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京津来冀康养老年人超12万人 养老格局初见成效

京津来冀康养老年人超12万人 养老格局初见成效

来源:无忧晚年 2024-11-15

河北日报讯(记者冯阳)从省政府新闻办5月15日召开的“河北省支持康养产业发展若干措施”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河北着力构建的“一区(环京24县市区养老核心区)、一圈(高铁1小时养老服务圈)、三带(燕山、太行山、沿海康养休闲产业带)”养老产业发展格局初见成效,京津来冀康养老年人超过12万人。
养老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领域。河北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价格优势,大力推动康养产业提质增效。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翟增军介绍,对标京津高水平养老服务和高端化养老需求,河北加强与京津对接协作,积极建立高质量高标准的服务体系。
如今,三地养老服务更趋协同。三地进一步细化了京津冀养老机构等级评定结果互认、老年人能力评估结果互认相关政策,实现“同质同标”。建立健全京津冀异地养老机构运营补贴制度,河北养老机构收住京津户籍老年人,可同等享受京津养老机构运营补贴。
康养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高品质的医疗服务。三地已建立京津冀区域联盟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机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秦皇岛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石家庄医院等8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相继落户河北。协同建设40个京津冀医联体,实现设区市全覆盖。
医疗保障是减轻群众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的重大制度安排。
省医保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李胜群介绍,该局围绕支持康养产业发展,一方面及时将康养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从制度上减轻入住老年人看病就医费用负担;另一方面积极破除京津冀异地就医医保直接结算政策机制障碍,从政策上吸引更多京津老年人来河北康养。
目前,环京24县市区为京津参保群众提供养老就医直接结算服务的定点医疗机构、零售药店分别达到2117家、2713家。今年以来,京津参保群众到河北环京津24县市区门诊人次同比增长221.55%。
值得一提的是,京津冀实现异地就医医保直接结算免备案。今年同时间段与2023年政策实施前(1月1日至3月31日)相比,京津参保群众到河北门诊人次分别增长138.73%、143.91%,住院人次分别增长36.71%、89.53%。
2023年3月10日起实现北京参保群众到河北就医使用北京医保目录直接结算,在全国率先破除异地就医按照就医地医保目录报销结算这一政策机制障碍。今年同时间段与2023年政策实施前(1月1日至3月10日)相比,北京参保群众到河北门诊次均费用降低70.2元、降幅25.9%,住院次均费用降低2309.7元、降幅18%。
“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是党中央赋予金融业的一项重大任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河北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赵江介绍,近年来,该局聚焦四方面工作,推动金融支持康养产业发展和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
引导银行业加大信贷投放。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全省银行业支持养老服务、康复医院等康养相关产业授信金额121.8亿元,贷款余额55.7亿元。
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针对康养产业长周期微利、抵质押担保不足、中小民营企业较多的特点,推动银行保险机构推出特色化金融产品。比如,国家开发银行设立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贷款,中国银行针对养老产业特点匹配养老信贷产品。
推动“险资入冀”布局养老产业。支持保险机构总部通过自建养老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等方式,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其中,泰康人寿“泰康之家·冀园”项目可提供890个养老单元,配建一家170张床位的二级康复医院,预计总投资超10亿元。
推动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2023年以来,试点地区保险机构承保1647.2万人,赔付支出6.1亿元,赔付人次52.3万人。