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检查对人体伤害究竟有多大?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01:46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0 04:55

自从伦琴100多年前发现X线起,X线一直以医生的能够穿透表面看到人体内部结构变化的另一种眼光而为人类的疾病诊治服务。一百多年来,X线设备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最简单的X线装置发展到数字化计算机化设备,以及64层、256层CT系统。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随着先进X线设备的日益增多普及,接受X线检查的人数将逐渐增多,据资料表明每年至少有2/3的北京人因诊断检查接受X线照射。
虽然X线设备日新月异,但是其基本原理仍然是100多年前伦琴先生发现的X线,x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肉眼看不见的电磁波,它的波长在0.006-500A(埃)范围内,它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一定剂量的X线通过电离辐射,对生物细胞,特别是增殖性强的细胞,可造成细胞的抑制、损伤,甚至坏死。人体被x线照射后,视其对x线敏感程度的不同,可出现种种不同反应。细胞增殖性越高,对x线越敏感,这一作用在对肿瘤的放疗中已得到了充分应用。由于X线的特性,不可否认其对正常人体组织是有损害的。根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制定的标准,辐射总危险度为0.0165/西弗特,也就是说,身体每接受一西弗特(1西弗特=1000毫西弗特)的辐射剂量,就会增加0.0165的致癌几率。以此推算,一个肋骨骨折病人将增加约为千万分之三点八的危险。而对其他医学检查来说,一般四肢做一次X光检查要接受的辐射量为0.01毫西弗特,腹部为0.54毫西弗特,骨盆为0.66毫西弗特,腰椎为1.4毫西弗特,上消化道为2.55毫西弗特。以此推算,因为医学检查导致健康人群患癌的风险在千万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一之间。
按照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的研究结果估算,北京每年大约有350人左右可能因照射X光诱发癌症、白血病或其他遗传性疾病。 我们以最常见的胸部检查为例,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84年第44号出版物测定的人体器官射线剂量单次最大接受量为7.5戈瑞,超过此剂量时容易得放射性肺炎。而目前进行的X线检查,它的剂量有多大呢?据中国医科大学预防医学系贾明轩等测得胸部正位摄片时肺的剂量仅为0.38毫戈瑞,两者相差20000倍。而其他影响最大的部位皮肤相差也在1000倍以上。所以说,一次普通的X线检查,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并不大,无需过多的担心。
CT也是一种X线成像装置,同样也具有X线辐射损害,有文章报道CT检查的X线辐射剂量与原子弹爆炸的辐射剂量相同,但有文献研究认为腹部CT检查的X线辐射剂量比常规X线腹部检查辐射剂量多1.5倍(Radiology 2004;232:126-132.)。在一项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专门研究中对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头、胸部、腹部检查的平均辐射剂量与欧洲规定的参考辐射剂量比较,结果显示螺旋CT容积扫描平均辐射剂量低于欧洲标准(Radiology 2006;240:828-834.)。
放射科医生和设备制造商也正在共同努力减少X线检查的辐射剂量。普通X线检查从传统的增感屏胶片方式逐渐发展普及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 CR)和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 DR),文献报道可以减低30的辐射剂量(Radiology 2005;237:691-700.);CT则经过诸如控制球管焦点运动、射线准直、病人预设、X线滤过、球管电流自动调整、投射适应重建过滤、计算机模拟剂量减少软件等技术,也使CT检查的辐射剂量不同程度(20-60)减少(Radiology 2004;230:619-628.)。
综上所述,X线检查对人体确有损害,但造成的危害是诸多因素构成的,是否发生病理改变也是因人而异的,否则X线检查不可能经历100多年发展仍然对人类疾病具有不可替代的诊疗作用。我个人认为X线检查的辐射是否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与承受射线辐射剂量、检查之间时间间隔、个人对射线的敏感性、所使用的设备质量、检查的种类不同均有关联,并非X线检查一定造成损害。关键是要避免滥用X线检查、避免使用不合格或落后的设备检查、检查时要注意射线防护。另外对于医生来讲要帮助病人了解所选择的X线检查到底会对病人的病情有啥作用,可以解决什么问题,解除病人的顾虑;对于病人来讲要结合医生的介绍分析自己所接受的X线检查的辐射剂量与要解决的疾病孰重孰轻,如果疾病要求必须接受X线检查的辐射才能对现有的疾病有所帮助,我认为当然要先解决现有的疾病,否则为了避免将来才会发生的疾病,而放弃必需的X线检查,使现有的疾病不能得到及时诊治,甚至因此失去生命。那就得不偿失了。
总之X线检查有利有弊,合理运用、自我防护,则利大于弊。否则弊大于利。这需要医患双方互相理解互相信任,共同利用好“有害”的X线检查。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