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户时代艺术发展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10:11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6 13:24

日本江户时代的艺术发展在人形净瑠璃领域尤为显著。人形净瑠璃是一种木偶说唱艺术,起初的乐器为快板与琵琶,后室町时代后期从中国经由琉球传入的三味线成为其主要乐器。江户时代元禄年间,一边演奏净瑠璃一边操纵木偶的表演广受欢迎,其发展中心在大坂与京都。民间艺人竹本义太夫创作出别具一格的人形净瑠璃曲调,人称“义太夫小调”。近松门左卫门为竹本义太夫的剧团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如《国姓爷合战》、《曾根崎心中》、《心中天网岛》等,这些作品大大引起庶民的兴趣,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进入18世纪,歌舞伎的兴盛对人形净瑠璃构成了挑战,脚本的缺乏与盲目模仿使其走向衰败。18世纪末,大坂的植村文乐轩接手经营人形净瑠璃,将其改编为“文乐净瑠璃”。从此,人形净瑠璃以“文乐”之名流传至今。



歌舞伎,作为日本的“国剧”,其起源可追溯至17世纪初一位名为“阿国”的女子。她创造出节奏明快、具有市井风俗特色的舞蹈剧,女性在舞台上出现,甚至穿着西洋服饰,剧情内容活泼通俗。这一创新引起庶民社会男女老少的狂热欢迎,歌舞伎迅速在民间传播开来。然而,这一态势引起幕府的担心,下令女子不得参加歌舞伎演出。禁演引起的抗议迫使幕府向民意投降,二年后歌舞伎解禁。经过压制的歌舞伎逐渐改变其媚俗的特点,走向洗练、正规,并出现了如市川团十郎、坂田藤十郎等著名演员。18世纪中叶,歌舞伎大胆改革,借用人形净瑠璃的剧本上演,再次获得生命力,延续至今。



在德川时代,美术创作方面最值得关注的是“浮世绘”。17世纪后期,随着町人思想与文化的崛起,原本服务于宫廷贵族的狩野、土佐派绘画作品失去魅力,取而代之的是风格华丽、取材生动的“浮世绘”。浮世绘描绘歌舞伎、相扑、花街柳巷等今世浮华景象,深受庶民喜爱。菱川师宣是浮世绘的始祖,将这些画制成木版,套色印刷在民间广泛出售,使得浮世绘在民间快速传播流行。18世纪,铃木春信发明“锦绘”,使浮世绘的色彩如织锦般华美丰富。喜多川歌麿的美人画、东洲斋写乐的歌舞伎演员画是当时人们喜爱的浮世绘画。江户时代末期,浮世绘的描绘对象转为风景画,如葛饰北斋的《富岳三十六景》、安藤广重的《东海道五十三次》等。


扩展资料

江户时代是德川幕府统治日本的年代,时间由1603年创立到1867年的大政奉还。是日本封建统治的最后一个时代。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