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09:2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4 16:53
三十年前,福州马尾、亭江镇、琯头和尚干镇等地的交通主要依赖于蒸汽机船,它们取代了风帆船,但航运受潮汐影响显著。人们熟知"初一十五,吃早搭渡"的习俗,汽船多在上午七八点从琯头和亭江出发,驶向福州。船舱上下两层,满载时可容纳百余人,乘客们在上层可以欣赏到闽江两岸的壮丽景色,包括鼓山、旗山、五虎山和青芝山。
那时,福州与马江、亭江的公路条件艰苦,乘车颠簸不平,车次少且车厢狭小,通往尚干和营前的公路尚未开通。汽船成为了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承载着许多感人故事,与闽江息息相关,人们与之有着深厚的情感纽带。
有一次,我在汽船上偶遇一位女子,她背着沉重的行李,我们曾在一个周日傍晚的汽船上擦肩而过。她回忆起独自在亭江“插队落户”的日子,远离家乡的孤独与思念,使她期待每个假日回福州。多年后,她调回父母身边工作,与我同船,她的愿望实现让她心情愉悦,我们沿途分享着各自的经历和情感。
那时的闽江两岸,汽船上的乘客常常唱歌,歌声回荡在江面,仿佛是两岸的伴奏。她怀揣着成为优秀教师和歌手的梦想,希望用歌声驱散惆怅。如今,闽江已今非昔比,高速公路和游艇代替了汽船,景色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那段歌声和情感,却深深地刻在了《闽江两岸踏歌声》这件作品中,仿佛能听到那清脆、动听的歌声再次响起。
《三十年前话闽江》又名《闽江两岸踏歌声》,是利用一块多色彩杜陵石做材质,以乘坐汽船从闽江口琯头镇向福州台江码头航行,把沿途两岸风光尽收眼底,并穿插一段男女巧遇,讲述当时因交通不便,沿闽江两岸一路步行一路歌的故事,绘声绘色地把八十年代前闽江下游风土人情以及两岸景观用散点透视构图法刻画了出来。经历过那时代的福州人都对闽江有着挥不去的深深恋情,今日读这作品,许多美好的回忆又浮现在眼前。《三十年前话闽江》以图像化方式给我们留下了一段闽江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