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大唐新语 卷十一》的翻译啊?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18:05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3分钟前

刘仁轨为给事中时,与中书令李义府不和,遂被贬到外任,做青州刺史。当时正好征讨辽海一带,李义府就逼刘仁轨运送粮草,果然被水冲没,皇帝下旨命御使袁异式查办刘仁轨。袁异式暗中接了李义府的授意,不以礼遇接待刘仁轨,甚至对他故意讥笑,说:“你与朝中掌权的谁有仇呀,为何不自裁了断?”刘仁轨说:“请你给我机会!”于是回房中撕了块布,将头用布缠裹住,使它把面目遮挡住。一会儿,刘仁轨出来说:“我不能因为你这么说就去死,但刘仁轨并不是没有死呀!”因为这件事获罪,而被朝廷解职。
大将军刘仁愿攻克了百济,奏请皇上(让刘仁轨)做了代方州刺史。刘仁愿凯旋回朝,高宗皇帝对他说:“爱卿真是将门子嗣,处事安排、布置军旅事务,都很令我满意,为什么呀?”刘仁愿谦虚地推辞说:“不是臣我有能为,乃是前任青州刺史指导我的原故。”(皇帝)立即下诏书召回(刘仁轨),到京后就拜他做了御使台都御使。此前,刘仁轨被贬职到军旅中时,旅途中休息在莱州官驿中,住在西客房。当时夜已深,有位御使大人也来到馆驿中,馆驿中的人回说:“西客房比较好,不过已经有上司住了。”那御使问“谁?”回答说:“代方州刺史。”他便下令让刘仁轨挪到东客房去住。后来刘仁轨被任为御使,那位御使和袁异式都在御使台管辖下,心里感到非常不安。刘仁轨安慰他们说:“明公怎么这么瘦?难道是为以前的事感到不安吗? 我知道你们也是为权势所逼,我难道还不如韩安国吗?只是生气你当时对我休息时的行事太无礼了。”又对众御使说:“诸位奉命出外办事,应当清查冤错积案,留意查访民情,多听民声,多做仁义善事,不要搅扰州县官吏以显得自己权力很大。”又指着在坐的那位御使说:“就像这位御使,晚上到了馆驿,馆驿中东西客房能有多大区别?如果让别人挪到东房,这就不是待人以诚以善的原则呀!希望诸位不要这样!”
刘仁轨后来做了左仆射(这个官职),与中书令李敬玄不和。当时吐蕃侵犯,李敬玄总向皇帝奏报刘仁轨(的错误)。军中事务常常被李敬玄干扰。刘仁轨于是向皇帝上表说敬玄很懂兵法,敬玄万般推辞。高宗说:“刘仁轨推荐你,我也认可。你还有什么推辞的?”李敬玄只好出兵,在青海一带打了大败仗,当时对他颇有议论。
起初,刘仁轨开始做官发迹时,他的弟弟刘仁相在地方做官时升时降,(没法和仁轨相比),遂对哥哥非常不满,和他分了家产(另立门户)。每次碰到县里人役追收课税时,有人劝告他说:“为何不与刘给事(即刘仁轨)合家?五品以上官,家里可以免税。”仁相说:“谁愿意在狗尾巴下乘凉?”亲兄弟因为一荣一贱竟产生这样大的隔阂,可以说是(对世人)最大的训戒。
注解1、给事中:官名。秦汉为加官,晋以后为正官。明代给事中分吏、户、礼、兵、刑、工六科,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并监察六部,纠弹官吏。
2、中书令:即内史,最高辅政官。
3、青州:地名,下文莱州、方州、百济、辽海、青海等皆地名,不释。
4、刺史:古代官名,自汉设立本为监察郡县的官员,宋元以后沿用为一州长官的别称。
带刺史,即“代刺史”,权宜之官。
5、大司宪:即都御使。唐时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和察院,分别由侍御史、殿中侍御史和监察御史任职,统称为三院御史。下文台内即指“台院”。
6、韩安国:西汉人,此处引用了关于他的一个典故:
韩安国曾因轻罪被囚于山东蒙城监狱,狱吏田甲虐待羞辱于他,他愤愤不平地说:“死灰难道不会再燃烧吗?”意思是我还会再复职的,你要对我客气点。谁知田甲毫不示弱,竟恶狠狠地说:“如果燃烧了我会用尿把他溺灭的。”不久,安国复官为内史,便将田甲叫到跟前说:“死灰复燃了,你怎么不溺灭呢?”田甲叩头求饶,安国不咎既往,一笑了之。
7、左仆射:中国秦至宋代的官名,全面负责行政事务的长官,次于右仆射。
8、片:听信片面之词而做决断,近于“偏听偏信”之意。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