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03:0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6 23:58
汉语作为意合语言,其特点鲜明,Fowler将其形容为具有流动性和环形结构的语言,如同海浪推动前进,波峰与波谷既相互依存又各自独特。这种语言蕴含一定规律,却过于复杂,难以深入分析和表述,却恰如其分地规范着各种关系,无论是波浪与波浪、波浪与大海、词组与词组、词组与语段之间的联系。
在汉语中,以主题为核心铺排句子的结构灵活多样,"话题-说明"(topic-comment)模式灵活运用,无主句的使用也相当普遍。分句之间以及句子与句子之间较少依赖逻辑关系词,这一特点使得句子更能真实反映生活中的辩证关系,如“否极泰来”、“天不变、道亦不变”。逻辑关联词的缺失赋予句子更多理解的可能性,既能够表示假设与判断,也能展示推理与判断,从而涵盖了更为广泛的逻辑关系,导致了语意的模糊性。
汉语的意合特点不仅体现在句子结构上,还体现在对辩证关系的表达上。在汉语中,通过灵活多样的句子结构和较少的逻辑关系词,能够更加直观地揭示生活实际中的辩证关系,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广阔的解读空间。这种语言风格,既体现了汉语表达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又突显了其在反映复杂生活现象时的独特优势。
此处的“合”指关系。 一句话当中可能有若干小句,小句之间的关系可隐可显,如果关系是隐性的,便好似那无缝的天衣,我们称之为“意合”;如果关系是显性的,便会在形式上清晰地严格地表现出来,我们称之为“形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