”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表现“异常疲倦”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9.第2段的“幽伤的调子”形象写了溪水水声□□的特点,第5段中的“小红叶”我们可把它比拟作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2分)

[答案]

30.本文在语言运用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品味的地方,请自选一个角度设计一个有研讨价值的问题,并作简要回答。(3分)

①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三、作文(50分)

31.失误被悔恨征服,离正确就不远了;挫折被毅力征服,离成功就迫近了;狭隘被豁达征服,胸襟就宽阔了;狂热被冷静征服,理智便成熟了……,而这一切的征服首先源于对自己的征服。所以,只有征服了自己,才能征服生活中的一切不幸。

要求:①阅读上面一段话,请以“征服自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以叙说征服自己的事情,也可以发表议论,抒发情感。②字数600字以上。③书写占5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31 16:38

1课,2课,5课。10课,7课,15课,20课,16课这是重点课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31 16:38

字词、古诗等基本知识记牢,应该就没问题了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