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吃寄生虫减肥,医美直播带货“三无”产品……朋友圈里夸张的医药“新闻”,是否真假难辨?一些自媒体上似是而非的美容养生“知识”,背后又有多少算盘打得噼里啪啦?虚假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信息,让人有时上当却无处说理。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中央网信办、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多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医疗监督跨部门执法联动工作的意见》,针对突出问题,要形成监管合力,维护人民健康权益。(3月20日《经济参考报》)
健康主播打着“医学科普”旗号,大肆宣传产品功效;养生博主探访养生机构,名为探店,实为招揽生意;主播声称“卖的不是药”,却宣扬“此物有药效”;坦承自己不是医生,却有医生模样的人在一旁称量包装,暗示“背后有医生团队”;医美网红分享个人经验,却频繁发送产品链接、提及某项服务……网上虚假医药信息数量多、花样百出,很多人受其影响,从而把非药品当药品来使用,把假医生当真医生来信任。
在内容和形式上擅长打“擦边球”,是虚假医药信息大量存在的重要原因。内容分明是在打软广告,却可以辩称是在拍摄日常场景、记录生活经历,镜头下频繁出现的产品、话语里常被提及的机构,则被当作不经意间透露的生活细节。广告生活化、场景化、故事化,监管的线条就变得模糊不清;执法成本大、假信息消失快、马甲更换频繁,通过虚假医药信息敛财就容易变成一门“好生意”。
除了善于伪装,虚假医药信息还瞅准了监管灰色地带。倘若卫健部门认为只有监管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责任,市场监管部门则认为医药的专业性极强而难以监管,在部门之间就容易出现“两不管”现象。倘若行政部门完成行政监督与处罚职责就了事,没有将信息留存或移交,将来司法调查或许就得从头再来。各家自扫门前雪,中间就容易出现“留白”。
因此,要想让虚假医药信息的“擦边球”落空,首先需要划清界限、消除模糊空间,只有重新清晰界定什么产品是医药,哪些行为属于医药广告管理范畴,对线上虚假医药信息才能明察秋毫。只有跨部门执法“打好配合”、行政与司法做好衔接,尤其在互通信息、共享资源方面强化合作,方能消除监管真空地带,让虚假医药信息的“球”不管落到哪里,都能够得到精准“判罚”。
医药涉假对生命与健康构成巨大威胁,医药信息这个源头涉假,整个链条就会从头假到尾,其危害就会更大;线下虚假医药信息的杀伤力本就很强,虚假医药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将再次显著放大杀伤力。受这些因素影响,线上虚假医药信息理应成为治理的重点,且只有明确规则、联动执法、持续加大整治合力,才能让线上虚假医药信息无一例外地被清晰看见、被严厉惩处、被强力震慑而不敢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