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告诉我春节的文化知识吗?50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13:29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3 04:35

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农历新年,传统上的“年节”,日期定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

春节简介

春节过年习俗源自何时很难考究,不过一般认为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农历的正月(1月)是一年的开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况正好是春季的开始(少部分时间立春是在农历腊月下旬),定名为春节;节日具体时间最后的确定相信和这个时间对农业劳作影响最小有关。农历每年的最后一天(月大为30日,月小29日),称之为“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团圆吃年饭(农历一年中最后一顿饭),年饭以后有熬年夜(守年岁)和发压岁钱的习俗,表示从农历上年的最后一天守到来年的第一天,因此,对这一节日又称之为过年。从阳历看,春节在1月21日至2月20日游动。立春是在每年的2月4日或着是2月5日。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年的传说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春节习俗

1、办年货

中国的年俗文化源远流长,全国各地衍生出纷繁多样的过年习俗,南北迥异,各具特色。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是备年货、送年礼却是几乎全国上下的“过年必备”。置办年货,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贴的(年红)、送的(拜年)礼物等等,统名曰之“年货”,而把采购年货的过程称之为“办年货”。办年货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2、贴年红

年廿八、廿九或三十日家家户户“贴年红”(年红是春联、门神、横批、年画、“福”字等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统称)。过年贴年红(挥春),是中国传统的过年习俗,增添了喜庆的节日气氛,并寄予着人们对新年和新生活的美好期盼。

春联: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文学作品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贴春联也叫贴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26][35][36]

年画: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

窗花与“福”字: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3、年夜饭

年夜饭,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岁末除夕的阖家聚餐。年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年夜饭是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吃团年饭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席上一般有鸡(寓意有计)、鱼(寓意年年有余)、蚝豉(寓意好市)、发菜(寓意发财)、腐竹(寓意富足)、莲藕(寓意聪明)、生菜(寓意生财)、生蒜(寓意会计算)、腊肠(寓意长久)等以求吉利。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

4、压岁钱

压岁钱,年俗之一,年晚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派发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

在历史上,压岁钱是分多种的,一般在新年倒计时时由长辈派发给晚辈,表示压祟,包含着长辈对晚辈的关切之情和真切祝福;另一种就是晚辈给老人的,这个压岁钱的“岁”指的是年岁,意在期盼老人长寿。可追溯的最早压岁钱文字记载在汉代,又叫压胜钱,并不在市面上流通,而是铸成钱币形式的玩赏物,有避邪的功能。

5、拜年

春节期间走访拜年是年节传统习俗之一,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新年好等话。拜年的意义所在是亲朋好友之间走访联络感情、互贺新年,表达对亲朋间的情怀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代社会通行的贺年卡在中国古代已经实行,早在宋代,皇亲贵族士大夫的家族与亲族之间已使用专门拜年的贺年片,叫做“名刺”或“名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3 04:35

关于春节的知识如下:

1、春节的来源

春节是由岁首祭祀演变而来,上古时代人们以一年农事结束后在新一年开端的岁首,举行祭祀活动报祭天地众神、祖先的恩德,祈求丰年。

2、春节历史的演变

古代民间最初的岁首指的是干支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在历史发展演变中,由于历法的变动,新年(岁首)在日期上有所调整。

辛亥*以后,逐渐改用公历纪年(属阳历的一种,又称格里高利历)。后来为区别农历和公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干支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一月一日改称为“春节”,公历一月一日改称为“元旦”。

3、春节名称的变革

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 “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 ”、“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4、春节文化内涵传承中丰富

春节早已不只是汉族的节日,很多少数民族都是过春节的,但他们都有自己特别的过法。“56个民族现在几乎都在过春节,但不少又都融进了本民族的文化元素,进一步丰富了春节的文化内涵。

