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17:2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1 23:57
在本书的开端,我们先以序章拉开序幕,探讨更河上游的序战,这场战斗预示了缅北的激烈冲突。
接下来,章节深入到缅北的战场,描绘了一系列决定性的战役。孟关之捷,如同一场振奋人心的胜利,展示了士兵们的英勇与战术智慧。拉班追击战中,军队的果敢行动和精准打击令人印象深刻。
随后的篇章,"随车出击记"记录了前线部队的动态,展现了他们在南高江畔经历的艰难困苦,以及在雨中坚韧前行的决心。
"密芝那像个缺罐头",这一章节可能描绘了战地物资的匮乏,但战士们的精神并未因此而动摇。加迈孟拱战役的激烈程度,令人对战争的残酷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八月十四日,历史的篇章翻过一页,八莫攻城战的详细描述,揭示了战斗的残酷与战术的巧妙运用。"这种敌人",是对对手独特性的深入剖析。
老腊戌和新腊戌,两个地名背后,隐藏着战争对当地民众生活的深远影响。而"业余新闻记者"(代跋)部分,可能是作者对非专业记录者的敬意,他们用笔记录下战争的真实声音。
最后,黄仁宇的回忆为全书画上一个感人的句号,他的亲身经历,无疑为读者提供了对缅北之战更为深刻的理解。
《缅北之战》是作者黄仁宇以“业余新闻记者”身份撰写的一组战地通讯,多发在《大公报》上,1945年由上海大东书局结集出版,成为作者的第一本“著作”。黄仁宇时任驻印军新一军军长郑洞国的上尉参谋,还只是个20多岁的青年人。2007年5月,《缅北之战》在出版60年后重新问世,正可引领当代读者进入黄仁宇心路历程的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