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16:5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7分钟前
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有一首名为《国风·鄘风·干旄》的四言诗,作者虽然无名,但其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了古代诗歌的魅力。诗中描述了三种不同类型的旌旗,分别是干旄、干旟和干旌,它们分别在浚地的郊、都和城中高高飘扬,每面旗上都用素丝装饰,配上精良的马匹,形成了一幅壮观的仪仗画面。
诗的中心围绕一位美丽的女子展开,诗人以“彼姝者子”反复出现,询问如何以这些华丽的马匹和旗帜作为礼物,赠予这位女子。这引发了对诗旨的不同解读,如“美卫文公臣子好善说”、“卫大夫访贤说”和“男恋女情诗说”。其中,“卫大夫访贤说”更为学者们所认可,认为是卫国的大夫在寻求贤才,用马匹和旌旗作为礼赠,象征着对贤者的尊重和期待。
诗的结构严谨,由郊至都再到城,马匹数量由四匹增至五匹,再到六匹,展现出访贤者的诚意与热情。同时,诗中通过疑问句的运用,表现了访贤者急于与贤才交流的急切心情。这首诗对后世的影响可见一斑,如东汉张衡的《四愁诗》中,就有受到《干旄》影响的诗句。
旌旗的一种。以五色鸟羽饰旗竿,树于车后,以为仪仗。《诗.墉风.干旄》:"孑孑干旌﹐在浚之城。"朱熹集传:"析羽为旌。干旌﹐盖析翟羽于旗干之首也。"《诗序》谓《干旄》是赞美"卫文公臣子多好善"之作,后因以"干旌"指好善或好善的显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