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在水里是怎么游泳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10:47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6 06:11

各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明显表现在运动方式上,运动速度快的可避免敌害的追捕,也可捕捉到食物,而运动速度慢的则易被敌害消灭,也难争到食物。那么生活在水中的鱼是怎样进行游泳运动的?不同鱼类的游泳速度又是否相同呢? (一)鱼类游泳的动力 鱼类游泳运动的动力主要来自3个方面:一是利用躯干和尾部肌肉的收缩使身体左右反复扭曲,压水向后使身体前进;二是靠鳍的摆动拨水前进;三是利用鳃孔向后喷水的冲力使身体前进。其中第1种是主要的,后2种一般起辅助作用。但不同的鱼类3种动力的主次也各有不同,同一鱼种在不同情况下3种动力的应用也有不同。但无论如何,3种方式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是交替使用的,必要时3种动作同时进行。 (二)鱼类游泳的方式 1.利用体侧肌肉收缩为动力产生波浪运动,在黄鳝、鳗鲡等长形鱼体上表现得很明显。黄鳝、鳗鲡体呈圆筒状,体侧肌肉的分布前后比较一致,因此,运动中整个躯体都是利用动力的装置。当运动开始时,身体前端一侧肌肉先收缩,并逐次加大传递到尾端,继而另一侧的肌肉也发生同样的收缩过程,如此,两侧肌肉一张一驰交替活动,整个身体便形成了波浪式摆动,鱼体的水平移动距离也不断加大。由于肌肉收缩的力是沿着躯体的一侧,从前向后一个个的肌节不断积累而增加的,所以愈到体后收缩力就愈大。身体愈长,波浪式运动表现的愈明显,头部在运动中保持着相对稳定而很少左右摆动。有着长形身体的黄鳝,尾鳍已退化成很少的皮褶状;海鳗身体前半段是圆的,后半段是侧扁的,这有助于游泳;带鱼整个身体几乎完全是侧扁的,所以游泳能力很强;鲨鱼和鲅鱼也是利用体侧肌肉收缩的动力来进行波浪式运动的,但它们的体型与黄鳝、鳗鲡不同,而是近似纺锤型,它们的波浪式运动主要来自身体的后半部或后1/3处,而身体中部的侧面运动变得很小甚至接近于零,这就大大加强了尾鳍的作用,当鲨鱼的尾部左右摆动时,就对水发生一种向斜后方的推力,水的反作用力产生了尾部向前后两侧的推力,两侧推力由于方向相反而相互抵消,而向前的推力使鱼体前进。鱼类的奇鳍和偶鳍在游泳中起稳定身体,避免滚翻和前后颠簸的作用。鳗鱼的运动力更明显地移至尾部,它具有细长的尾柄,其垂直面内的高度已降得很低。新月形的尾鳍以至尾柄的水平面上出现隆起嵴等,都与降低摆尾所造成的能量消耗和提高效率相适应。然而动力移到尾部后,鱼体就容易失去侧向平衡,从而一摆尾就会引起头部左右摇摆。这个弱点鲅鱼已通过身体中部垂直面的升高来增大左右摆动的阻力而得到克服。同时也利于头部的惰性,防止游动中头部偏来偏去。2.利用鳍的摆动为动力产生的运动鱼类利用鳍的摆动为动力产生的运动,其动力也来源于肌肉,只不过仅限于鳍基的局部肌肉而已。鳍的运动功能在箱鲀已很好地证明:因为它的身体被包进一个骨质箱里,已不能靠躯体的屈曲动作来推动身体,所以运动只能靠露在骨质箱外的鳍来完成。很多鱼都有发达的胸鳍和腹鳍,但主要用于稳定身体和掌握方向,很少用于高速运动。特殊情况见于体型平扁的鳐类和魟类,它们的胸鳍和躯体合成体盘,当胸鳍上下扇动成波浪形成运动可使身体前进。背鳍和臀鳍也主要用于平衡,但在一些长形的鱼类,如带鱼的背鳍、电鳗的臀鳍,海鳗的背鳍和臀鳍都很长,当急速前进时,它们和整个躯体的波动一致,推动鱼体。缓进时,则靠单独波动来推动身体,一些体型短小的鱼类,如比目鱼,也通过长形的背鳍与臀鳍,前后波动帮助鱼体徐徐前进,而海马体型特殊,运动能力弱,主要以细小的背鳍起推动作用。 3.鳃孔喷水使鱼体运动 鳃孔喷水也是使鱼体前进的一种动力,这主要取决于鳃孔所在的位置。喷水在不同鱼类中功效也各有不同。在快速运动的鱼类中,鳃孔最有利于向后喷水,而喷水又在鱼体弯曲以后和向前推进躯干的瞬息之间,所以喷水时能达到最大的运动速度。 4.跳跃或飞翔 鱼类除游泳运动外,另一种突出的运动方式是跳跃或飞翔,如水温的突变、受到某种刺激、逃避敌害、追捕食物、越过障碍等,常能引起跳跃运动。 5.爬行运动 爬行也是鱼类运动方式之一,不过比较罕见。一般发生在营底栖生活的鱼类,例如安康、跳弹涂等用具肉柄的胸鳍爬行,鲂弗胸鳍下方独立的指状鳍条也有爬行机能。 (三)鱼类的运动速度及距离 由于不同的鱼类体型和运动方式的主次不同,所以运动速度和连续*的距离也各不相同。 海洋鱼类中,游泳“冠军”当属箭鱼。由于身体呈流线型,肌肉发达,尾鳍发达、呈新月形,运动时阻力小,游泳时速可达110km,其次是旗鱼时速达104km,大麻哈鱼时速40km,金*鱼时速21km,鲈鱼时速16km,鲨鱼每小时14km,鳗鲡时速12km,狗鱼时速11km,海马时速仅0.24km左右。至于体型扁平的鳐鱼、球形的圆鲀、刺鲀等速度更慢。 鱼类中*距离最长的“马拉松冠军”当推欧洲鳗鲡,它可以*1.1万km,鳗鲣鱼可游2400km,黄鲷可游2000km……但这只是标志放流的测定距离,在自然条件下,这个数字恐怕还比较保守。 至于游泳姿势,鱼类同游泳运动员一样有擅长“踩水”的,如玻甲鱼、海马,有精于“仰泳”的,如非洲鲍鱼,金*鱼、旗鱼等则头先出水,继而空中作一个半弧形的移动,然后头部朝前重新钻入水中。 也有能滑翔的,这种滑翔可以认为是跳跃的进一步发展,如飞鱼,在离水前必须尽量增大速率,用力跳跃斜出水面,再张开扩大的胸鳍在空中滑翔,一次滑翔距离可达300m左右。鲑鱼是鱼类杰出的跳跃者,当它们从海里洄游到淡水时,必须反复跳过多种阻障,游到上游产卵繁殖。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6 07:29

它的呼吸系统就在水里能活、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6 09:04

靠尾鳍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6 10:55

用鱼鳍。。。。。。。。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