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感受和缅怀的是诗仙精神请你概括诗仙精神的具体内容(《走进李 ...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31 19:28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31 19:31

英雄精神
 据专家研究,李白平时是佩剑的。儒生是坐而论道的,是学院派的,而侠则是要做事的,实践品格的,要君臣一体,要报国立功。这正是中古社会的士人理想。
 儒生、仙翁与侠客,是李白的三种主要身份,也是他的诗风光明皎洁的源泉。
 古代中国是“士人文学”居于文化主流地位的文学时代,现代则是“众人文学”占主流的时代。士的文学充满着对人的力量的歌颂与相信,充满对时代天下的关怀与责任。由于士人注重精神训练,因而也是十分精神性的文学。而众的文学则自娱或互娱或娱他的,是消费的、松弛的、日常的,是从天下和家国退回到家庭乡土或市井甚至肉身的文学。
 李白自负不浅。自评“怀经济之才,抗巢由之节;文可以变风格,学可以究天人”,“如逢渭水猎,犹可帝王师”,“壮士怀远略,志在解世纷”。尽管李白诗中采取了很多民歌的养料,我看李白诗,骨子里是士的文学。
 譬如历来难以索解的《独漉篇》,原是古乐府,描写为父报仇的故事。李白的笔下,则是英雄精神的宣言。“独漉水中泥,水浊不见月。不见月尚可,水深行人没。”这是写黑暗压抑如梦中难行困境。“越鸟从南来,胡鹰亦北度。我欲弯弓向天射,惜其中道失归路。落叶别树,飘零随风。客无所托,悲与此同。这是英雄失路飘泊无依的生命困境。罗帷舒卷,似有人开。明月直入,无心可猜。”这是对生命自由舒卷交流、君臣一体的美好意境的向往,对比第一句的“水浊不见月”,这里的“明月直入”是自由的、明朗化的精神。“雄剑挂壁,时时龙鸣。不断犀象,锈涩苔生。国耻未雪,何由成名。神鹰梦泽,不顾鸱鸢。为君一击,搏鹏九天。”这里有跃动的英雄气。一扫负面的生命困境,像雄剑、像神鹰。
 据专家研究,李白平时是佩剑的。儒生是坐而论道的,是学院派的,而侠则是要做事的,实践品格的,要君臣一体,要报国立功。这正是中古社会的士人理想。看李白诗的大处,根本上是士的诗歌,根本上是对于人的力量的信心和经由精神修炼而来的超迈的美。“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伦。”(《嘲鲁儒》)在儒生情怀之中,李白更加上了侠义行动的美,清新、自信、有力,是从文学上显示了:中国的士重新发现了自己。
 所以后来的中国士人,只要想从自己内心深处唤起自尊与自信,都会找到仙翁剑侠的诗人传统,李太白的诗歌,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是士人独立而高贵身份的文学符祝。
 这跟盛唐时代是中国文化的青少年时代也有关系,中国文化中的文学传统,正在上升发育成熟。我们说人生中最不可错失的文学时代,就是青少年时代,那是一个最没有功利、最没有负担、最活泼爱美的时代。李白诗是英雄出少年,是士的文学中的少年文学,是青春与生命热力的表现。他写《少年行》,那可真的是一个英气的少年走在路上:“五陵年少市金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我们现在都还似乎从诗中听得到诗人爽朗无拘的笑声。
 而且,少年是多梦的时节,少年时代美的想往,恰恰就是长大之后英雄精神的一个重要来源。李白的《古朗月行》写得真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圆。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恻怆摧心肝。”前八句,写少年时代月的美好想像,象征着难以忘怀的童年时光与天真无邪的纯真心灵。后八句,写月食,象征着纯洁理想与天真状态的破败与祛魅,对于昔日美好理想沦亡的忧伤,是诗人慷慨悲歌的原因。
 我有个感觉,杜甫是深红色,或黑白分明中的黑色,李白则要么是唐三彩,要么是月光下的银白色,极真纯皎洁。因为少年,所以到处是光与音乐。因为少年,所以往往是动作的诗歌。酒与力与剑的美。
 《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写一轮明月,负有神圣的使命,从天山的云海,来到玉门关,来到中原大地,为黑暗人间带来光明与美。明月,正是诗人李白的自我象征。天山,正是他的出生之地。这首诗,真是一首雄浑的英雄颂。我们从里面可以听到一种英雄圣贤降临人间的庄严音调。
 有些现代知识人嘲笑李白,说他不自量力,说他没有政治才能,却又偏爱政治活动,所以很倒霉。说他是知识分子的自大狂的表现。其实,这多半只是现代知识人自己的不自信,也缺少勇气,所以看李白不真,显出自家的小巧庸碌。古人说的是,士以器识为先。士的文学,先须有器识上的大气。生命格局大,表现为有志气,有自信,有天下担当。生命风调美,也表现为有才华,有魅力,足以使人向往追随。胡应麟说盛唐诗“格高调美”,李白就是典型的格高调美。格高调美的生命意境,有什么不好?有什么可嘲笑的呢?李白首先是做人做得有意境,有风姿。“真贵人往往忘其贵,真美人是不自知其美,绝世的好文章出于无意。”李白是忘其英气,忘其义气,忘其风姿,而无往不是真美。
 李白做人有什么追求向往?我想他是隐然有一种新“士”的自喜。即儒、仙、侠合一的新“士”,李白是不知不觉,不期然而然地,一气化三清。儒生是“士”的基本骨干,但是儒生太文弱了,所以要有“侠”来救其阴柔之弊;儒生又太执着了,所以要有“仙”来化其阳刚之弊。此种新“士”,如风卷云舒,惟意所适。表现为又建功立业,又功成身退;又书生气,又浪子气;又经世致用,又喜反好玩;又飘逸高迈,又兴感淋漓;又大勇大义,又化合无形。也就是:既有英雄精神,又有解放精神。
 解放精神
 没有解放精神,英雄精神也会成为一种套套来束缚自我。因为英雄的本色是打破一切羁绊的,但无处不在的用世心的紧张会成为人生一种负面的包袱。
