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巴雷特食管会发展为癌变?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22:36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7分钟前

巴雷特食管是一种疾病,当食管下端的正常上皮被胃肠上皮替代,可能导致胃酸分泌并暴露于食管的薄弱粘膜,引发腐蚀性损伤和胃食管反流症状。特别危险的是,当食管上皮转变为肠上皮,可能产生不典型增生,甚至演化为癌变。据统计,这种病症在英美等国的食管癌中占30%至50%,因此被视为癌前病变。


并非所有巴雷特食管都会癌变,大部分属于交界型或胃底型,只有极少数特殊型(肠上皮化生型)存在潜在的癌变风险。胃镜检查虽能初步怀疑,但病理活检才是确诊的关键。病理学家将巴雷特食管上皮分为交界型、胃底型和特殊型,其中特殊型的肠上皮化生型最易引发不典型增生,从而增加癌变可能,但这种情况下的原发性食管腺癌仅占食管癌的5%至10%。


重要的是,只有特殊型的“肠化”巴雷特食管,即出现了不典型增生并持续加重的病变,才更易转变为癌症。因此,尽管特殊型巴雷特食管是癌前病变,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癌变。胃镜无法确定这一点,病理活检才是识别潜在癌变风险的决定性手段。


扩展资料

巴雷特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是指食管下段黏膜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广义的概念包括食管的胃上皮化生或异位,以及柱状上皮化生。为与食管下段的贲门黏膜柱状上皮区分, 曾规定病变范围在胃食管连接处(GEJ) 3cm以上(即所谓的3cm法则)。近年来的概念倾向于指内镜下发现并被病理组织学证实在食管与胃黏膜交界的连接线(GEJ)以上出现的任何长度的原有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所取代情况。更严格的定义是指GEJ线以上原有鳞状上皮被含杯状细胞的特殊柱状上皮替代情况。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