”云南省社科院研究员杨福泉认为,春节蕴含的慎终追远等文化内涵应该不断传承丰富,随着时代的变化也该与时俱进,过“环境友好型春节”。

5、春节可以节日欢聚共享一段记忆

“每年春节前夕,到了吃杀猪饭的时候,总是累并快乐着,累是因为杀猪确实是个体力活,快乐当然就是因为大家团聚在一起吃美食咯。”大理白族小伙儿段艳文告诉记者,杀猪饭拉近了各民族间的距离,不管白族、汉族还是彝族,吃着同一锅肉,喝着自酿的酒,在分享中加深感情。

参考资料:人民网-春节 我们的节日

百度百科-春节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3 04:35

春节,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传统上的农历新年。春节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天腊、新岁,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中国人过春节至少已有4000年以上的历史。

在民间,旧时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日。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农历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算结束。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据考,春节在起源上,是上古时代古人根据天象、物候确定四季循环演变而来的。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说文解字》中说:“年,谷熟也。”上古以作物成熟为时间标志,后来历法知识进步,根据天象与物候来确定四季循环的起点与终点,年成为一年四季的时间总称。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过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汉族、满族和朝鲜族过春节的风俗习惯差不多,全家团圆,人们吃年糕、水饺以及各种丰盛的饭菜、张灯结彩,燃放鞭炮,并互相祝福。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耍龙、游神、做年例,也有踩高跷、跑旱船。南方沿海一带岭南地区人们沿袭过去祭祖敬神活动,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丰收。

扩展资料

春节早已不只是汉族的节日,很多少数民族都是过春节的,但他们都有自己特别的过法。“56个民族现在几乎都在过春节,但不少又都融进了本民族的文化元素,进一步丰富了春节的文化内涵。”云南省社科院研究员杨福泉认为,春节蕴含的慎终追远等文化内涵应该不断传承丰富,随着时代的变化也该与时俱进,过“环境友好型春节”。

布依族:“玉米、高粱、大米,都可以酿米酒;豆腐乳、熏肉、灌香肠,都是年的味道。”布依族姑娘覃青青的年,和美食相伴。离春节还有半个多月,覃青青就和妈妈开始忙碌,只为一家人能在除夕夜吃到自己亲手做的美食。

当新年钟声敲响,“抢龙水”成为村民的盛典。家家户户派出的代表守候在村中水井旁,只为能最快抢到第一桶井水,“抢来好运”。

“每年大年初十我都是被耍麒麟的音乐声吵醒的。”覃青青告诉记者,自己家乡的布依族过年期间庆祝活动特别多,耍麒麟队伍会一直沿着村里的主路表演,小朋友们还会丢糠包、荡秋千。“年味特别足!”

蒙古族:除夕吃“手把肉”,象征着合家团圆。

彝族:在祖灵下铺撒松针,表达祝福和企盼。

朝鲜族:穿上漂亮的民族盛装,男女老少一同跳舞唱歌,在欢声笑语中迎接新年的到来。

独龙族:“卡雀哇是独龙族的年节。”云南大学教授郭建斌告诉记者,独龙族的年节没有固定的时间,一般在每年农历腊月底或次年的正月初举行。

“剽牛祭天”是独龙族庆祝卡雀哇的主要方式。郭建斌介绍,被选中的牛披上毛毯和五彩珠,在祭祀神明之后,两个猎手持长矛跳舞进场,将手中竹矛猛刺入牛的腋下,人们则手牵手地向牛挥刀舞弓大吼大叫,直到牛倒下。“通过这样的仪式,独龙族人民祈祷在新的一年中得到天公神灵的保佑,使幸福降临人间。”

傣族:傣历新年泼水节更为公众熟知。“每年泼水节都会放假,全州上上下下都喜气洋洋的,气氛甚至比过年还浓厚。”西双版纳的傣族姑娘李融珏告诉记者。

藏族:在藏历十二月二十九,人们要驱鬼、制作“卡塞”,在家门口用石灰粉在地上绘出“八瑞相”和“雍仲”等吉祥的图案。藏历新年第一天,首先要吃的就是被藏族同胞视为吉祥之物的人参果饭,随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切玛”、炖牛肉、喝酥油茶,合唱藏歌迎接新年。

