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闽西、闽北、闽南、闽东的过年习惯。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10:46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4 17:46
闽南:我们过年活动从农历十二月十六日的"尾牙"开始。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祭拜土地公,特别是生意人,为祈求新年发财,辄以牲体、金纸祭祀,并以祭品分享同仁犒赏员工,此叫"食尾牙"。"食尾牙"时,将要解聘的员工,雇主以鸡头相向,表示明年请另谋高就。因此,有谚语:"吃尾牙面忧忧,吃头牙抚嘴须"。意为尾牙餐事关工作去留。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是送灶神上天的日子。祭品中必须有"甜圆仔"(汤圆),粘在灶口,让灶神"好话传上天,坏话去一边"。这一天,还要大扫除,将家中一切"晦气"扫除掉,好迎新年。
接着是备办年货,因为从正月初一到初三大多店铺是不营业的。所以要把所有年货在年内购置好。
除夕前一两天每家每户往往先将象征新春祥瑞、万事如意、招财进宝等内容的春联,贴在自家的门窗、粮囤、猪圈、井台等处,尔后在堂屋供桌上摆设供品、香烛,以祭拜祖先并迎接他们"回家过年"。燃放烟花、爆竹之声此伏彼起,热闹非凡,而且一直延续到大年初一的早晨。
除夕,在我们家乡叫作“二九暝”、“三十暝”,依农历十二月的大小而别。“暝”即岁暮之意。天色未晚之前,家家准备供品,像甜桔、甜米果(年糕)、“春饭”、“压岁钱”等。"春饭"就是在盛得尖尖的米饭上插上剪纸的春字。因为闽南话“春”与“剩”谐音,意为“岁岁有余粮,年年食不尽”。此外,还在大门后面,竖放两根连须带叶的甘蔗,叫"长年蔗",取又长又甜,以"坚定家运吉利"之意。吃年夜饭"围炉"时,八仙桌下安放新炭炉和一把新葵扇,扇上和炉上贴有红纸书写的"春"和"福"字。围炉时要说吉利话,如“吃红枣,年年好!”、“吃年饭,年年赚!”等,桌上一定要有芥菜,叫“长年菜”,象征命长。也有的人家桌上要有“韭菜”,即“韭”和“久”谐音,象征长寿。萝卜也不可少,它除了具有解荤腥、调口味之作用外,我们闽南话叫它“菜头”,表示“好彩头”(吉兆)。此外,还有一种咸味萝卜年糕,食用时需经火烤热后再用紫菜包起来吃。还要有鸡肉,鸡的谐音“家”,“食鸡起家”,可大振家声。“围炉”时的蔬菜也不用刀切碎,洗净后连根煮熟,吃时也不咬断,而是从头到尾,慢慢地吃进肚里,以祝父母长寿。因我的家乡靠海,每年这个时节生产海蛎,以海蛎为中心的油炸食品(如海蛎饼)、煎炒食品(如海蛎煎)是过年必备之品。
年夜饭过后便是守岁,便是长辈们给子孙赠送"压岁钱"的给法也颇具特色:年龄大的孩子,其"压岁钱"是用红纸预先包好递到他们手里的;而年幼孩子的"压岁钱",则是大人们事先用红线绳缠好并系成一个小套环,套在他们颈项上的。“守岁”也叫“长寿夜”,象征晚辈祝愿父母长寿。“交时”(半夜12点)一过,进入初一,人们就集合老少,用红白米糕来敬祀神明,祭拜公妈(即祖公祖婆),然后燃放鞭炮,以迎春接福。
我们的春节习俗主要如下,
正月初一: 1.拜年。亲友互相往返拜年,互道恭喜,祝福对方来年事事顺利、身体健康。
2.穿新衣。新衣代表万象更新,尤其是小朋友对新年的期待,有一套自己喜欢的衣物,从帽子、衣服到鞋子全是新的,是多么另人兴奋的一件事。
3.行春。新年第一次出门,通常会到庙里祈福,祈求新的一年事事顺利。尤期会注意出门时的方位,先往东走走会大吉大利,就鲜少有人会往南走的。
4.开门、关门看吉时。开门、关门本是件稀松平常的事,但是在初一这天就显得隆重,因为农民历上都有注明几时开门、关门是大吉,所以大家宁可按照时间讨个吉利。
5.禁忌多。新年期间凡是认为不够吉利的事,都被列为禁忌之列,如:不能口出秽言、不能骂人、不能倒垃圾清秽物、不能用刀剪、不能白天睡觉、不能煎粿等。
6.早餐吃素、吃面。这是以前农业社会,一般吃荤家庭唯一一定吃素的一餐,是祖先们怜惜万物的仁爱之心,现代的想法认为初一吃素也是一件好事,因为前一晚的年菜太油腻,清肠胃也有益健康。吃面代表健康长寿。
正有初二:由于这里的习俗正月初二是“女婿日”,所有出嫁的女儿在初二必须跟有“半子”之称的女婿和孩子回娘家探亲。有句俗谚:“有父有母初二三,无父无母斗担担”意思是说,娘家父母还健在的媳妇,初二、初三一定会有人前来接回去“做客”,娘家没有父母的媳妇,只好继续留在婆家做活,帮亲友中回家做客的人抬担子。因为大家相信大年初一回娘家,会导致娘家变穷,所以要等到大年初二才回去;换个角度想,大年初一开正后,婆家忙着各项过年的行事及接待拜年的访客。作为媳妇理当体谅,如果只顾回家,未免说不过去。
