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和粽子的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19 22:20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2 03:56
端 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 渡 歌(节录)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节 令门.端 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七 律.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端午日赐衣 杜甫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
端午 李隆基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
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储光羲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大道启元命,时人居太康。中朝发玄泽,下国被天光。
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鼓鼙迎爽气,羽龠映新阳。
太守即悬圃,淮夷成葆疆。小臣惭下位,拜手颂灵长。
--------------------------------------------------------------------------------
惜别行,送 杜甫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肃宗昔在灵武城,指挥猛将收咸京。向公泣血洒行殿,
佐佑卿相乾坤平。逆胡冥寞随烟烬,卿家兄弟功名震。
麒麟图画鸿雁行,紫极出入黄金印。尚书勋业超千古,
雄镇荆州继吾祖。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
向卿将命寸心赤,青山落日江潮白。卿到朝廷说老翁,
漂零已是沧浪客。
--------------------------------------------------------------------------------
五丝 褚朝阳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
端午日恩赐百索 窦叔向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事盛蛟龙见,恩深犬马知。
馀生倘可续,终冀答明时。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2 03:56
端 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 渡 歌(节录)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节 令门.端 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七 律.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日前,端午节同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午也称端五、端阳等,民间多称之五月节。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如纪念屈原,纪念伍子胥,纪念曹娥等,影响最深广的是纪念屈原。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因遭到权贵的嫉恨,被流放到沅江、湘江流域。在流放中,他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在写下《怀沙》之后,于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而死。传说屈原投江后,楚国百姓纷纷涌到汨罗江边,渔夫们划船,来回打捞。有人还将饭团、鸡蛋、雄黄酒等投进江里,说是让鱼龙吃饱药晕了,就不会去咬屈原了。此后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以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等活动来纪念屈原。屈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大诗人,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历代留下了不少咏端午节的诗词佳作。
人们咏端午,自然要提到屈原,而提到屈原,又免不了要为他鸣不平。唐代文秀的《端午》写道:“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说明至少在唐代,人们就把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作为“万古传闻”来看了。对此诗人不禁感叹:烟波浩淼的楚江,虽然又流淌了1000年,也难以洗刷屈原的千古奇冤。宋张耒《和端午》:“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在世间。”在社会急剧动荡的时期,屈原空怀报国之志,只能以死表明心迹。好在他留下的《离*》等名篇佳作,成了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赛龙舟是重要的端午节习俗,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龙形的船,做竞渡游戏,是半祭祀、半娱乐性的节目。唐卢肇《竞渡诗》:“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宋余靖《端午日寄酒庶回都官》诗:“龙舟争快楚江滨,吊屈谁知特怆神”,写的都是赛龙舟。唐张建封的《竞渡歌》,更是把这项活动写得轰轰烈烈、宏伟壮观:“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虽然只有两条龙舟在水中竞渡,河的两岸却站满了助威和观战的人。令鼓三响,红旗一挥,两船如蛟龙出水,划桨似万剑劈波,擂鼓犹千雷炸响。龙舟离锦标越来越近,岸上人的欢呼声也越来越高。夺标者自然兴奋不已,失利者也挥桨祝贺。1000多年后再来读上面的诗句,也让人感到生龙活虎的赛龙舟场面如在眼前。
端午节吃粽子,是各地必不可少的习俗。把菖蒲、艾蒿插在门眉和屋檐下,悬于堂中,或用菖蒲、艾叶等制成艾虎,让妇女儿童佩戴,给小孩佩香囊,在儿童额头用雄黄水画王字,*饮雄黄酒等,都是传统的端午习俗。这些做法的本意,是为了驱瘟避邪。艾蒿和菖蒲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雄黄是一种矿物晶体,有毒性,中医用作解毒、杀虫药。
陆游《乙卯重五诗》写道:“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端午节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开满山村。诗人吃了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依照旧俗,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忙完了这些,已是太阳西斜时分,家人早把酒菜备好,他便高兴地喝起酒来。清末人沈兆礻是《吉林纪事诗》,记有当时吉林地区的端午风俗:“艾虎风生燕尾鎜,丝竹帚缎荷包。”还说每到端午,家家门悬蒲艾,做黄米粽子,妇女以五彩丝线和香荷包装饰发髻,为儿童的肩头系上艾虎,只是没有在江、浙、湘、鄂等南方地区常见的龙舟竞渡活动,反映了端午习俗的地区差异。近代人子鸿《燕京竹枝词》:“何人传下此奇方,为避毒虫抹雄黄。儿童头上都有迹,整个王字印*。”“府第朱门过端阳,菖蒲艾子挂门旁”。冯文洵《丙寅天津竹枝词》:“门悬蒲艾饰端阳,九子盘堆角黍香。更为儿童避虫蚁,额间王字抹雄黄。”都对端午习俗作了生动的描述。
欧阳三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2 03:56
端 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 渡 歌(节录)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节 令门.端 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七 律.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