 为什么说他又有“解放精神”呢?英雄精神与解放精神是不同的。英雄精神是大的关怀,大的责任,是汉子气与豪杰的人生,在天地间堂堂做人的感觉;而解放精神则更多是解放自己的,是对于英雄精神的一种重要的补充。没有解放精神,英雄精神也会成为一种套套来束缚自我。因为英雄的本色是打破一切羁绊的,但无处不在的用世心的紧张会成为人生一种负面的包袱,一旦成为自身羁绊,英雄也就走向了他的反面,所以解放精神就是连英雄气也能去掉。英雄精神是“怀经济之才”,解放精神是“抗巢由之节”;英雄精神是“海风吹不断”,解放精神是“江月照还空”。二者共同构成了李白的人格世界。
 《古风》第十二首:“昭昭严子陵,垂钓沧波间。身将客星隐,心与浮云闲。长揖万乘君,还归富春江。清风洒六合,邈然不可攀。”李白的诗,大多藐视权贵,浮云富贵。我们看人生的各种崇拜如权势的崇拜等,往往也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造成的。从中解放出来,方可得到生命高贵的自由。
 解放精神,就是自由生命的超越的美,“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这里的明月,正是自由生命的象征。什么叫逸兴?就是一种不粘滞不婆妈不拖泥带水的生命状态。所以解放精神,很大程度是自我解放,将自己的心灵解放出来。从各种自我制作的套套中解放出来。李白的诗,很大一个价值是自己解放自己,自己松开自己。
 《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被放出京之后,遇到的一枚明月,温情,飘逸,有仙人之气,送诗人往自由美丽的山山水水。
 李白极喜魏晋人的月夜,如王子猷访戴之夜。宋人曾几诗:“小艇相从本不期,剡中雪月并明时。不因兴尽回船去,那得山阴一段奇。”只说了山阴的风景如何如何。而李白也是想像王子猷:“昨夜吴中雪,子猷佳兴发。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怀余对酒夜霜白,玉床金井水峥嵘。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则想像了一个浩大永恒的光明高洁世界。冰清玉洁的世界,正是诗人脱弃斗鸡术的庸俗下作人生,脱弃哥舒翰的军功紫袍人生,脱弃高揖汉天子的贵族富贵人生,向往宇宙皎洁本体之美的世界,或许,这个世界的存在,正是他解放的力量源泉。
  李白还有一首写月夜的诗,“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在这水光一色的美妙月夜里,无限透明,无限清空,如何才能将船顺着这湖水与月光,一直到天上去呢?月光在这里,正是解放的精灵。中规中矩的人那里,天与地,湖与月,都是分开的,不可以融合相通的,而在诗人那里,完全是没有界限的,敞开了自由自在的心灵游观之所。
 《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无情游”,就是与世俗之情完全不同的游,就是忘怀世俗之游。“无情游”是松开,是不现成。交欢就交欢,分散就分散;不因交欢而执着,不因分散而悲哀。在遥远的天边,终有相遇之日。
 人性精神
 李白是最懂得友情的诗人,送孟浩然,送汪沦,都写得很好,李白是高傲的,放浪的,不拘礼的,最没有成规成矩的人,但是李白也儿女情长,中国文化中所说的性情中人,他也算一个。
  如果李白只是英雄,只是解放,就只是侠与仙,或者,只是个外国人,就不能懂得中国文化的深处。中国文化的深处,是人性的感动,是人心与人心的照面。我们再看李白另外几首月诗。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金陵城西楼月下吟》)中国文化最看重心灵相通,精神相感。月光沉吟,久久不归,原是有心头的怀想感动。李白诗的月下,其实是斯文相怜的会心之美,是灵心感动的幽深之美。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长相思》)长相思,即人心与人心的长想长念。是爱情,是夫妇情,也是人生理想,或人生中美好的追求不能实现。总之,是一片纯情的叹息。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李白是最懂得友情的诗人,送孟浩然,送汪沦,都写得很好,李白是高傲的,放浪的,不拘礼的,最没有成规成矩的人,但是李白也儿女情长,也有深厚的真诚的友情,中国文化中所说的性情中人,他也算一个。这首诗中的月,可能是天下最多情的一个月亮了。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海底,白云愁色满苍梧。”(《哭晁卿衡》)凡天下的好山水好月亮,都可以成为李白的朋友;凡天下有童心有性情的人,也都可以成为李白的朋友。这首诗中的月亮,代表着远在日本的友人,这表明,李白的人性精神,不仅具有民族性,而且具有全人类性。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渐漂母,三谢不能餐。”(《宿五松山下荀媪家》)这是一个有名有姓的农妇,这是一个实有其地的经历,“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的声音,一直到今天还犹在耳边,而那一幅与素盘一样洁白的月光,正是诗人的同情心的显现,有着永远不灭的人性精神魅力。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子夜吴歌》)无边的温情的月光,与秋风吹不尽的捣衣声一样,是有情人无处不在的思念。诗人的心呵,无限辽远,也无微不至。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读这样的诗,一个是永恒的情思,一个是刹那的感动,又新鲜又古老,又简单又深邃,诗人李白,真有情宇宙之大情种。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31 19:31

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积极进取的乐观心态,对人生的热爱和感悟。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