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13:3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9 19:34
中国的国民性问题曾被广泛地视为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从早期的严复、鲁迅,到后来的柏杨和龙应台,他们的作品中充斥着对中国人民性格的深刻批判。然而,经过百年的讨论与观察,似乎并没有明显看到国民性的显著转变。
作者以全球视角审视中国国民性的同时,也从历史的角度深入探究其演变过程。他们强调,国民性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受到社会制度深远影响的产物。他们认为,中国人的“劣根性”并非天生如此,而是落后制度的产物。作者否定了“中国人身上携带‘过滤性病菌’”的说法,认为改变国民性并非从个体入手,而是需要从制度层面进行深层次的改革。
《中国人的性格历程》从世界视野和历史视角两个维度出发,横向比较了中国人与韩国人、日本人、美国人以及犹太人的民族性格,纵向分析汉文化与满族文化、蒙古族文化的文化差异,探讨了满族等民族是如何在汉化过程中失去“狼性”的,剖析了中国人民族性格的“羊性”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