女婿上门,须随手携带礼物称为“伴手”。回到娘家先向尊长拜年,再分送红包给他们,有些长辈也会分赠红包给带来的外孙。如果娘家有幼小的弟、妹或兄弟、姐妹的子女,也都要相互赠送红包贺年。若是女儿第一次带子女回家拜见外公、外婆,有的外公、外婆还会送鸡腿,并且用红绒线系铜钱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称为“结彩带”。
回娘家,原来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是十一(请子婿)或十二(女儿回娘家),但不知何时开始改为初二,或许因工商业社会新年假期短(只有五天),所比选择这一天比较适当。旧时女儿回娘家的目的是父母探询女儿在婆家的情形,是否孝顺公婆?勤俭持家和勉励女婿在新的一年更加努力。
正月初三:为丧家清新愁(即烧新床)之日。凡在初一、二未到过之友家,是日应勿往访,访即为不敬。人们多不出门,晚上也早吃早睡,这也是闹中取静的休息良机。有谚语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饱”,意思是初三日无客登门,晚起无妨。那么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呢?相传,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占领厦门外岛浯屿。一年除夕夜晚,官兵忙于过年而疏于守备,大股倭寇乘机攻城,军民奋起抵抗敌人,激战二日三夜,倭寇才败退,但城内军民伤亡极重。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亲友,吊丧亡灵,哭声震天,无暇到别家登门拜年。第二年初三日,我们把此日作为忌日,久而久之,成为惯例。
正月初四:这天是迎接“灶神”下凡的日子,自然又得热闹一场。奉佛人必焚纸帛与马,接神,系迎接十二月二十三日的送神。
正月初五:从这天开始,许多人便开业的开业,上班的上班了。
正月初九:初九这天,相传是“天公”的生日,家家户户都需备下最好的美酒佳肴并烧香祭拜、演戏诵经,为这位"天公"祝寿。玉皇诞辰,香案敬神。惟丧家要停祭两年。
正月初十:地诞。是日不砍柴、不掘土。并以普通物品祭敬。
正月十一至十四:“出游”。 每个村在这几天里都有“出游”,即把各个村庙里的神抬出,在村里大路上走,表示让神们出来看看乡们的新变化、新面貌。人们纷纷向这此“出游”的神们烧香、拜拜,热闹场面不亚于元宵节。
正月十三:关圣帝君诞辰,商家均有祭敬。
正月十五:元宵节我们也称上元或日元宵,即三官大帝诞辰,闹花灯。这是整个春节的最后一幕。这天,每个家庭都要按传统习惯吃汤圆、赏花灯。在圆月之下,各式彩灯竞放光明,并有舞狮子、耍龙灯、迎"鼓仔"等活动,丰富多彩,令人炫目耀眼。特别是那些充满童趣的孩子们,纷纷手提花灯、口诵歌谣地过街串巷,如同鱼游海底,为热闹纷呈的元宵之夜更锦上添花! 此外,“出游”的神们也在这一天送回庙。
随着社会进步,生活节奏加快,在我们家乡一些繁琐的习俗已逐渐被废止了,农家传统的企盼好年景的过年风俗、方式仍然延续着。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的贺岁方式悄然冒头,给我们的新年拜年又增添了更多乐趣。作为正在现代化的泉港区自然也不例外。
电话拜年:电话让人们不需要再到处走动去拜年,让人们有更多的时间留在家里。这种方式最适合给远方的朋友、长辈、老师、亲友拜年。
短信拜年:这是时下最“流行”的拜年方式——便捷、快速,可以在第一时间把信息传递出去。另外,短信拜年,1毛钱一条,成本也比较便宜。
MSN、E-mail、电子贺卡、视频拜年:只要双方都在线,通过类似MSN之类的即时通信软件给拜年增添了强有力的“武器”。E-mail和电子贺卡则可以把场景拍下来,制成电子邮件发送给亲朋好友。
这是我的寒假实践报告~仅供参考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4 17:47
基本上都是围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4 17:47
闽南交界处的地方有迎龙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4 17:48
。。偶只能回答闽东莆田的习俗。除夕夜过年。初四过大年。初一早上和初五早吃寿命。。其他的偶就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