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13:1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5 16:51
意识流文学在中国的出现有过两次*,一是五四期间,一是八十年代。中国的意识流文学并非来源于西方意识流派,这是针对五四时期的小说创作而言的。1918年鲁迅发表的《狂人日记》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具有意识流特征的小说。而那个时候,《追忆似水年华》和《尤利西斯》还未诞生。
有人认为,五四期间中国意识流文学的来源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和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以及日本的“私小说”。弗洛伊德的著作在当时已经进入中国,并且对中国作家产生很大的影响。鲁迅就是其中一个最早引介弗洛伊德学说的人物。而《苦闷的象征》正是由鲁迅翻译。
与鲁迅一样曾经留学日本的郁达夫也深受弗洛伊德和日本私小说的影响,1921年发表的《沉沦》就具有私小说的特征,小说运用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以抒情的“自述式”笔调表现了“弱国子民”的自惭与对*的渴求,郁达夫在把弗洛伊德的观点和方法运用于人物心理和生理描写的同时反映了一定的历史真实。
郭沫若也曾经在《批评与梦》等文章中对弗洛伊德的性压抑理论及梦的理论表示赞赏。1922年郭沫若发表具有意识流风格的小说《残春》,写了性本能被压抑及其梦中得到宣泄的全过程,可见他对弗洛伊德的性本能是人的原动力的理论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到了20世纪30年代,以刘呐鸥、施蛰存、穆时英为代表的新感觉派也创作出了一批具有意识流风格的小说。他们的作品借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又具有现代主义特性,融合了中国传统小说的现实主义因素。
严格来讲,五四期间真正的意识流小说并没有出现,但是意识流小说对人的内心世界的重视,以及它所具有的联想、内心独白、内心分析等艺术表现手法,却对中国20世纪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渗透于小说创作之中。 1963年香港作家刘以鬯发表的长篇小说《酒徒》被视为华文文学第一部意识流长篇小说。同样是在60年代,台湾作家白先勇由于受到英国文学的影响,开始尝试意识流小说,包括《香港——一九六0》《游园惊梦》等。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意识流文学直到八十年代才重新涌现。
王蒙是新时期中国意识流小说的首倡者与重要的实践者。在1979年至1980年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王蒙相继发表了《布礼》、《夜的眼》、《风筝飘带》、《蝴蝶》、《春之声》、《海的梦》这一组被称为“集束手榴弹”的六篇中短篇小说,对西方意识流手法进行了尝试与创新。
1981年高行健发表《现代小说技巧初探》,对西方意识流技巧进行了探讨。同一时期北岛发表《波动》,李陀发表《自由落体》《七奶奶》等意识流小说引起广泛讨论。随后中国*掀起了意识流文学热潮,出现了陈洁的《大河》、张宝发的《奇境》、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魏志远的《一种线条》、李叔德《不眠人的自白》、徐星《无主题变奏》、扎西达娃的《流》、张承志《北方的河》等一批具有意识流风格的小说。
从1985年开始,莫言的出现,将中国意识流文学推向了一个高峰。他相继发表了《枯河》《爆炸》《红高粱》《欢乐》《红蝗》等一系列具有强烈意识流风格的小说,引起文坛轰动。其中《红高粱》成为了80年代中国文坛的里程碑之作,小说以时空错乱的顺序,借用意识流的表现方法,叙述了昔日发生在山东某乡村的一曲生命的颂歌。莫言称福克纳为导师,他的意识流技巧也与福克纳相似,多采用蒙太奇手法,例如慢镜头描写、多视角叙事、意象比喻等。但和福克纳一样,莫言也并非纯粹的意识流作家,他的大部分小说创作仍隶属于现实主义范畴。
与莫言同时期另一个不可忽略的作家是残雪。她的《山上的小屋》《苍老的浮云》《突围表演》 给文学界带来了一阵“残雪旋风”,形成了文学界的“残雪现象”。她的作品借用西方意识流的手法,挖掘人的深层精神世界,揭露人性丑恶的一面,这在当时中国文坛属于另类文学。
80年代之后,意识流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写作技巧,出现在很多作家的作品里,例如王小波、余华、张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