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饺子的说法有何来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19 14:54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6 06:15

冬至吃饺子,源于一个人那就是“医圣”张仲景。我们吃的饺子也就是源于此。

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本来张仲景为东汉太守,但是由于时局动荡,遂毅然辞官,隐居岭南,其返乡之时,正值严冬,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很多的人都冻烂了耳朵。张仲景便让自己的弟子在便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

这个“娇耳”是什么呢?就是我们今天要吃的饺子,张仲景把羊肉和驱寒的药物熬煮之后剁碎,用面包成耳朵的形状,给每个人盛两个饺子一碗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也不是每个地方在冬至这一天吃饺子,一般北方人吃饺子的较多,而南方人有汤圆,烧腊,甜丸,九层糕,糍粑,豆腐,红豆糯米饭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6 07:50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