“每年春节前夕,到了吃杀猪饭的时候,总是累并快乐着,累是因为杀猪确实是个体力活,快乐当然就是因为大家团聚在一起吃美食咯。”大理白族小伙儿段艳文告诉记者,杀猪饭拉近了各民族间的距离,不管白族、汉族还是彝族,吃着同一锅肉,喝着自酿的酒,在分享中加深感情。

“每年腊月,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做杀猪饭,因此也有许多‘杀猪客’要做。那段时间,体重肯定是要长的。”段艳文介绍,除了留下一部分腌制成腊肉、香肠,绝大多数肉会被做成各式各样的菜。

热情好客的白族人民,在烹饪方面极有天赋,“杀猪饭”就是最好的体现,除了酥肉、粉蒸肉、千张肉等原汁原味的正宗“土八碗”,还有水腌菜炒猪肉、猪血芋头汤等开胃小菜。

实际上,不仅是大理,“杀猪饭”几乎是整个云南农村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过年记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杀猪饭”早已不再是过年的专利,看看昆明城区满街的“宣威杀猪菜馆”,让人品尝美食之余,也可以感受到厚重的生活气息。

参考资料: 人民网--春节 我们的节日  百度百科--春节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3 04:36

春节,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

一、春节的来历: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表现。自西汉以来,春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节的来历有一种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客家人的传说)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3 04:37

春节在古代又称为“元旦”、“正日”、“元日”、“岁首”、“新正”、“新年”、“三元”。是我们中国最隆重、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佳节。在民间,过春节俗称“过年”或“过大年”。按照传统的风俗,过年是从腊月初八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闹过元宵,过年才算*结束。

其实,过“年”是一个伴随着农耕文明的诞生而形成的时间概念。古代先民在长期的实践中根据星象循环的规律,逐步掌握了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自然规律,这才形成了关于“年”的概念。

因此,“年”的最初含义是来自农业。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对“年”的解释是“谷熟也”。显然,人们最初对“年”的确定所依据的是谷物播种、收获的周期。


根据古文献记载,西周初年才开始出现一年一度欢庆农业丰收的活动。所以,这个“年”的名称,也是从周代开始出现的。据《尔雅·释天》记载,关于年的称呼,尧舜时为“载”,夏代称为“岁”,商代称为“祀”,周代改称为“年”。

然而,“年”的时间概念却因各朝代使用不同的历法,岁首的日期也因此而变化。比如,夏代以“建寅为正”,把正月初一作为年;商代以“建丑为正”,十二月初一称为年;周代以“建子为岁首”,十一月初一就是元旦;秦代改用颛顼历,每年以十月初一为岁首。西汉太初无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颁布《太初历》,确定以夏历(即农历)的正月初一为岁首,并把二十四节气定入历法,以利于合理安排农事活动。后世朝代对历法虽作过多次修订,但基本上都以《太初历》为蓝本,把夏历的孟春正月作为岁首,正月初一定为元旦。这个规则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但是,把过年正式称为春节,其实只有不过百年的历史。辛亥*后,中华**采用国际公历纪元,1911年12月31日发布的《内务部关于中华*改用阳历的通谕》将公历1月1日定为“新年”,又称“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称“春节”。这样,元旦和春节就成为两个不同的节日。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历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定名为“春节”,并规定放假三天,让人们欢度农历新年。

总之,从过年的来历我们可以得知,过年的目的是让人停下忙碌的脚步,享受工作成果给我们带来的喜悦。因此,盼望在这个干不完的工作,赚不完钱的时代中,我们可以在过年的时候暂缓脚步,享受亲人团聚的温暖,和家人回顾一年幸福的时光。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