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13:3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1天前
乾隆这辈子,一共有35位女人,生了17个儿子,然而,令人好奇的是,他为何把皇位传给了资质相对平庸的皇子永琰,而不是其他十几个甚至更杰出的皇子,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没有人可选。
或许有人看到我这个总结,肯定要说我武断了,17个儿子,还能没得选,足够闹2场九子夺嫡的了。
我们按乾隆继位的时间线来分析,1735年,乾隆继位。同年立皇次子永琏为嗣,1738年,永琏不到10岁,夭折了。
朕御极后,恪守成式,亲书密旨,召诸大臣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榜后。是虽未册立,已命为皇太子矣。今既薨逝,一切典礼用皇太子仪注行。
1746年,立皇七子永琮为嗣,更可惜的是,永琮不到2岁,也夭折了。
朕亦深望教养成立,可属承祧。今不意以出痘薨逝,深为轸悼。建储之意虽朕衷默定,而未似端慧皇太子(永琏)之书旨封贮。
乾隆一心想要立嫡子为太子,可惜两位嫡子都先后夭折。
于是乾隆又看中了博学多才,而且精于骑射的皇五子永琪,重点培养,准备将他立为皇太子,还在他24岁的时候,封为了荣亲王,1766年,永琪在25岁的时候,因病去世了。
1766年-1795年乾隆都在为选继承人而头痛着。
乾隆一共有17个儿子,其中皇次子永琏、皇七子永琮、皇五子永琪都意外早逝。皇九子、皇十子、皇十三子、皇十四子、皇十六子都夭折。
剩下能成主选人的就只有皇长子永璜、皇三子永璋,.皇四子永珹、皇六子永瑢,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二子永璂,皇十五子永琰,皇十七子永璘,这九位了。
首先:皇长子永璜和皇三子永璋在孝贤纯皇后去世的时候迎丧 ,由于对皇后不敬,被乾隆大加申斥,也可能是骂过分了,永璜1750年也去世了。
1760年,皇三子永璋也病逝了。
永瑢则是在1759年就出继给质郡王为嗣
永珹在1763年被出继给履亲王嗣。
被过继给宗亲为嗣的皇子,就永远失去了继承的资格。当然当时永琪还活着,乾隆也是想给永琪铺平道路,减少竞争力,况且这两个皇子也确实没有永琪优秀。
剩下的这几位皇子中,最有竞争力当属于皇十二子永璂,年轻,还是嫡出的身份。可惜他娘最后成了废后,乾隆对那拉氏恨的连身份都否认了,更何况这个孩子了。
如果永璂继位的话,那他生母就会被追封为皇后,就这一点,乾隆是绝不可能让永璂继承大统的。
最后剩下的其实就只有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永琰、皇十七子永璘,四位后选人了。
而皇八子永璇呢,身体有残疾,而且 行为乖张,举止轻浮,同样也不得宠。
皇十一子永瑆,是一个书画家,才华横溢,是一个有力的竞争对手。但是乾隆对这个儿子的评价却是过于吝啬,并不怎么喜欢他。
那皇十七子永璘,这哥们不爱读书,性格粗鄙,生活放荡,自然也不可能成为储君的人选。
这中间还有另一个竞争者,那就是皇长孙绵德,是皇长子永璜的长子,乾隆很喜欢这个皇长孙,但是由于他和*有来往,就被革爵了。
阿哥在内廷读书,理应谨慎自持,不当与外人交接。
清朝自从康熙年后,对阿哥的管理就特别严,私下结交大臣,处罚是很严重的。
于是乾隆能剩下的后选 人当中 ,就只有永琰最让他满意。
第一:永琰性格沉稳,少年老成,而且 自制力强,学习勤奋、认真,从不逾规矩一步,这一点让乾隆非常喜欢。
第二:他为人品“端淳”,生活俭朴,为人谦逊,有同情心。而且他的学习成绩、弓马骑射都是兄弟当中最出色的。而且永琰是乾隆老年得子,比较受宠,而且他长象端正,出席大场合时,总是举止高贵,镇定自如,讲话不慌不忙,富于条理。
所以乾隆也没得选了,孩子众多,可是也没有几个能活的过他的,最后能剩下的也就只有永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