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22:2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5 21:30
群体思维,一个在群体决策中常见的现象,指的是当群体内部对一致性的追求超过对独立观点的客观评估时,所显现的思维模式。在这种情况下,群体可能对非主流或反对意见缺乏公正评价,导致决策偏向于主导者的意见,即使这并不符合大多数人的观点。群体沉默和一致通过是群体思维的典型表现,个体的批判性思考和道德判断可能会受到群体规范压力的影响而减弱,从而产生不合理或失败的决策。
群体转移,又称意见转移,是群体决策过程中另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群体成员在讨论过程中可能夸大自己的初始立场,无论是谨慎保守还是冒险倾向。这可能会导致群体决策偏离初衷。群体思维的理论基础源于Janis的研究,他在1972年首次提出,通过分析小群体的行为,尤其是越南战争和水门事件等历史案例,来阐述群体思维的负面影响。
为了防止群体思维,有效的策略包括在决策过程中设立质疑者角色,挑战他人的观点,提供批判性反馈。另外,引入新成员、邀请外部专家参与,以及在决策前给予充分讨论时间,让成员表达保留意见,都是减少群体思维的有效措施。这些方法有助于保持决策过程的理性和透明度,从而提高群体决策的质量。
群体思维(groupthink),与群体规范有关。它是指这样一些情况,群体对于从众的压力使群体对不寻常的、少数人的或不受欢迎的观点得不出客观的评价、群体思维是伤害许多群体的一种疾病,它会严重损害群体绩效。群体思维并非总是有害的,它也有有益的一面。例如网民群体,其构成的对社会良性规范的影响力就是有利于全体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